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殇曲

巫术,来于自然。以长空之气,蕴作万物。长久以来,人类都不足以承受这巫灵强横之气,大地以锐器相争,长久,成分据之势。曾,天地奇景,鸟兽惊鸣,直至,那一天……

邪阴之最,深渊,与圣兽,凰鸟的争斗中死去,灵魂不灭,而成煞鬼。慢慢的吸取人类精元,却不得化生,它愤怒着,直到那最初的魔尊,他再次杀死了它。一遍,一遍,他变成了它。

魔尊,通天地之能。远古的氏族放下恩怨,同心勠为,仍不得动其一瞬。千古为之上,鸾鸟,降下身来。形裕化身,曰青鸾。与人类相合,诞下一子。

然,魔族势浩,人类,在那危急存亡的边缘。青鸾,以血养天下之灵,乃巫灵现世。圣魂归于人间,赐予共存之余力,方击败魔族。而后魔气染化,吞没世间巫灵,分之圣兽,灵兽,妖兽,魔兽。

圣妖各分正邪,而魔兽自成一派,乃为祸各地。灵兽已开灵智,长于人类并存,若逝,则灵魂归于地,踏入轮回,其中至强者,乃方灭之龙族。

巫灵,无法直接被人类作用,而是要借助圣兽灵魂。命名曰,摆渡。

“只要接触到巫灵,便会吸引他们的注意。至于如何掌控巫术,便由你自己来体会吧。”太子的言语,仍荡于秦问均的思虑中。

“元书,我们或许离不开南城了。”秦问均将一枚玉佩拿在手中,反复查看着。

“是因为魔族吗?”元不书将那毒针尽皆整理起来,他的手上握着一个折扇,也不知是从哪里得来。

“也是,也不是,我留在这里,的确有避开魔族的原因。”秦问均握住那玉佩,“但,也是军情不已。”

“什么意思?”元不书问道。

“如若我们现在入京,期间过半月时间。南郡十二州的将领精兵基本在西海,城破,恐怕还没过南域,我们也无处安身。”秦问均平静的说。

“看样子,天玄宗大的利剑,终于握在南王的手里了。”

“也不太准确,现在的南城,可是太子当政。”

“太子来南城了?”果然,如他初次听闻般惊讶。

“呼……”秦问均叹气,“太子的城府极深,让人很是不悦。我总觉得,好像他一直在算计着什么。”

“太子,总归是储君,思虑自然是要周全一些。”元不书倒是释然。

“但愿只是如此吧。”

……

清风掠马,一时骋风。人马出城,喧嚣如闹市,军旗飘扬,策马铁骑,震声如雷雨般,引得旁人避首,净远围观。

屋檐上,一个身披黑衣的人静静的蹲在那里,看着这一幕,他的眼睛十分惊悚,看起来如死水一般,其黑衣极长,将此身隐于暗影。

奇怪的人。沐青云站在百花楼顶。此刻,轻功卓越,便可一览无余。

那是什么?沐青云看向远处,白日,似流星划过的痕迹,又有微弱的光亮,自高处南王府浮现。

巫师吗?沐青云想着,游军已过,集市热闹非凡。身下,也不断有些贵公子模样的人陆续走进。沐青云轻咂,跃下楼台。

……

大队人马行于官道,这一次,倒是没有了秦问均那时的那种热闹,只是策马震声,惊鸟兽之鸣。

“凌将军!”行军,忽的被旁落叫住,声音似乎就在耳边,凌将军左右看去,却不见身旁之人,便理解了意思。

“你们先行。”身着铠甲的青年停下脚步,左右寻找着,终于在一颗树下,看到一个人影。

策马奔去,至树下。那人身着白色斗篷,一手扶着树,就那样站着。

“常义!”凌将军下马来,似很是兴奋的样子。

那人放下兜帽,一个俊朗的少年,有华容素面,风度翩翩,曰,靳乆。

“多年未见,你去了哪?”凌将军拍了拍少年的肩膀,大笑起来。

“说来话长,不知将军这是准备到哪里去?”少年反问道。

“去往西海,西城军已到达。”凌将军指了指侧方,似乎已胸有成竹。

“西海,不毛之地,去那做什么?”少年有些不解的问道。

“害,谁知道呢,传的神乎其神的,说到底,边军一至,不还是要平那流言吗?”凌将军大笑。

“既如此,不如我也跟去,也好谋个一官半职。”靳乆言道。

“好啊,正巧南王也在,他一定能看上你的文采。”将军笑,两人共乘良匹,向着大队伍走去。

……

“昨日,我们遇见宁公子了。”元不书将折扇来回开折着,而其手边的针镖却是越来越少。

“哦?宁公子还在城中?”秦问均问道。

“他又不是什么在野之人,当然在城中。”元不书将折扇收起,转到秦问均身边,“前几日,你不是一直在打探他的踪迹吗?”

“本有些重要的事情,要找他询问。只是现在,似乎没那么重要了。”秦问均伸手将那折扇挡开。

“的确,若是一直留在城中,还有很多机会。”元不书识趣的将那折扇放在一旁,“不过,太子究竟想让我们做什么呢?”

“南郡的兵力根本不足以与南晋抗衡,而对方并没有真正与我朝起争端。就没有借口调动中州兵马。不然,若在此期间,其余国境受乱,就是南王之过。”秦问均解释道,“西海那边,大概不得不管,而南城又空虚,故南王集各宗,假意进西海,实则留精锐顾南城。恰时我们只需一战,以各力击其前锋,以挫其锐,就可以在南晋有所反应前调来中州兵马。太子来此,大概只是为了迫使对方相信吧。”

“江湖人事涌入南城,南晋大概会有所察觉吧?”元不书问道。

“西海一行,带走了很多江湖人士,而天玄宗至南城的道路上,设下的‘魔族’陷阱,正是给了江湖门派处理南城事务的理由。靳师叔那边查到,除了我们五人,其余各宗皆有年轻弟子暴死,于是各宗派自会派人来调查。各宗各派相加,大概便有五百余人。”

“五百人迎击敌前锋部队,会不会过于勉强?”元不书疑惑。

“不会,我们只是混作精锐,届时敌军一战击成,双方各自收兵平事,南晋自然会发觉,损兵数远超预期,如此,便可起疑兵,从而两军对垒。”秦问均解释道。

“老秦,我发现,你可是真有纵兵领军的天赋,不如真的留在这南城吧?”元不书玩笑道。

“太子还真是这么想的。”秦问均接道。

“你答应了?”

“那当然是……没有。”

……

“说是出门,没想到是我带你们出来玩。”书生打扮的少年说道。他看着两边的两个孩子,蓝衣的少年精神焕发,一直在那集市边看着,玩着,仿佛要把一切都带回去一般。而鲜衣的少女却是一言不发,跟在一旁。

“怎么?没有心仪的玩物吗?”少年问道。

那鲜衣少女迟疑了好一会儿,以似乎只有自己才能听到的声音说道,“太子殿下。”

那少年一愣,无奈摇头,将手抚在那少女的头上。几乎一刹,他的表情似乎扭曲了一下,随即恢复了笑意。

“真是了不起啊。”也不知是对谁说着,他稍稍点头,又将视线移了出去,寻找着那四处乱窜的少年。

“师兄,真的可以随便选吗?”那少年折返而来。

“前提是你要自己拿……”话没说完,便一溜烟的跑出去,东走纸糖花,西作紫带铃……只一会儿,便吃玩一片。

走走停停,倒是安逸悠然,“你……哎,芳龄几许啊?”

“略到了及笄的年纪。”少女礼节深重,说着。

“及笄,可是大事,不如我过几日,当那时,为你举办一个宴会如何?”少年笑着问。

“太子殿下身份尊贵,此番行为颇为不妥,恐天下人耻笑。”少女的脸色有些微妙的变化。

“哈哈哈哈。”那少年笑起来,“和你大师兄一样,聪明。”

……

“秦兄,元书,两日后,白公子设宴,欲邀我等一行人同去。”一进门,沐青云便急迫的道出消息。

“白公子,是南军中军参将吧?”秦问均放下书籍,转而看着沐青云。

“这个……不太清楚,或许秦兄亲去问较好。”沐青云挠头。

秦问均起身,倒三杯水放于方桌之上,又将那折扇小心的移到了他处。

“我正有此打算,若是白公子有奇谋可胜,此役后,我们便去京城。将书信献于天子,回宗门,等得凛霜晨与姬翎雪的武功足以自保,再游历江湖,如何?”秦问均表现得正气凛然。

“我本散人,处事但凭己心,理当如此。”元不书说道。

“我本无意争权,只是秦兄,白公子、南王、太子皆如此待你,恐怕,可不是那么容易走的。”沐青云饮下那清水。

秦问均思忖片刻,“我们本是江湖客,无意卷进这权政之局,若是强留,我们便不辞而别。”

不辞而别……

飞鸟,向来不尽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