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演义

第二十三回种师中捐躯杀熊岭 粘没喝攻拔太原城(2/4)

纵敌,以至于此。迨敌人长驱,震惊都邑,童贯、蔡攸一旦携金帛尽室远去,曾无同国休戚之意。童贯、蔡攸之罪,上通于天。愿陛下早正典刑,以为乱臣贼子之戒!”钦宗贬窜童贯英州、吉阳军;蔡攸再贬万安军安置。

  蔡京南迁,半路有旨取所宠姬慕容、邢、武姓者三人,只说金人指名来索要。蔡京作诗以别三人道:“为爱桃花三树红,年年岁岁惹东风。如今去逐它人手,谁复尊前念老翁。”

  只说这日,蔡京行至潭州闹市,饥渴疲弊,寻处酒楼,欲要吃喝休息,哪知随从直吆喝是当朝太师驾到,使闲人退避,意独占酒楼。此事不胫而走,百性怨愤,围至楼下,声骂蔡京,似要引火焚楼,蔡京尚未吃食,急从后门逃出,苦行半日,无人卖与吃喝。

  蔡京见百姓恨自己深入骨髓,作词一首道:“八十一年往事,三千里外无家,孤身骨肉各天涯,遥望神州泪下。金殿五曾拜相,玉堂十度宣麻,追思往日谩繁华,到此翻成梦话。”又感慨叹道:“京失人心,何至于此!”乃于七月下旬与其子蔡脩饿死于潭州崇教寺,时年八十岁。

  蔡京字元长,兴化仙游人。熙宁三年进士出身,一生四次为相,历时十七年,深受道君皇帝倚重,然天资凶谲,舞智御人,在人主前,颛狙伺为固位计,始终一说,谓当越拘挛之俗,竭四海九州之力以自奉。道君天子亦知其奸诈,屡罢屡起,择与蔡京不和者执政,用以牵制。蔡京每闻将被退免,辄入宫见帝祈哀,蒲伏扣头,毫无廉耻。败坏纲纪,毁坏国法,虽遣死道路,天下犹以不正典刑为恨。

  故而百姓皆道:“但知有蔡京,不知有朝廷。”又市井为之歌曰:“打破桶、泼了菜,便是人间好世界。”那桶便指童贯,菜即是蔡京。世人并称蔡京、童贯为“公媪二相”。

  蔡京共有子孙二十三人,内有八子,蔡倏早卒,蔡攸贬至广东万安赐死,蔡袺连罪被诛,蔡绦流放白州而死,蔡鈃因娶公主免窜,余子及诸孙皆分徙远恶州郡。

  再说童贯曾募长大少年几万人,号为“胜捷军”,作为亲军,环列自家,同上皇南巡拥之自随。上皇过浮桥,卫士攀望号恸,童贯唯恐不能快行,使亲军用箭乱射,中矢者百余人,道路流涕,于是谏官、御史与国人议者蜂起,皆言童贯罪恶。新天子大怒,因而将童贯贬为左卫上将军,又谪为昭化军节度副使,窜之英州、吉阳军。

  钦宗对宰执官说道:“童贯向来奸狡,须得熟识其面目者,衔命追路,即所在而行刑,庶免差误。”

  唐恪说道:“朝臣中有张澄字达明者,与童贯素有往来,宜令其往。”钦宗命张澄为监察御史以行。

  张澄字达明,又名张徵字如莹,庐州舒城县人氏,乃龙眠居士李公麟外甥。当时天寒,张澄欲晨饮热酒,忽闻朝廷降诏,令他去斩童贯,骇愕战掉,自思道:“童贯与我为友,唐恪告知官家,害我甚矣!朝廷日后恐怕也会杀我,而今斩贯路远,我自身难保,女儿留在京都,恐被金军获辱,如何是好?”张澄思来想去,将十余岁小女叫至面前,左看右看,玉雪可怜,平常最爱。

  小女不知所以,问道:“爹爹唤我何事?”

  张澄含泪道:“你母亲夜间托梦给我,十分想念你。”

  小女道:“我也想念母亲,只是阴阳两隔。”

  张澄挥泪,倒一碗滚烫烈酒,说道:“爹爹送你去见母亲。”言罢,抓过女儿,将一碗烫酒灌入女儿口中,女儿当时毙命。张澄将女儿葬于庭院内,号恸引道,怨恨唐恪切骨。

  童贯尚未至吉阳军,新天子下诏数其十大罪状,命监察御史张澄随其行程,莅斩童贯于广南东路南雄州,童贯时年七十二岁。张澄使木匣装其首级,送回汴京,悬首于闹市,使百姓知之,以正视听,无不拍手称快。更有甚者,将童贯首级递相传踢,以作蹴鞠。

  后至建炎,张澄做了御史中丞,唐恪家人陈乞高宗为唐恪恤典,张澄言唐恪不能抗金人之命,虽死不足褒赠。因而遂罢,张澄为报死女之仇也。此为后话。

  童贯手握兵权二十年,权倾一时,皆称之为“媪相”,发号施令过于皇命。曾有论其过者,道君皇帝令方劭往察,方劭一举一动,童贯皆使人侦之,乃先诬陷方劭,方劭反而得罪而死。虽有击夏擒腊之功,世人仍恨之入骨,将其醢成肉泥,亦不能抵其罪恶。

  时姚古兵败,退保隆德府,坐拥兵逗留,使种师中战死,御史中丞陈过庭奏姚古罪不可恕,天子遂贬姚古为节度副使、安置广州,诏以解潜代之。姚古屯威胜军时,帐下统制官焦安节妄传粘罕将至,以动军情,既而又劝姚古遁去,使军马溃败,李纲召焦安节,数其罪状,斩焦安节于琼林苑。

  御史胡舜陟又论赵良嗣结成边患,败契丹百年之好,使金寇侵陵,祸及中国,乞戮之于市。时赵良嗣已窜郴州,诏令广西转运副使李升之即所至,枭其首,并窜其子孙于海南。

  李纲领命救太原,留河阳十余日,练士卒,修整器甲之属,北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小说推荐阅读: 噬者末日暖晴传赤暗灵斩诡道倾天盛世敦煌深卿穿越成癞蛤蟆怎么办苟在魔门加点修行长生入梦末世之分裂追求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