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欲化劫

陆缺再次走了一趟陈毅的洞府,在后者颇为无奈的目光中,又一次打断了他的调息进程。

陆缺有些不好意思,当着他的面将那本“岩刀”之术轻轻的放在座前的石案上,嘿嘿一笑,随即抱拳躬身一套流程走过,再三表达感谢与歉意之后,并没有在洞府内多做停留,悄悄的离开了此处。

随后,陆缺没有惊动任何人,沿着青石路,悄悄向后山药池跑去。

自从在脑海里复盘了陈毅与那星罗峰李坤的战斗场面之后,便对修士之间的战斗方式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细想之下,陆缺总觉得这种战斗场面颇有些怪异,而具体怪异在什么方面,他一时也说不上来。

直到,他想起二师叔救下陈毅时的场景。

那种缥缈绚烂的身法与风一般的速度,让他惊叹的同时,也明白了那种怪异的感觉来自哪里。

陈师兄与那李坤的“战斗”,确切来说,不应该叫做战斗,那纯粹是术法的对轰,以及境界的对抗。

太过仰仗于术本身的破坏力,而忽视了战斗的“本体”。

舍本逐末。

要知道,所有的术法攻击最后的目的都是命中对方的身体,并且摧毁对方的有效战斗能力。

他们就相当于两个站在原地一动不动互相攻击的弓箭手。

互为固定箭靶。

试问,如果两人境界相当,实力相当,射出的箭威力相当。

假设,双方的箭互相命中,而其中一方的身体对的承受力比较强,那么,谁会获胜?

不用想,自然是体魄强的人会获胜。

再假设,如果体魄相当,其中一人躲开了攻击,而他的攻击却准确命中,那么,结果又当如何?

用同样的方法,控制不同的变量,便可以产生任何想要的结果。

而这种不同的变量,在陆缺看来,可以概括为战斗本能。

灵活地运用合适的战斗技巧,敏锐的洞悉战机与对手想法,时机的把控,以及伪装自己意图的能力。

任何一种有效的可以让己方获得战斗胜利的技巧,都可以概括进战斗本能里。

就比如,在罪城里,被岳问的“撼空拳”击中时陆缺的闪躲方式,改变了作用在他身体上的伤势强度。

这便是战斗本能。

换句话说,陈师兄与李坤两人的战斗方法,那种不加掩盖的攻击意图,直白的攻击手段,并不适合陆缺。

消耗太大,且,效果并不明显。

如果把陈毅换成陆缺,那么,首先,他不会一上来就用出消耗灵力巨大的“飞岩”之术。

他会先在自己的身体上附加一层灵力护盾,随后用“岩刀”试探攻击。

目的有二,一是试探对方的实力,而且这样一种简单的术法,并不会暴露出自己的真实实力。

其次,观察对方的应对方式,从而判断对手的战斗意图,以及战斗类型。

首先,“岩刀”可以做近身攻击用,但更多的还是通过远程攻击的手段。

值得一说的是,这种攻击是可以通过灵识的锁定,以及灵力的控制手段来改变移动轨迹的。

但,缺点是,离施术者越远,那种对“岩刀”的灵力控制,以及灵识锁定敌方的效果会大打折扣,从而,可以以身法轻松躲过。

当然,前提是对手的身体素质过硬,身法敏捷。

假如,对方通过自己的身法,躲过了这一攻击,那么,说明此人的体魄强劲,不能近身与之搏斗,所以,选用远程术法对轰最为有利。

而反之,对手通过施展术法来对抗,则说明,从优先级来说,体魄并不是很强。

那么,这个时候,也可以通过评估自己的体魄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战斗方法。取得对自己最有利的效果。

而对陆缺来说,除了体魄外,别的东西提升缓慢,并且需要一次又一次的战斗去总结,磨炼。

所以,现阶段最要紧的便是炼体。

而这,也就是他急于去后山药池的原由。

林间一阵疾驰之后,陆缺再次出现在了后山谷底。

熟练的脱光衣服后,陆缺朝着寒潭一跃而下。

目前来说,这寒潭的温度正是熬炼体魄与意志的最佳之物。

“呼……”

陆缺盘腿坐在潭边,轻轻闭上了眼睛。

依旧是熟悉的姿势。

吐三纳二,五心朝天。

就如上次一般,没有用丝毫的灵力去抵抗那侵蚀而来的寒气。

只不过,上次是用不了,这次是刻意的不用。

并且,再也没有生灵丹药力来持续的修补体魄了。

但这,正好合乎陆缺的本意。

“呼……吸……”

时间缓缓的流逝,陆缺的脸色,很快的由惨白变成铁青,并且,口鼻间喷出的气息都凝结成了白雾。

直到,身体完全麻木,意识逐渐混沌之时,陆缺猛然睁开眼睛,灵力瞬间运转全身,唤醒麻木的身体,稍稍抵抗着持续侵蚀而来的寒气。

待身体可以行动之时,他便立刻跳出寒潭,在巨石上打坐冥想,修养生息。

不出所料,由于此次没有了那生灵丹药力的支撑,在那寒潭中坚持的时间颇为短暂,但即便如此,也已经差不多到了他此刻身体的极限。

并且,为了使这种炼体真的达到效果,陆缺完全放弃了使用回元丹与回神丹的打算。

坚持靠着体内炼化的灵力来修养,通过冥想来回复精神力。

这种通过极限的消耗来刺激身体的本能,从而不断地拓展这种极限的边界,达到强化体魄的效果的方式,是陆缺早已验证过而实之有效的方式。

是罪城里那个少年,一次次的挥汗如雨,一次次的力竭倒地,又一次次的爬起,并在诸多刑徒的磨炼下生生趟出来的一条自强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