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演绎

第八十六章 回国受封(2/2)

是受不了宫中一整套礼法的约束,便坚持辞去信陵君。

  其实无忌不愿在朝中担任正式职务,而且也无心参政。

  但是作为魏王的亲弟弟理应为王分忧,为方便帮哥哥打理朝政,只好让辛环和自己住进哥哥为他们建造的信陵府。

  供养门客,是“战国”时极为盛行的一种社会风气。

  各国的大小权贵乃至富商,无不供养数量不等的门客,少则十几、数十,多则达到三、四千。

  门客的数量,可以折射出主人的财势、人品、声望。

  “战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较为特殊的时代,充满了腥风血雨。

  通过几百年的厮杀吞并,经历了多少兴起、衰亡之后,周初的“八百诸侯”已只剩下十来个。

  “周天子”也沦为“债台高筑”的附庸,勉强苟延残息,代之而起的,是“七雄并立”的局势。

  面对虎视眈眈的周围邻居,大家首先要考虑如何保护自己,同时,任何一位君王又都想怎样吞食别人,扩展疆土,以至独霸天下。

  实践证明,无论是防御侵略还是侵略别人,都必须国富兵强!

  而要富国强兵,又必须人才辅佐,所以有远见、有志向的精明君主、权贵,都把招贤纳士当做一项重要任务。

  正所谓“求贤若渴”!

  “学成文武艺,卖于帝王家”,为了“出售”自己,怀揣着文韬武略的士子们于是奔波于诸侯国之间四处表现。

  那些纵横家们巧舌如簧,仅凭一张嘴就能成为诸侯的座上宾,一人之言,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胜过百万雄师!

  在悄悄中叱诧风云,掀起翻天覆地的巨变,起到扭转乾坤的效果。

  在那众所纷争的壮阔舞台上,演出了一幕幕令人眼花缭乱、惊心动魄的史剧。

  门客受主人供养,也就有服从主人、为主人尽心效力的义务,但“报效”的程度,又视主、客之间的关系而定。

  魏无忌为人仁爱宽厚,礼贤下士,士人因而争相前往归附于他,去做他的门客,“侠义之士”竟然达到三千之多。

  无忌和辛环虽然年轻,但却都是侠肝义胆,别人有了困难就去帮助,别人遇到危险就去解救;

  说话负责,言出必行。所谓“一诺千金”、“轻生死全信义”。

  有了众门客的辅佐,处理事务井然有序、条理分明,渐渐的在社会上也有了一些名气。

  无忌帮助哥哥处理朝政,相国魏齐难免感到自己受了排挤,担心终有一日会被替代,于是怀恨在心,经常在安釐王面前挑拨离间;

  无忌为如姬报父仇,如姬父亲九炳公被害一案的侦破,更让魏王感觉到难堪与不安;

  魏圉丑而蠢,无忌英俊而精明能干,尽管无忌对嫂嫂自始至终都是毕恭毕敬,日久生情,宠妃如姬却对无忌渐渐的暗生情愫。

  这也给信陵君埋下了祸根。

  

小说推荐阅读: 神奇与美好的异世界龙魂盒子我的系统竟然是个女孩子废嘟尘时人如泉涌遗梦明天无善惟恶我在海贼搞娱乐铠甲勇士刑天之乔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