24·月面行者(2/3)
陈奇拎着铁锹,根据系统提示,来到“矿区”。
“矿区”里,零散的“临时工”,正在往一台装有坦克履带的“铁箱”里装土。
陈奇走入“矿区”,根据系统提示,找了一台旁边没人的履带车,按下车头按钮。
车头的红灯变成绿色,陈奇开始往履带车的车筐里装土。
装满后,陈奇按下履带车车尾按钮。
车尾按钮被按下后,履带车自行拉上软盖,将月壤盖在下面,缓缓向着远方驶去。
一车一个信用点?
机器人的劳动力这么廉价吗?
这么想也不对。
如果只是挖土的话,人工智能完全可以胜任,采用远程遥控方式,有点给民众发钱的意思。
在往深想的话,让民众利用业余时间控制机器人挖土,等于变向学习“章鱼控体”模式;
自己当初学习“章鱼控体”可是要花钱的,现在练习“章鱼控体”不止不花钱,还能赚一点;
这么一想的话,这月球挖矿的活儿,岂不是变成了公民福利?
凡事果然不能只看表面。
体验了一下月球挖土,陈奇决定退出“工作”板块,去“游戏”板块看看。
点击下线,视野中弹出提示,请返回基地下线,如果在没有返回基地的情况下断线,系统将自动扣除您十个信用点的调度费。
陈奇:......
这熟悉的既视感是怎么回事,这套系统的设计团队叫什么?团队里的设计师,师承何门何派?
用脑波控制机器人返回“蒙古包”,找了个有无线充电位的地面躺好,顺利下线。
挖了三车土,陈奇的“月面行者”账号里,有了三个信用点的存款。
顺利登出,视野内再次出现“游戏”和“工作”。
选择“游戏”。
“野机格斗”,注,需自行购买机器人...
“月面飙车”,注,撞坏月球车需按价赔偿...
“月坑寻宝”,注,不得抢夺其他玩家挖到的宝物...
“月球枪战”,这个没有注解。
......
“月面观光”,注,新用户可享1折优惠...
陈奇看了一圈,发现自己的信用点存款,只够玩一次“月面观光”,这还是在该项目打一折的情况下。
凡事都有成本,新用户1折,大概是为了让第一次“登月”的公民了解当前月球环境吧。
支付两个信用点,进入“月面观光”。
进入后,屏幕里出现一段演示动画,动画中,以地球为背景的月面上,一个呆萌的“月球车”向陈奇做了个自我介绍,“你好,我是月兔,接下来,将由我带您了解这个世界!”
“月兔”观光车做完自我介绍后,驶向远方,画面跳转。
陈奇进入“月兔”观光车视角。
视野跟着“月兔”观光车移动,陈奇发现自己现在无法控制自己的视线角度。
“......这里是聚亚月面一区,您眼前这片区域是向日葵发电站,整个一区的电力,都是由这个发电站提供的,发电站实行封闭管理,非工作人员禁止入内,”电子音女声在陈奇义耳中响起。
画面里,一根根“铁杆”支着一面面太阳能发电板,一眼望不到头。
“这里的太阳能发电装置,会像蒲公英一样,始终迎向太阳,”电子音继续道:“为了保护地球生态环境,蒲公英发电站只能建在月球背面。”
在月球建设太阳能发电站,并不是什么新奇想法,早在二十一世纪初,就有人提出过。
陈奇依稀记得,计划一经提出,就遭到了外界反对;反对该计划的专家指出,如果在月球正面,也就是始终朝向地球的一面,大面积铺设太阳能电池板,会提高月面反光能力,改变地球夜晚亮度,影响动植物生物钟,进一步提高全球温度。
遭到反对后,有网友提出,可以将太阳能电池板铺设在月球背面。
铺设在月球背面,也有一些专家反对,反对专家认为提高月球背面亮度,是在给外星人发信号,我们地球人应该低调发展...
陈奇知道,比起专家提出的这些问题,投入大、工期长、无法惠及当代人,才是所有月球开发计划被无限搁置的根部原因。
想到这里,陈奇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随着脑维生与义体技术的发展,人类的寿命远超以往,原本那些耗时四五十年的项目,现在的人类完全等的起。
这才是人类开发宇宙的原动力吗?
造福后人?这样的圣人毕竟只是少数,要想大规模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