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从容脱困诸葛亮(2/2)
回过神来,诸葛亮看过周瑜,问道:“这些……”
手指那只大木箱,诸葛亮迟疑了片刻。
周瑜微微一笑,笑道:“自是为兄的家当。”
诸葛亮:“……”
——啧~老实说:真多!
还有,「为兄」是谁?——他才不认!
“不过,亮弟请放心,箱底堆放的是石头。”话锋一转,周瑜老实地解释。
诸葛亮:“……”
——收回前言……该说真少么?
果然……箱子里不可能装满了金银细软!
还有,「亮弟」是谁?——他才不应!
“还请你们再把这只箱子搬走……里面的东西原处放回!”转身过来,周瑜对那两名随从说,“事后,在下可会细细地察看,倘若少了甚么,在下可会找你们先生说坏话的。”
那两名随从忙说不敢,一前一后地抬起大木箱,迅速地将其搬走。
松了一口气,荀彧走上前来,拱了拱手,慎重道:“彧闻主公常赞诸葛一家,彧本不信,如今见了,彧不得不信——请受彧一拜,权当以前轻慢,还望小先生体谅。”
荀彧对诸葛亮改了称呼,改唤诸葛亮为「小先生」。
换作一般儒士,被一代名士荀彧如此赞誉,早就受宠若惊了……可是,诸葛亮却波澜不惊地接受了荀彧的大礼。
此时,诸葛亮除了个矮脸嫩,完全看不出来他只才十二岁的年纪。
定定地看着荀彧,诸葛亮又瞄了一瞄周围的随从们,不由地心道:好罢~那些随从们,毕竟是听从荀彧的命令——若是改听自己的命令,他们才要犯错了呢?
周围的随从们一边牢牢地抓住壮汉们,一边微微地低下头去,默契地效仿荀彧,对诸葛亮敬畏起来。
见罢,诸葛亮心平气和了不少——现在,可不是纠结这种事情的时候!
深呼一口气,诸葛亮首先板脸地要求道:“尔等将他们押去豫章大牢,稍晚定罪!”
诸葛亮虽然看也不看那群壮汉们,但是众随从们都知诸葛亮说的「他们」是指谁。
然而,那群随从们仍然再望荀彧——
荀彧站好,沉默片刻,方道:“小先生不去审问他们?”
——审问甚么?审出他们根本不是来打劫的?
诸葛亮垂下眼帘:听他们腔调儿,便已得出他们来自北方……还要审甚么?难道还能审出个「北方秘闻」,诸如北主重视荀彧,而荀彧却被北方世家排斥,并被他们时不时地刺杀之流?
一脸无奈地,诸葛亮随便地找个理由,接着道:“小子年幼不懂事,哪有甚么资格审问他们?——不如交给叔父处置罢?”
完美地转移话题,诸葛亮盯着荀彧,紧接地追问:
“叔父、兄长他们皆没来,到底出了甚么事儿?……对了!阿均!阿均呢?”
后半部分,才是诸葛亮询问的重点。
诸葛亮左右地张望。
——搁到此时,诸葛均仍不见一丝动静,难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