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刁

有惊无险,我活着赶到了医院。

这一年,是近好几年罕见的酷暑,才七月头子里,已经逼近40度天气了。就这么几个电风扇能有什么用,英子平时在家,我几乎天天给他买西瓜回来,拿个大盆子,把西瓜就这么泡在水里一个下午。等她晚饭以后,我就切半个给他捧着,拿勺直接挖着吃,那可不是小西瓜,每个直径都有三十公分左右,她每天都能吃上半个。

医院里那年还没装上空调,我一身被淋湿,也没干衣服换,一双跑鞋已经可以在平地踩出水花了。

来到四楼的产科门口,医生询问后知道我是英子的丈夫,就马上和我解释了来龙去脉。

英子今天早上坐在床上数胎心,每天的“必修课”,刚开始一切都正常。但没过多久,肚子里的宝宝不动了,数不到胎心了,赶紧喊护士过来。护士一看就发现情况部队,胎儿缺氧,再不立刻手术,可能会有危险。但此时此刻只有英子自己一个人在医院,家属都不在,院方就采取紧急措施,先安排英子进入待产室,为剖腹产手术做起准备,包括各种仪器设备的状态监控,主刀医生和导乐也都安排上了。

但是手术必须由家属签字才能进行,产妇本人是不允许的。英子本身就容易焦虑,外加这次的突发状况,在待产室里各项指标都因为她的心理状态不好而都有些异常,医院为了让她冷静下来也是花费了一番心思的。

也真的是不巧,就在这个时候,晴空万里变成了暴风骤雨。我在这天气下死里逃生,才来到医院。我二话没说,直接签字。护士拿着签字就送了进去安排开始手术。我远远地看着医生护士把躺着英子的床从待产室里退了出来,转弯进了手术室。就这几秒的时间里,看得出英子的表情还算可以,应该已经调整好她的状态了。

我焦急地站在大厅里等待着新生命的诞生。

此时此刻,我闹钟突然回想了当年我出生时,我父亲的样子,因为闪回的原因,我以第三人称视角看到过我父亲等待我出生时的样子。

我不知道他是如何保持镇静的,我是像个热锅上的蚂蚁,毕竟大姑娘上花轿头一回。两手无处安放,一会挠头,一会叉腰。刚坐下,看看地板又看看天花,拿起放在身边的报纸,把每一个版面都翻了一遍,却没发现其实报纸是拿反的。站起来从大厅头走到大厅尾。

护士也算是见怪不怪了,我这种头一回当父亲的人,身边又没人陪着的,的确是会站在那边团团转。捂着嘴坐在那边乐。我看到她那样子,也只好用苦笑回应她。

我直到打了个喷嚏,才发现自己似乎是被吊扇吹的感冒了,外面下着的暴雨,让室内的温度一下子降了好几度,我继续穿着这身肯定要感冒了。但是脱了光膀子,可是有伤风化的。只能忍着了。

孕妇剖腹产,根据我理解下来,还是非常辛苦的。由于为了不影响胎儿,是不能打全麻的。只能在皮肤附近打局部麻醉。而其实对于产妇而言,只不过是减轻部分的疼痛而已,事实上仍然是非常难忍的。旁边的导乐必须不停地与产妇进行语言沟通,手术持续多久,他们就必须聊多久。而且还不能与产妇聊那些简单的,必须要勾起产妇的思考的。目的除了能分散产妇的注意力外,还能让产妇的各项机能能够因为大脑的活跃,而保持正常范围。

我们选择的这家产科医院在当时也算是上海比较先进的,早前就通过关系了解过,这家产科医院的专家都是在国外学习过更先进的产科知识的,对于妇产科的认识相对于国内绝大多数的医院来说,是独一档。他们更愿意尝试当前国际上比较先进和流行的技术进行。虽然对于当时的社会水平来说,有一点过于超脱了,但是对于行业的进步,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往远一点说,我那可爱的孙子,也是在这家医院出生的。这家医院的产检以及产妇的安排,都是更多考虑产妇的情况,最早采用预约制的,减少了产妇的折腾。据我所知,国内第一家水下分娩也是这家医院。所以我们的选择还是比较正确明智的。

在门口站到全身发麻,手术室的灯暗了。我被安排去签一些单子,包括产妇的产后注意事项,以及需要我准备的物资等。

“这是……生完了?”

护士头也不抬地答到:“是的,快点签字,我还要进去帮忙呢。”

“好好好,我签字,我老婆呢,孩子呢?”我边签字边连声询问。

“产妇状态还行,手术那么久,需要休息,我们会安排进产后护理室的,那里家属不能进,你把东西送到护士台就行了。那边是空调间,休息起来比外面好很多。放心。男婴,七斤二两。”

“好,谢谢,护士。”

“男婴……男婴……七斤……二两……男婴……”我愣在那边自言自语。直到身边一个老阿姨把我排回神,“恭喜哦,生了个儿子。你有福气哦。”

儿子!我这才反应过来,我已经是一个爸爸了。虽然我站在那边,两眼发直,但是我全身因为兴奋,一直在发抖。两个拳头紧紧捏着。

我故作镇定地一路走下楼,整个人僵着,走路动作可能都显得不够协调。我只不过是为了极力掩饰我内心的兴奋,拼命压抑着,就是不想让人发现我内心的喜悦。

出了医院大楼,看到天上的雨已经停了,阳光从乌云的破缝穿透下来,在地上照出了一道光辉。天边的彩虹渐渐地挂了上去。空气里弥漫着水气,呼吸到我的肺里,我突然感觉浑身成功弄满了力量。

我向前一跃,从四阶台阶上跳了下去,两手舞向空中,口中控制不住地大声喊道:“我当爸爸啦!”

我完全没有注意到身边是不是有人被我突如其来的喊声吓到,但是我真的很想和他们分享我激动的心情。

门卫的大叔看到我出来了,也是猜到了我等待情况了,小眯眯地对我说:“恭喜啊小伙子,要给我发红蛋哦。”

“好嘞,我这就回家取红蛋去。”

我一路骑着这辆自行车就往家飞驰回去。

刚到家,我父母还不知道英子已经生好了,看我神经兮兮的样子,还说我都三十岁了,怎么还像个小孩子一样人来疯。

“爸!妈!英子生了!给你们生了一个孙子!”

我父亲一如既往地很淡定,坐在那边喝着茶。嘴里不住地重复着“好!孙子好啊!生了就好啊!”

而母亲则没那么淡定了,因为二哥的媳妇生了孙女,母亲一直以来都不敢过于关心英子什么时候生,因为失望过了之后,就怕连续地失望。但其实她也是拼命压抑着自己,而今天终于可以释放压力了。我真的是好多年没见过母亲笑得那么开心了,两个眼睛都眯成一条缝了。52岁的她终于实现孙辈儿女双全了。连忙问我什么时候可以去医院看看。

“三天后,我现在先去送喜蛋去,晚了就不吉利了。”

“好,快去快去,三天后是吧,我们一起去。”母亲马上就开始准备起医院要的物资了。

那天我也不记得跑了多少家了,只知道自行车篮子里,一百个鸡蛋,直到最后一个送出去了我才回家,到家天漆黑的了。

……

三天后,我们到了医院,英子的状态已经恢复得差不多了。从产后观察病房转移到了普通病房了。我听英子说,产前住的是40个人的大病房,那个房间因为人太多,每人也就一个帘子围着,住的非常难过。而产后的观察病房,是一个有空调的房间,她有史以来第一次在夏天能睡得那么舒坦,而儿子一直躺在身边,她感觉到非常安心。那个房间小很多,才十六个病床。

和现在当然不能比了,现在的产科病房,大的也就六个人,小的甚至有单人VIP病房。时代的进步,对于产妇来说,真的是非常大的福音。

母亲看着自己的孙子,嘴里却嘀咕起来,“怎么长得那么黑啊。太丑了。”但是她不敢大声,也知道英子生孩子辛苦了,怕她听到不开心。

但父亲却驳斥她,“你懂什么,小孩子刚生出来看得出什么,将来一定是个帅小伙子。”

我父母其实这辈子都是在这种斗嘴中度过的,俩人的感情也是靠着互相斗嘴维系着的。

不知道是不是上天安排的,好多巧合都这么的发生了。我是在我父亲30周岁那年出生的,而我的孩子,也是在我30周岁这一年出生的。由于我的父亲和孩子相隔了60年,所以他俩都是属龙的。一条大龙与一条小龙。两条龙在一起非常的亲。远超家中的其他人。我的孩子也特别讨人喜欢,再后来的日子里,身边的人看到他无不上前捏捏他的小脸,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

我父亲属龙,母亲属鼠。而我的儿子属龙,他未来娶到的妻子也属鼠,而且他俩表面上经常斗嘴互怼,但却乐在其中,越斗关系越好。与我的父母如出一辙。这我坚决不信是巧合。

母亲走到英子和宝宝的身边,从衣服兜里掏出一个存折,直接塞到了宝宝的手上。这时候小孩子手上捏到什么都是不放手的。凑到英子耳边不知道说了什么。神神秘秘的。

后来英子告诉我,我母亲那天直接给了她1万元,要知道那个年代,我们的工资也就一百多。摆在现在,我母亲就如同直接给了50万一般。

连我自己都不知道,我母亲竟然藏了那么多钱。这是把一家一档都传给了自己的孙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