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回朱仙镇奉旨班师 宿州城中计兵溃(2/4)
岳飞又与百姓道:“我在此再留五日,愿从者整装从行。”遂留五日以待其徙,从而南者如市,亟奏以汉上六郡闲田,使百姓暂住。
再说兀术败后,在汴京内重整旗鼓,对诸将道:“我军仍有数万之众,还有一战之力,明日与宋军决一死战。”忽然听见空中有人呵斥道:“北国犬羊,还识我否?”金国众人抬头谛视,只见空中一人骑马提枪,左有左彬、右有李彦先相随。
兀术叉手望其言道:“汝是楚州镇抚赵立,英灵如何到此?当年我入关中,汝还没有阵亡,与我无仇,与你有仇者挞懒,已被我杀死,给你雪恨。”
赵立道:“虽说如此,然大河南北非金国所有,理应归还,尔等速退燕山。”
兀术道:“既然神君有言,我不敢不从。”赵立点头,三神化作金光而去。
兀术连夜弃汴京北走。忽然有书生自称秦奴,叩马说道:“四太子不要离去,若稍加防守,岳飞便要退兵了。”
兀术问道:“岳飞那厮,在朱仙镇破吾十万之兵,京城百姓,日夜盼望其到来,怎么说汴京可守?”
秦奴道:“自古未有权臣在内,而大将能立功于外者,岳飞且不免,况欲成功乎?”
兀术低头寻思道:“此话也是有理。”使人往探岳飞动息,岳飞果然拔寨班师。兀术大喜,遂使孔彦舟为前锋,反回汴京,令各将随后追杀岳飞。再寻那秦奴,欲重赏之,却不知何处去了。
兀术遣完颜亮、翟将军兵围淮宁府,赵秉渊死守城池,岳飞派遣李山、史贵来援。刘锜听闻,使韩直引兵来助,内外夹攻,完颜亮兵败而走,赵秉渊与李山、史贵弃城南归。只有梁兴、赵云等忠义社人马,力抵金人。
岳飞自郾城县奉诏班师,军马皆溃,正当天降大雨,沟满壕平,溪涧皆溢,金人铁骑追之不及,官军乃退,颍昌、蔡州,皆复为兀术所有。
兀术使别将攻亳州,亳州统制宋超复以州事委其钤辖卫经而遁去。兀术使人招卫经,卫经不下。及城溃,百姓惶惧待命,郦琼请于元帅兀术道:“城所不下者,凶竖劫之也。民何罪,愿慰安之。”元帅以郦琼先曾守亳,因止戮卫经而释其州人,复命郦琼守亳,凡六年,亳人德之,迁武宁军节度使。此是后话。
却说陈规言顺昌围城之初,众不满三万,遣人丐援于朝,无敢往者。只有右承议郎、通判汪若海,毅然请援于朝廷。遂特迁一官。汪若海,字东叟,歙县人,行年三十九岁。二十岁前,游历京师,入太学。如今听闻诸将皆退兵,大为叹息,移书辅臣,具言刘锜之胜,且说:“刘锜所统不过二万人,其中又止用五千人出战。今诸大将所统甚众,使乘锜战胜之后,士气百倍之际,诸路并进,兀术可一举而破,甚无难者。今诸大帅惟淮西最务持重,不肯轻举。宜以淮西之兵塞其南归之路,使京西之兵道河阳,渡孟津,淮东之兵卷淮阳,渡鼓城,使陕西之兵下长安,渡蒲坂。则河北之民必响应,寇带而共降,兀术可不战而破也。闻淮西之帅得亳便还,义士莫不叹息,甚为朝廷惜之。”
岳飞班师后,韩世忠正围淮阳军,命诸将齐攻之。淮阳军有敌将数员,其中宋终自夸勇力,亲身迎战。正遇韩世忠帐前亲随武翼郎成闵随统制许世安,杀入门内,宋终引弓便射,连中许世安腿股四箭,许世安掰断箭竿力战。
成闵舞一对铜锤,直奔宋终,宋终一枪刺入成闵肩头,成闵一锤击中宋终头鍪,登时而亡。许世安、成闵与番兵大战门内,金军主将在城头上摇旗指挥,金兵群起攻之,铁枪乱搠,成闵被刺三十余枪,与许世安不能抵挡,又夺门杀出。
兀术令昭武大将军乌孙讹论、亳州知州郦琼合兵来救淮阳。韩世忠知之,迎击于泇口镇,先使苏格、解元、刘宝等,将兵马伏于四方,约闻鼓声,共击金兵。韩世忠则独自一人,头戴狻猊鍪,身披连锁甲,红袍赤马,左带克敌弓,右悬雕翎箭,手持钢刀立于道上。
乌孙讹论、郦琼领兵到来,见韩世忠独自挡道,高叫道:“何处鸟汉,不知死活?”世忠也不答话,举刀一挥,鼓声乱敲,四下里伏兵乱出,卷杀过去,乌孙讹论与郦琼措不及防,顿时大败,退走潭城。
韩世忠又遣解元击之,解元破敌于潭城,至刘冷庄,骑才三百,当敌骑数千。解元挥刀大呼,众争奋,敌披靡。俄而敌兵救至,后部疑惧,解元回顾道:“有我在此,若等无虑。”众乃安。转战从辰时至午时,敌人才退,成列而还。解元以此战加封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
是日,韩世忠所遣统制官刘宝、郭宗仪、许世安,以舟师至千秋湖陵,遇金人所遣郦琼叛卒数千人,刘宝与战大捷,获战船二百艘。
杨沂中为淮北宣抚副使,引兵至宿州,以步军退屯于泗州。忽然有人夜间造营,杨沂中招而问之,那人道:“小人乃柳子镇百姓,唤作贾信,今时得了个消息,来密报杨殿帅。”
杨沂中道:“只我便是杨沂中,汝有何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