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刁

昏昏沉沉的,也许是药物作用,我现在也不明白他们给我吊瓶里到底装了什么药,只知道我一直很想睡觉。

儿子在一边和隔壁病床的家属聊着什么,似乎并没有注意到我这边,我耳朵也许也是受到了药物的影响,听不太清他们聊了什么,就注意到几个字眼,什么“没有”、“以后”、“爸爸”之类的。该不会在说“以后没有爸爸”这种莫名其妙的话吧,我不正躺在这吗?要不是一只手都抬不起来,我真想先抽他一下,让他清醒清醒。

臭小子是忘了以前我和他讲过的故事了吗?他小的时候都被老师说是没有爸爸的孩子,这话能乱说吗?

…………

那时候,儿子一天天长大了,感觉时间过得很快,一开始只会“嗯啊啊”的牙牙学语,突然间就会叫“爸爸”和“妈妈”了。虽然叫的非常不清楚,但是只有我和英子能明白他要表达的意思。

再后来,突然间自己扶着床沿想要站起来了,我们都没怎么去努力过,真的一天一个惊喜。

转眼间,儿子就要挑一个托儿所了,毕竟这是他出生以来第一个面对的集体生活。按照政策,应该就是家门口的那间,虽然只是街道办的,但是对双职工家庭来说,的确是解决了很大的托儿工作。

进了托儿所的儿子进步的确比我想象中的要快得多,身边的小朋友的名字都记得很快,每天回来我们还都会启发式地询问他一天当中发生的奇怪的事情或者让他开心的事情,一开始还是断断续续地描述,越往后描述的越清楚了。

小孩子就是这么神奇的生物,进步神速起来,让你挡也挡不住。

直到某一天,我们一如既往地在睡前问他当天的一些小问题。

“毛毛(英子对儿子的昵称),今天在托儿所里,有没有和小朋友玩呀。”

“玩了,我们玩了雪花片,还有积木。”

“都拼了些什么呀?”

“小狗狗,我全用的蓝色和绿色的雪花片。还搭了一个大大的小车车。”

大大……的小……车车。

我和英子相视一笑,这到底是大还是小呀。

“那还有呢,老师有没有表扬毛毛呀?”

“今天大妈妈说我很听话,点心一点都没剩下来。”

“哎呀,我们毛毛有进步了呀,以前豆奶都喝不完倒掉的,多可惜呀,现在能吃完啦,营养都吃下去了对吧?”

“嗯!”

“多好呀,长大了呢!”

“可是……”

万事就怕转折,“可是”两个字从四岁小孩嘴里说出来就更可怕了,不知道他等下会说出来什么吓死人的话。

“妈妈,你们有没有什么事情在骗毛毛。”

我和英子四目相对,毫无头绪,他这么小个孩子,为什么会问出这么个问题。

“妈妈,你快告诉毛毛。”

“妈妈从来没有骗过毛毛呀,到底什么事情呀?”

儿子还是支支吾吾不肯说,英子向我使了个眼色,我也懂了她的意思,拿了包烟假意出去“过把瘾”。

我在阳台上也想了蛮多的。

你说,这么点大个孩子,能在那愁眉苦脸些什么呢?

很多大人世界的事情,对他来说也根本理解不了,突然说英子有事情瞒着他,或者说是骗她,实在有些奇怪。

但是孩子的脑回路也是比较特殊的,我曾听我的朋友说到过,小孩子对于成年人所能理解的东西,一向都会给出出乎意料的答案,甚至远超成年人的认知。我当时听的云里雾里,毕竟这些东西似乎都是他从国外的一些期刊和电视节目里看到的,毕竟他的工作和家庭都能接触到,而我们甚至电视机都是新鲜玩意,完全不一样。

也许,儿子是听到了一些很稀松平常的事情也不一定。

等我回过神来,英子已经走到门口了,她神秘兮兮地看着我,嘴角微微上扬,我知道事情可能的确已经让她哭笑不得了。

“咋了?儿子什么都知道了?”

“你进来就知道了,让他自己告诉你。”

什么事情,偏要弄得那么神秘。

“我们老师说,毛毛是没有爸爸的。”

进门第一句话竟然是这个。我整个大脑是懵的。

这话从何说起,他们的老师为何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啊?我不是好好地站在这里嘛?

英子噗嗤笑了出来。

“谁叫你工作那么远,天天早出晚归的,从你儿子进托儿所开始,你就从来没在他老师面前出现过。都一年了,你自己盘盘,是不是?”

经英子这么一提醒,我回想了一下,的确是。自从儿子进了托儿所以后,他的接送工作一直是英子和母亲负责的。我完全没有一次参与过接送工作,自然在老师面前的露脸机会几乎没有。那么一整年下来,一个孩子从头至尾都没有父亲的形象出现,自然而然会让人觉得,我可能在他的生活中,是不存在的。而且儿子的性格本来就偏内向,估计也没在同学和老师面前提起过我。

看来儿子被说没有爸爸,也不是空穴来风了。我的确需要自我检讨一下。

而且,行动永远比思想重要,我必须要证明我的存在,听起来挺荒唐的,但是这确实是目前摆在面前的一个实际的问题。

第二天我就向单位领导提交了请假申请,下午我要提前回家,就为了能在儿子的同学和老师面前露个脸,证明他是有爸爸的。

这件事真的好离谱。

毕竟存在于这个社会里,你就不能仅仅是“你”,你要成为别人眼中的那个“你”,即使这个“你”并不让你自己满意和可以接受。

下午放学,我站在托儿所门口那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环顾四周,的确是祖辈偏多,年轻的几个也都是妈妈偏多,像我这样来接孩子的男性屈指可数。

为什么就一定要说我儿子没有爸爸呢?

不就,孩子们手牵手,由带班老师一串串地牵了出来,一个个认领孩子的家长。儿子明显是没有意识到今天我会出现在托儿所门口,还愣在那边找妈妈,焦急的小眼神着实可怜。老师待所有家长都认领完自己的孩子后,唯独剩下了我家儿子,就也站在那,试图在剩余的家长中找到英子的身影。

终于到了我出现的时间了。

我整了整衣服,大步上前,向老师打了个招呼,示意我是来接他的。

老师的眼神愣了一愣,对于我的出现不可思议,毕竟一年以来,第一次见到英子和我母亲以外的人来接他。将信将疑地问向我儿子:“你认识他吗?”

儿子看到我就站在面前,兴奋地脱口而出:“爸爸!”

说完就向我扑了过来,我一把把他搂在了怀里。向老师频频点头。老师见状也认可了并不是冒领孩子的人。

儿子一路开心的不得了,用他那还不成熟的语言系统向我讲述了今天在托儿所里经历的所有事情,连他自己上厕所几次几乎都讲的明明白白。我也一一回应,听到他讲到有进步的内容,还使劲夸他长大了,以后再接再厉。

回到家,我把今天这些事情一五一十的告诉了英子,她笑的合不拢嘴,甚至在那边说我三十多岁了还像个孩子一样,这种事情也要拼命争口气,本来就当个玩笑就是了。又不会因为老师随口的一句话,让儿子真的没有爸爸的。

我倒是不赞同她的想法,如果一直让孩子在那种颠倒黑白的舆论环境里成长,其实对他的心理健康是有比较严重的影响的。我们小时候,身边的人其实都比较忽略这方面的常识,导致很多人长大后,都有一些奇怪的变化,毕竟生理变化是眼睛看得见的,很容易发觉并矫正,而心理扭曲,则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大多数时候被大人们定义为脾气怪,不合群。

我很担心儿子的心理健康问题,所以即使只是一个小小的玩笑,也要努力去纠正。更何况他已经展现出偏内向的一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