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云梦断
在三十五岁这一年,司安经历了与妻子的离婚,女儿小逸由他抚养。尽管司安深爱着妻子,自结婚之日起,他从未设想过会有分离的一天,但现实却残酷地将这一幕呈现在他面前。
十年前,司安与美君在一次新品发布会上初遇。美君身着一袭洁白的礼服长裙,却不幸被侍者不慎泼洒的红酒弄得狼狈不堪。在众人目光聚焦的尴尬时刻,司安挺身而出,将一件深蓝色的西服披在了她的身上,美君对此感激不已。
两人郎才女貌,彼此一见钟情。他们的感情迅速升温,不到一个月便同居,随后步入婚姻的殿堂。曾经的爱恋轰轰烈烈,而当离婚的时刻到来,回望过去,一切似乎都变得讽刺。
不管司安是否愿意,离婚成了不可避免的选择。他放手,是为了给予美君自由,并非不爱。他自认为伟大而无私,以为放手后会有机会让妻子回到自己身边。然而,他低估了美君的决绝和冷漠。
美君自学生时代起,就一直是众多男生暗恋的对象。无论是同校还是外校的男生,见过她的人都会称赞她的美丽,对她心生爱慕。在众星捧月的环境中,美君有过两次恋爱经历。
美君曾向司安坦白,其中一段恋情让她付出了真心,却遭遇了欺骗。司安明白,美君曾被男人伤害过。因此,在他们的婚姻中,他倾尽全力去爱护美君——至少,这是他一厢情愿的想法。
美君坚持离婚的原因是她认为与司安的沟通交流存在问题,简而言之,两人的价值观不同。司安无法理解,结婚近十年的夫妻怎么可能价值观不同?如果真的不同,他们当初又怎会走到一起?在他看来,这是美君离婚的借口——她找不到其他理由。他没有出轨,也没有对感情不忠,他们之间有坚实的感情基础,不应该也不能离婚。
当美君第一次在电话中提出离婚时,司安感到震惊,他甚至以为妻子是在开玩笑,或是撒娇。由于长期在外地工作,他两三个月才回家一次,他以为这是妻子希望他回家的手段。于是,他请了两天假,以最快的速度赶回家,与美君相见。
出乎意料的是,美君态度坚决,坚持要离婚。司安困惑不解,为什么两个感情深厚的人还要选择离婚?他苦口婆心地劝说美君,让她不要孩子气,他们的孩子已经六岁了,离婚后孩子将面临没有父亲或母亲的境况,无论如何都会缺失一份爱。此外,婚姻是两个家庭的事,离婚同样会影响到双方的老人,他们也难以承受子女离婚的痛苦。
然而,美君对司安的劝说充耳不闻,坚决要离婚。她抱怨多年来忍受了司安的自私、小气和大男子主义,她再也无法忍受与他多过一天,甚至觉得恶心。司安震惊了,他无法相信美君会变成这样。她一向温柔大方,通情达理,没有虚荣心,不攀比,踏实过日子,从不好高骛远。她对他一直是尊敬和顺从的,他怎能接受她如此诋毁自己?
司安开始思考,美君为何会有如此大的转变?是因为工作中接触到了什么人,还是她有了心仪的对象?每当想到这些,他的心就像被锥子扎过一样疼痛。他开始寻找线索,试图探查美君是否出轨。尽管他不相信美君会做出这样的事,毕竟她从小接受传统教育,父母都是老师,价值观端正,但他又害怕这可能成为现实。毕竟,在这个复杂的社会中,任何人都可能受到影响。
司安经过一番调查,未能发现美君有出轨的迹象,最终选择了放弃。美君已经准备好了离婚协议书,并要求司安签字。他一看到协议书,便愤怒地将其撕毁。美君没有多说什么,带着女儿回到了娘家。司安给岳父岳母打电话,告知他们美君想要离婚的事情,他相信他们会站在自己这边,坚决反对离婚。
果不其然,岳父岳母坚定地站在了司安这边,坚决不同意女儿离婚。他们动员了所有亲属,试图劝说美君回心转意。他们提出了各种理由,比如离婚对女性的负面影响,以及对孩子的不良影响,认为单亲家庭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问题。然而,美君似乎心意已决,对这些劝说充耳不闻,坚持要离婚。
由于美君的坚决态度,她与父母的关系变得十分紧张。最终,美君离开了父母家,搬进了公司的宿舍,甚至暂时放弃了对女儿的照顾。
司安无法理解美君为何如此决绝,甚至不顾亲生女儿。他开始怀疑是否有人在背后鼓动她,使她决心抛弃家庭。为了挽回美君的心,司安设法联系上了她的几位好友,请求她们帮忙劝说美君。
起初,美君的朋友们都答应了司安的请求,表示会尽力劝说。但当司安再次联系她们时,她们的态度却发生了转变,反而支持起了美君。美君的口才极佳,成功说服了她的朋友们,司安只能无奈接受这一事实。
经过数月的挣扎,司安最终无奈地同意了离婚。他坚持认为,只要女儿留在自己身边,美君就有可能回心转意,为了女儿而回归家庭。此外,女儿是在他父母的照顾下长大的,他们对孙女的感情深厚,绝不会同意让孙女随母亲离开。
在离婚协议中,女儿小逸归司安抚养,而房子和车子都归他所有。美君表示,这些财产最终都是要留给女儿的,因此她选择放弃。司安接受了美君的提议,并且仍然希望她能回心转意。他和女儿会一直等待她的归来。
司安还慷慨地答应给美君十万块钱作为青春损失费,以感谢她在自己家付出的八年时光。他相信,这样的行为能够打动美君的心。当然,这笔钱他不会立即支付,一方面担心美君在情绪激动时会乱花,另一方面他还抱有一线希望,期待着与她重归于好。他的一切,包括财产,都对美君敞开,只要她愿意回来。
即使在与美君分开后,司安仍然没有放弃。他继续对美君关怀备至,坚信自己的诚意最终能够感化她,毕竟她曾是爱过自己的女人。他每天给美君打电话,起初她还会接听,他用充满情感的话语表达对她的思念,以及女儿对她的渴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君不再接听电话,他只好改为发送信息。在信息中,他承认自己过去忽视了她的感受,并承诺会彻底改变,请求她给自己一个机会来弥补过错。他的话语充满了决心,甚至让自己感动到热泪盈眶。
离婚后的第一个月,司安感到心如死灰,无心工作,整天待在家里。他每天接送女儿上学,陪伴她时总是唉声叹气。女儿乖巧懂事,不吵不闹,让他在悲痛中更加思念美君。看着他们爱情的结晶,他心中充满了悲痛和愤怒,无声地呼喊:美君,你怎能如此狠心,丢下这么乖巧的女儿?即使你恨我,也不应该抛弃女儿啊!美君,快回来吧,我和女儿永远等着你回家!
夜幕降临,司安轻拥女儿,轻声哄她进入梦乡。的确,过去他全心投入工作,鲜少有时间陪伴女儿。然而,作为一家之主,他必须承担家庭的重担,努力赚钱以养家糊口。他深知,为了事业的成功,他不得不牺牲与家人共度的时光。美君曾因他缺少陪伴而责怪他,坚持离婚。他后悔了,真的后悔了,当初他不该离开家乡,去往其他城市工作,最终却失去了爱人的陪伴。
“爸爸,妈妈什么时候回家?我想和妈妈一起睡!”小逸在被窝里轻声询问,眼中似乎闪烁着泪光。
他心中一阵刺痛,轻声回答:“快了,妈妈很快就会回来。我明天再给她打电话问问。现在,你快点睡吧!”
第二天,司安再次拨通了美君的电话,但电话那端只传来无情的“嘟嘟”声。他一遍又一遍地拨打,但始终无人接听。整个上午,电话始终无法接通。他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美君可能已经将他拉黑了!难道她真的如此不愿与他交流吗?他无法理解,他的深情为何会被她如此冷漠地对待!
司安的梦想破灭了,他未能挽回美君的心。美君坚持己见,毫不动摇。他的心几乎要碎了,他无法理解美君怎能如此无情、自私、冷漠。他愤怒、怨恨,然后又试图平复情绪,但始终无法释怀。他意识到自己不能再继续这样下去,否则只会两败俱伤。
夜深人静时,女儿再次问他:“爸爸,妈妈什么时候回家?”
这句话如同利刃刺痛他的心,他强忍着痛楚回答:“小逸,如果妈妈再也不回来了,我们该怎么办?”
小逸听后,脸色骤变,哽咽着说:“我要妈妈回来,我要妈妈回来!”
“但是……”他低着头,悲痛地说,“她真的……不会……再回来了……”
“我要妈妈……”小逸不停地重复着,泪水止不住地流。
“小逸,妈妈她不会回来了,爸爸和你,我们只能相依为命!”他紧紧抱着女儿,泪水止不住地流。
司安的这番话,似乎只是一句空洞的安慰。一年后,他遇到了一个名叫袁欣的美丽女子。用男人的眼光来看,袁欣确实很漂亮。司安承认袁欣的美丽,但与美君相比,她似乎略逊一筹。美君拥有高挑的身材、迷人的面孔、桃花般的眼睛、高挺的鼻梁和小巧的樱桃嘴,这些袁欣都不具备。袁欣自有她的魅力,她身材娇小,胸部丰满,臀部翘挺,肌肤白皙,嘴唇丰满性感,她身上散发出的更多是女性的妩媚。
起初,司安对袁欣并没有特别在意,只是将她视为普通的同事。但袁欣不同,她在工作中总是能找到机会与他接触,在工作之余也会主动联系他,询问他晚餐吃什么,周末有什么计划等等。她总是用一些随意的话题来打破僵局,让他没有任何防备。他确实也不需要对一个女人设防,毕竟他是个经历过离婚的男人,虽然有一个女儿,但在感情上他是自由的。
司安和袁欣共进过几次餐,袁欣性格随和,她会谈论她的女儿、父母、闺蜜,甚至她的前夫。袁欣的前夫是个商人,经常与各种人打交道,因此认识了形形色色的女性,最终导致了出轨。袁欣的丈夫提出离婚,她尊重了丈夫的选择,但坚持要女儿留在自己身边。她认为,女儿留在母亲身边才是最佳选择。
司安想起了美君。美君当初也坚持要女儿,他因此判断她最放不下的是女儿。他以为只要女儿还在他身边,美君就一定会回来,可惜他判断失误。美君比他想象的还要坚决!
司安见识了美君的决绝,估计她不会回来了,于是开始考虑其他计划。袁欣离过婚,有一个女儿,她的女儿比小逸小一岁,两个女孩成为姐妹似乎更容易。袁欣对他有好感,而他对袁欣也有些许好感,但并不深厚。他已不再年轻,青春不再,也没有了轰轰烈烈的感情,他渴望的是平淡真实的生活。
司安和袁欣讨论了重组家庭的可能性,袁欣表示她会爱护小逸,视如己出。司安自认为是个公正的人,不会对两个孩子区别对待。他们首先去见了袁欣的父母,她的父母对他表示满意,唯一担心的是他是否愿意接受他们的外孙女,并且会对她好。司安发誓,他会像对待亲生女儿一样对待袁欣的女儿。
司安的父母同样担心袁欣是否能对小逸好,即使不能真心爱孩子,至少不能虐待孩子。他们担心继母虐待继女的新闻频发,不愿看到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家。然而,他们也不忍心看着儿子一辈子不结婚。对于儿子和前妻的事,他们其实一直持有看法。
司安的父母其实很喜欢美君,她大方、做事利索,邻居们也常称赞这个儿媳妇。但美君为何要离婚呢?她曾告诉他们,生活太艰难,她既要养女儿,又要上交工资,每个月都过得紧巴巴的。他们简直不敢相信,儿媳妇怎么会过得这么苦,儿子怎么会把钱看得这么重,逼迫得这么紧?他们责备了儿子,安慰美君说他会改变,他们会监督他改变,但美君不信,她说她已经看透了他。
司安的父母认为儿子是成年人,自己的事情自己决定。他们只能提供建议,不能替他做决定。他们也清楚,儿子可能不会听从他们的意见。他们知道儿子的缺点——小心眼、自私,重视金钱,轻视情感。儿子是他们养大的,他们最了解他的品性,但性格难移啊!八年的婚姻,美君肯定受够了儿子的自私和吝啬。如果美君是个普通女人,这样的婚姻或许还能维持,但她性格坚强,不认同传统观念,宁愿离婚寻找新出路,也不愿得过且过。
司安和袁欣领了结婚证,简单地办了酒席,邀请了双方重要的亲友——毕竟是二婚,没必要大肆宣扬,他们只想过平平淡淡的生活。婚后,袁欣自然搬进了司安和美君共同购买的房子。这所房子位于市中心,房价一直在上涨。房子是三室两厅,原本司安睡主卧,司安的父母和小逸分别睡次卧。现在,袁欣带着女儿搬来。两个年龄相仿的女孩,短期内可以共用一个房间,但长期来看,这并不合适。
司安的父母主动让出了他们的小卧室,表示他们更适应住在老房子。他们每天的工作主要是接送孙女和为她准备晚餐。即便不住在这里,这些事情也不会受到影响。司安内心对父母感到一丝愧疚,但他又想到不能亏待袁欣的女儿,于是决定让父母搬回老房子,毕竟那里离这里不远,骑电动车只需十分钟左右。
司安、袁欣、小逸以及袁欣的女儿小婷,四人正式组成了一个家庭。小逸对父亲为她找的新妈妈感到抵触。她一直渴望自己的妈妈能够回来,但妈妈已经决定不再回来。起初,父亲承诺会一直等待妈妈的回归,但不久后情况发生了变化。袁阿姨的到来,还带来了另一个妹妹,这个妹妹要分享她的一切,她并不愿意。过去,当父母还在一起时,外公外婆总是问她:“小逸,如果爸爸妈妈给你生个小弟弟,你会高兴吗?”那时,她总是嘟着嘴说“不要,不喜欢!”现在回想起来,她宁愿要一个妈妈生的弟弟,也不想要袁阿姨带来的妹妹。然而,她只是个孩子,只能默默地接受这一切。
司安和袁欣刚结婚时,总会想起与美君共同度过的时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也逐渐习惯了与袁欣的生活。过去,他觉得美君过于强势,想法太多,不愿意顺从他的意愿,因此他们之间经常发生争吵,有时甚至会冷战两天。但每次,都是美君主动道歉,他已经习惯了这种模式。美君离婚时曾说:“你这人没有一点男人的度量,总是斤斤计较,对自己的妻子也是如此,我每次都要迁就你,我受够了,以后,找一个能迁就你的人,过一辈子吧!”
司安心想:美君,我现在又有了新的妻子,我看她脾气很好,她根本不需要忍受我。我们两人会过得很好的。
司安憧憬着幸福美满的生活。但现实往往与愿望相悖。他刚认识袁欣时,觉得她是一个善良、理智、大度、聪慧的女性,但当真正生活在一起后,他才意识到自己看错了人,只看到了她的表面。
司安能感觉到小逸并不喜欢袁欣,他曾告诉女儿:“要好好和袁阿姨相处,好好和妹妹相处,你们是一家人!”但小逸摇了摇头,眼中含着泪水。后来,他终于理解了孩子的感受,袁欣并不是一个容易相处的人。
袁欣表面上对小逸很好,为她购买各种学习用品、衣服和零食,言语间也充满了亲昵,连他的父母也认为袁欣很好。但是,小逸对她依旧冷淡。起初,他以为是小逸的抗拒,后来才明白,问题出在袁欣身上。袁欣说话总是带着隐晦的批评,暗示美君不是个好妈妈,美君抛弃了小逸等等。司安知道后,提醒袁欣不要在小逸面前说美君的坏话,但袁欣却冷笑,指责他软弱,认为应该严厉教训美君。司安不想与她争辩,但袁欣却继续这个话题,每次都要数落他一番,再贬低美君一番。
起初,司安并没有觉得袁欣有什么不好,他把这些归咎于她在吃醋,吃他和美君的醋。美君是他的前妻,袁欣自然会拿自己和美君比较,说一些不中听的话。他总是选择谅解和包容,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发现事实并非如此。袁欣实际上是个心胸狭窄的女人,她不仅会数落美君,还会数落他、小逸,甚至是他的父母、她的前夫、她的父母、她的女儿,以及周围任何一个人,除了她自己。袁欣是个心思狭隘的人,她认为除了自己没错,其他人都有错。她不会改变自己,却要求别人为了她而改变。
由于这是司安的第二次婚姻,他必须尽可能地包容,甚至是忍受。他不能再轻易考虑离婚,否则他将面临周围人的质疑,怀疑他的人品有问题。而且,袁欣的问题并非原则性的大问题,只要她能和他一起生活,维持一个完整的家庭,这就足够了。
司安和袁欣之间的问题逐渐显现,根源在于他们对两个女儿的不同态度。司安已经明显察觉到,袁欣对待两个女儿的态度截然不同,偏爱之情溢于言表。例如,在为两个孩子购买衣物时,她为小婷挑选的总是更时尚、更昂贵,而给小逸的则相对朴素、便宜。如果这仅仅是品味或个人感觉的差异,或许尚可理解。但在饮食方面,她的偏心表现得更为露骨。
小婷和小逸分别参加补习班和兴趣班,由于时间安排不同,袁欣无法兼顾,因此小逸由爷爷奶奶照看,而小婷则由袁欣的父母照顾。每个周末,小逸都会被爷爷奶奶接回家用餐,而袁欣则会带着小婷外出就餐。司安有时会陪同父母,有时则与袁欣和小婷一起。他总是感觉到,袁欣对小婷百依百顺,无论小婷想要什么,袁欣都会满足。但当小逸在场时,他们四人通常只是简单地解决一顿午餐。
如果小逸不在场,他们三人用餐后还会去逛街,小婷总是吵闹着想要各种东西,而袁欣也总是毫不犹豫地为她购买,无论是衣服、玩具还是学习用品。然而,如果小逸在场,小婷也不会吵闹,袁欣也不会主动为两个孩子购买任何东西。这种情况一再发生,司安开始认为袁欣是有意为之。
袁欣的聪明之处在于她在人前表现得无可挑剔,对小逸嘘寒问暖,关怀备至,但实际上她却很少为小逸付出实质性的关爱。在无法回避的情况下,她会在拼多多上为小逸购买一两件物品,并且得意地向人炫耀:“这是我给小逸买的,看我的眼光不错吧?”
每当司安给小逸买东西时,他总会为小婷也准备一份。但袁欣却说:“你给小逸买就行了,小婷不需要。小婷很懂事。”他心中暗自思忖:她是在责怪他给小逸买东西,还是认为小逸不懂事?偶尔,他真的只给小逸买了一份,没有给小婷带,袁欣的脸色立刻变得很难看,甚至一整天都不和他说话。他不愿与她计较,否则家中势必会掀起争吵。他不愿意这样。
司安不敢过分关注这些问题,以免显得他心胸狭窄。过去,美君曾指责他是个小心眼的男人,有了这个教训,他不敢再留下任何话柄。然而,女儿们的委屈他都看在眼里。小逸是个乖巧懂事的孩子,从不争抢,无论得到什么,都默默地忍受。他感到对不起孩子,如果美君没有离开,他、美君和小逸会是一个完整的家庭,小逸就不会遭受这些苦楚。他不禁想,这一切都是美君的错。
司安的父母也察觉到袁欣并不是一个容易相处的儿媳,他们也看出孙女和继母共同生活并不快乐。他们作为老人,虽然无法干预儿子的婚姻生活,但仍然希望给予支持。因此,他们能做的就是在孩子身边多陪伴,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并在周末时把孩子接到自己身边照顾。
由于父母对小逸的特别宠爱,袁欣感到不满。她向司安抱怨:“小逸是你的亲妹妹,所以爸妈对她特别好,而小婷不是他们的亲孙女,他们自然不会那么疼爱。这不公平……”司安认为她的说法过于偏激,并反驳道:“你父母对小婷的关爱也不少啊!”袁欣却冷嘲热讽地说:“那不一样,我父母和你父母不同,他们文化程度不高,不像你父母那么通情达理。你父母这样做是不对的!”
袁欣总是有许多偏颇的理论,司安往往选择不与她争论。他回忆起与美君的往昔,美君从不喜欢为这些琐事争吵,尤其是关于孩子姓氏的问题。美君只关心两件事:首先,孩子的姓氏中必须包含她的;其次,她希望父母退休后能常来家里住。
美君的这两个要求对司安来说是难题。首先,他觉得小逸的姓氏中加入美君的姓氏显得很奇怪,现代年轻夫妇喜欢将双方姓氏都加入孩子的名字,但他认为这并无必要。自古以来,孩子随父姓是传统。如果小逸的名字中加上美君的姓,司何逸听起来会让他感到屈辱,仿佛他成了入赘的女婿——否则为何要冠上女方的姓?因此,他无法接受。
至于第二个问题,司安并不反对美君的父母来住,但他们的三居室实在无法容纳更多人。他不愿意让自己的父母搬出去,而且美君的父母离得不远,他们也不会经常来,通常只在寒暑假期间。司安从未与父母讨论过这个问题,不管出于何种原因,他就是不想和岳父岳母同住,尽管房子的首付大部分是岳父岳母出的。
最终,美君选择了离开。她是一个果断的女人,一旦决定,就不会轻易改变或妥协。司安不喜欢她这一点。他认为,女人在婚前依赖父母,婚后则应依赖丈夫,对丈夫应百依百顺,何必过于强势呢?
二婚后的司安,与现在的妻子袁欣相比,不禁回忆起与美君的往事,心中感到失落。他意识到,自己对女性的理解过于简单,女性总是有自己的独立思想,不会完全顺从丈夫。袁欣更是如此,她既享受着丈夫的经济支持,又坚持自己的人格独立——她认为,她的东西就是她的,而丈夫和婆家的一切也应属于她。没错,袁欣的霸道是理所当然的。
袁欣是个聪明且有手段的女人,她擅长抓住男人的心——尽管她未能抓住前夫的心,但她成功地牢牢抓住了司安的心。她清楚司安不会与她彻底决裂,因此她行事虽过分却不会越界,让司安有苦难言。
司安感到极度痛苦。他的第一段婚姻以失败告终,第二段婚姻也不尽如人意,与他所憧憬的完全不同。他生活在一个拼凑的家庭中,他只能希望女儿能健康成长。至于自己的感情归属,早已在美君那里失去了。袁欣不过是他在生命后半程的伴侣,未来会怎样,谁又能预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