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相思时

我们现在是高二,学习压力也很大,而且面临“一体分流”。雪上加霜的是许思语同学选择了艺考,我的饭搭子要没了。

一开始她也不知道要不要去学美术,争取我的意见,我知道她喜欢美术便让她遵从自己的内心去选。

可是,她甚至萌生了一种拉着我去学的念头,我对画画算不得讨厌也说不上喜欢,但是如果让我每天都和画画接触我显然是不愿意的。

最后她终究是选择了走艺考,我有些伤心但是并没有表现出来,因为我知道以小许同学的成绩,艺考是一条选择,最重要的也是她喜欢画画,我应该为她感到欣慰。

在高中经历的种种让我明白了很多事情,也让我甚至不敢相信友情,因为你的好朋友也有好朋友。最煎熬的日子最数高二了。

高二的我把朋友放在很重要的位置,可是一次次的失望让我感觉如坠冰窟,我害怕孤单也并不喜欢孤单,只要是自己一个人就会感到尴尬,无助。

这也并不是我真正难熬的原因,高二的我看不开也放不下,在学习上也是这样。

自从分班后我的名次就一直在降低,我每次都想把它往前提一提,可是我努力了,名次依旧往后退。

很大的无力感伴随着我,没人理解我的感受。

上过峰顶的人又怎么会甘心留恋半山腰的风景?

我也反思过我的问题出自哪里,为什么会这样。很大一部分原因出在数学和英语这两科上面,我严重偏科。

我英语从小学开始就不好,我上的小学没有什么正经的英语老师来带我们,一个星期也上不一节英语课;到了初中我们班主任是英语老师但是他同时他也是政教处主任,他每天都是以政教处的事情为主,有时候连课都不给我们上,就算是给我们上课也只是“摆烂式教学”,一节课一个单元。

我虽然学习成绩还可以但是我在学习习惯上并不自觉,长期以往以至于我的英语基础严重跟不上。

我的数学就不一样了,从小学到初中,数学可以称得上是我的“王牌学科”,我本身也很喜欢学习数学。

那为什么我的数学成绩到了高中就不好了呢?

其实一开始我的数学成绩还是不错了,可以考到130左右,说到这就要说起我们班的另一位学霸了。

一开始我们谁都不知道谁的“底细”,就要拿这次期中考试成绩来证明一下实力了。

成绩出来的时候,我们班主任迟迟不给我们说,我忍不住了,便和我同桌商量晚自习下课之后去问一问班主任。

看到成绩之后,我有点不敢相信,我是年级第八,但在班里只是第二,因为还有一个人以年级第二的成绩稳居第一。

记得很清楚他数学考了136,我考了129,但是数学老师却只记得他,甚至还给他叫做“136”。

我本身不是一个低调的人,因此我很难过,甚至还和数学老师赌气,对数学的积极性远不如前,慢慢的就有些吃力了,跟不上。

我不服那个学霸,甚至还想超过他,我们虽然没有什么交集但是有很默契的那彼此当对手。

现在这两大偏科“神器”让我应付的有些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