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回中流箭赵立入楚州 破南师兀术得建康(2/6)
楚州都监王询专执兵柄,郡将所不能制,见赵立新到知州,颇有不服之心。赵立出师淮北,令王询作先锋,以本州土豪吴襄、周源、谢圭为副将,回顾即斩,致王询之兵不敢少却,杀退金人数千,所获军资甚众。王询自此俯首帖耳,不敢违命。
忽然一日,有楚州进士国奉卿来见参谋官程括。程括邀请国奉卿入堂,问道:“先生现居何职?来找陈某所为何事?”
国奉卿答道:“下官借补成忠郎、权知淮阴县事,曾招宿迁水寨首领赵琼归附朝廷,共同守卫楚州,哪知赵琼已投拜金人。今日知赵立将军来做楚州知州,国某愿再去招降赵琼,不知赵知州能允许么?”
程括甚喜道:“待我回禀赵知州,你可在此稍候。”便直去校场告知赵立。
赵立道:“若有赵琼民兵,也为楚州增添些力气。”即令国奉卿拿着旗榜,亲自往见赵琼。
赵琼听说国奉卿又来,请进水寨,不耐烦道:“先生前日已经来过,今日我已投拜金人,又来做甚?”
国奉卿呵呵一笑,说道:“此次来,是赵立将军招你。”
赵琼吃惊道:“什么?赵立入楚州了?金人在淮阴设了七支铁军,也没挡住赵立么?”
国奉卿又笑道:“你可知赵立徐州掷鼎?其人勇猛,古今罕见,若非我建议招降你,他早晚来灭你水寨。”
赵琼惭愧道:“我见金人势大,不得已投降金人,今日愿受旗榜,听赵立将军节制差遣。”言罢跪地,接了国奉卿手中楚州旗榜。
国奉卿又道:“你已听令,不可反复,我这就回楚州还报赵知州。”
赵琼口称“不敢”,亲送国奉卿出了水寨,国奉卿单骑回了楚州。
赵立得知已经招降赵琼,心中大喜,加借国奉卿秉义郎。
国奉卿道:“奉卿本是进士,今为武官,不能出战,恐误全用,乞换文资。”赵立令照学籍,果然,遂改借宣教郎,令措置高邮军。
一日,程括来报:“本州祥辉观女道士二人,收金人帖,上有金国年号,如何处置?”
赵立道:“通敌者死。”便欲杀之,众人哀求得免。女道士各罚铜十斤,臀杖二十。楚州正是用人之际,赵立知朱存中为土豪之最,得郡人情,以为干办官,兼知山阳县事。土豪朱钺,薄有武勇,以为州都监。孔师锡老士人,谨细能御吏计出入,以为山阳县丞。张骥千,士人之可称者,以为山阳簿。顾伯起、朱芑皆进士登科,委顾伯起以县事,先任朱芑为本州粮料,又任通判泗州,是以一郡之士皆乐为用。
且说张浚往川陕进发,将近四个月至兴元府,上行在奏札道:“汉中实天下形势之地,号令中原,必基于此。谨于兴元积粟理财以待巡幸,愿陛下早为西行之谋,前控六路之师,后据西川之粟,左通荆、襄之财,右出秦、陇之马,天下大计,斯可定矣。”
张浚治兵兴元,欲易置陕右诸帅,乃徙端明殿学士、熙州知州张深为利州知州,充利州路兵马钤辖、安抚使,而以明州观察使刘锡代之。于是徽猷阁直学士、成都知府卢法原去利州路兵马钤辖,不兼利州路,置帅成都。帅臣不兼利州路自此始。既而赵哲帅庆,刘锡之弟刘锜帅渭,孙渥帅秦,于是诸路帅臣悉用武人矣。
张浚既抵兴元府,金人已取鄜延,骁将完颜娄室、撒离喝引大兵渡渭水,攻陷永兴军数州之地。
延安府被金军攻占,张浚命统制官、鄜延路兵马都监郑建充,为延安知府,统兵三千来夺延安。
郑建充字仲实,祖籍京兆,生于鄜州,本是性情刚暴,狡猾的人,自知不敌金兵,恐怕被俘被杀,故而率军投降了北金。娄室仍命郑建充管领旧部,知延安府。
张浚听闻郑建充投了金国,大怒,使刘光烈引军八万往讨。
刘光烈直抵延安城下,裨将贺贵谏道:“金军遍布全陕,只怕有援军来助郑建充,末将请自引一军,和将军成掎角之势,以防来犯之敌。”
刘光烈哈哈大笑,举枪指延安城道:“此城金人攻的下,我也能攻下,我有大军八万,金人援兵未至时,已破延安,何须分兵?”
刘光烈让人向城上大骂,郑建充在城头看见宋军人山人海,心中惊惧,并不出城交战,只是高挂免战牌。
刘光烈望见郑建充,厉声骂道:“郑建充,你我同朝为官,同受皇恩,为何背反朝廷?奴颜婢膝之辈,还不开城归降?”
郑建充听了反骂道:“你祖上也是西蕃之犬,又嚎叫什么?”
刘光烈听了,愤怒不已,挥军攻打延安城,郑建充则在城上抵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