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朵鹿韭两岸情缘
“可驾驶员毕竟是我,如果当年不是你担下责任,那么遭受囹圄之灾的就会是我了。”
窗外的夜色已经渐浓,赢秀看着烛台对面高星在微光中似显闪烁的面容,动情地说。
“当年的事我们都有失误,而我是男人,可以一人承担,何必还要搭上一个女孩子的未来。况且经过那些年的锤炼,才有今天你面前的成功人士。否则,我也可能只是一个碌碌无为的愤世青年。”
高星轻松地劝慰赢秀。他知道这件事对于赢秀的影响一定也是非常沉重的。
“好吧,总算没有辜负你当年的义气,我的人生一直都在努力。所以,如果你有什么要求,一定告诉我。”嬴秀说。
高星沉默下来,低头思索了良久,说,“如果真的要我提出要求,那么也的确有一件。”
“请说。”赢秀沉稳地引导。
“我记得你当年有一个愿望是考取威斯康辛大学的博士生。显然现在你并没有实现。如果作为对我的回报,那么就实现这个梦想。我的付出就有意义。”高星鼓励地说。
赢秀感觉眼睛一阵湿润,她忍住没有流泪,“我答应你,一定会尽力。”
听了赢秀的话,高星付之微笑。过了一会儿,他告辞,“时间不早了,我要去华夏未来接女儿,之后要赶回家等候妻子和儿子从国外旅游回来。祝你一切顺利,也许,今后就不会再见了。”
“好,祝你家庭幸福,一切顺利。”赢秀报以莞尔一笑。
高星结过账单,两人离开酒店,往停车场走去。
在那里,赢秀看见高星驾驶一辆崭新的Benz600,比当年那辆更加炫目而帅气。
告别寒暄之后,赢秀走向自己的浅蓝色Passat。
高星微笑望着赢秀的背影,依然是如当年那样关切,高声地提醒:“小心驾驶。”
若问岁月几多珍,有道是一寸光阴一寸金。
时光来到2008年,这一年的冬天显得有些特别。在多年的共同努力下,两岸终于实现了直接“三通”。渤港作为首批直航口岸之一,在津投资的台商获益匪浅。
12月15日这一天,林易陞格外兴奋,他作为嘉宾,参加了在BHX区举行的首航仪式。
坐在临时特别搭建的滨海露天会场前排的位置,望着台上连战及夫人方瑀代表家乡人与渤港市官员共同剪彩的场面,林总心里说不出的激动。
仪式过后,是在泰达俱乐部举行的双方友谊联会。
林总与几位熟悉的市政府官员简短地会面寒暄,身为知名的在津台商,他获得的礼遇有佳。
李铭远作为承办仪式及相关活动的责任人异常忙碌,林易陞甚至找不到时间和他说上一句话。至于赢秀,除了偶尔在场中几次看见她引导寒暄、介绍宾客的身影,也是触及不到。
林总正要找一处白色桌台坐下来休息的时候,遇到次郎先生兴致勃勃地迎面走了过来。
次郎先生,亦是在渤港市台商的重要代表之一,同样从事都市农业生产,主要产品是当下备受关注、流行美亚欧的杏鲍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