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金牌败家子
“正告各位八婆,谣言止于智者哦!”
洛应东说完站起来往外走:“都爬开些,老子还没吃饭呢!”
崔剑秋快步跟上,一起出去找东西吃。
“你之前说想创业,做的就是这个游戏对吧,能卖钱吗?”
“第一步就是这个游戏,它不能卖钱,但是能挣钱。”
洛应东拿肩膀靠靠他,两人转入小吃街,找了一家胖哥刀削面。
“这个游戏是免费下载的,主要靠客户点击广告挣钱,怎么样,有没有兴趣进来投点?”
崔剑秋想了想问道:“通关失败之后,想继续玩儿得要道具,现在点进去那个沙漏,将来会换成广告对吗?”
洛应东翘起拇指:“完全正确!给你留了点股份,是亏是赚,咱哥俩一起试试。”
刀削面端了上来。
崔剑秋没有马上回答,拿起老陈醋调味,然后用筷子一直搅拌。
“昨天玩的时候挺吸引人,感觉这游戏能挣钱。我给你个建议,留的股份给卫安福。”
“如果你后续还想发展,他能给你带来更多价值。”
大家都不是笨蛋,有些话点一句就够。
卫家能量巨大,如果共享单车开始运营,肯定可以在方方面面带来助力。
洛应东邀请崔老二加入,也是基于这个原因。
现在他主动提出找卫安福入股,那再好不过。
“我也没必要跟你矫情,你们哥俩都进来,咱们求之不得!”
崔剑秋摇摇头:“股份多留点在自己手里,以后才方便控制。”
“做个小游戏一年能赚多少钱?几十百把万利润顶天了吧,对我而言意义不大。
但是对卫安福就不一样了,他是典型的大院子弟,渴望证明自己。”
洛应东喝了口面汤:“游戏的盈利能力可能会比你想象中大,况且我让你进来,并不单单为赚钱。”
“应东,咱们之间没必要拐弯抹角,等你需要投资的时候,我一定会尽力说服家里。”
“煤老板果然爽快,那就这么着吧!”
崔老二家虽然搬到了燕京,但在晋省老家煤矿仍有股份,每年光靠分红都超过8位数,煤老板这称呼没毛病。
“你知道我意思,目前你跟卫安福合作才是最优解!后天是他生日,到时候我跟他当面说。”
和崔老二在一起相处很舒心,毕竟大家智商在线。
一人炫了三两刀削面,完后觉得口渴,买了两杯奶茶,边喝边走。
佟念初打来电话,说假期一过事情越来越多,有必要找个固定办公场地,地点最好选在燕大和燕邮中间。
洛应东一想也是,马上联系房产中介小孙,让她帮忙物色。
门面房和写字楼不考虑,综合功能不适用,住宅和公寓就能满足。
地方不能太小,200平米左右比较合适,至少有三个住人的房间。
站在班长的立场,崔剑秋提醒他最近逃课有点多,注意别被余建戈抓了典型。
提起余建戈,洛应东想起来一件事,赶紧在三人群里发消息。
大学生创业创新08年刚提出,二零一一年教育蔀启动第一批计划项目。
在校大学生创业,可以获得资金场地支持和税收优惠,该争取的政策一定要争取。
如果在燕邮申报,就业中心和后勤肯定会联系辅导员,这关大概率过不了。
所以,快鱼游戏放在燕大比较好。
不过洛应东还是多了个心眼,跟崔剑秋商量了一下,让他周一以两人的名义同时在燕邮申报。
“明知道大概率过不了,还浪费精力干嘛?”
“横竖就是一步闲棋,没准儿到时候能派上用场。”
能过更好,把项目名称改成牛马出行就OK。
崔剑秋去找女朋友,两人在宿舍楼下分开。
临走时还不忘提醒:“燕大论坛上的事儿吵得那么凶,去的时候小点儿心,最好叫上我。”
“这都要操心,比佟掌柜都啰嗦!老子等着测试游戏呢,多拿几部手机过来才是正经!”
“说起佟掌柜,我觉得你们俩要不假戏真做得了,那么好一姑娘,万一便宜了外人……”
“爬远!”
这小子最近好的不学,倒跟聋哑人组合一个鼻孔出气了。
回到宿舍,老三黄宗亚出去鬼混了,只剩下陶智龙抱着电脑躺那儿看。
“今天怎么不码字?”
“谁说的,我上午写了六千多存稿啦!现在没事,研究研究怎么考公。”
“人家都是大三下半期准备,当年12月考试,用不着这么早吧?”
陶智龙抬头道:“早做准备,多点把握,争取到时候一次上岸。”
“我觉得你对进体制太过执着,快魔怔了。”
“要不然怎么办,现在好工作这么难找,不可能毕业回家啃老吧?”
“这话倒也对。人家富二代躺平了有爹妈养着,地产公司躺平了有银行养着,你躺平了就只有西北风养着。
考上公务员,躺平了至少有国家养着,又稳妥又实际。”
陶智龙不解:“躺平这个词很形象,你说地产公司躺平,我就不理解了,现在哪个地产公司不是大把赚钱?”
“现在是现在,再过10年8年可不一定。”
洛应东把鞋脱了往床上一倒:“不过你真没必要太纠结于考公,有本事的人,无论在哪都能混出头。”
“我坚持考公是有原因的。从理论上讲,一个人的生活质量只会取决于他的收入,但真正的生活会遇到各种复杂问题。”
宿舍就他们两个人,陶智龙难得正经地聊会儿天。
“一旦你遇到需要调动公共资源才能办妥的事,你会发现用钱买资源有多困难,更别说一般人根本没多少钱。”
“说得不错,继续。”洛应东来了兴趣。
没想到木讷闷骚的老四,居然还有这种认识。
“我表姐夫在老家干工程分包,一年能挣15万,在我们山区小县城算得上佼佼者。”
“去年4月他爸肺心病,正赶上换季医院人满为患,排了一周没住上院,着急得满嘴长燎泡。”
“后来总算在走廊上加了个床住下,又开始等支架手术排期,跑了8圈终于找到手术医生,给人送红包人不收。
冷淡地说最近查得严,你们安心等着治疗方案就行,要是不相信可以转院。”
“这边人都要不行了,最后总算想起表姐有个小学同学,是县府办副主任。
腆着老脸点头哈腰找上门去,人家一个电话5分钟全部搞定,当天晚上就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