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从四合院开始

回眸一望。

点点秋光。

充满书卷气息的办公室,低头看稿的编辑,默契的喝着茶叶沫子,偶尔抬头跟周围的同事聊一聊书稿的好坏。

评出一个高下。

办公室的墙角,还有一个咕噜噜冒着热气的水壶。

这才是徐冬青梦寐以求的生活,不为生活的琐事而感到烦恼,偶尔迸发出的灵感。

写在宣纸上。

然后再发表出去,让更多的志同道合的同志看到自己的文学才华,有生之年的末尾。

再成为一代文学泰斗。

想想便令人血脉感到一阵的翻滚,不过他现在只不过是杂志社一个小小的门卫。

可是谁有规定门卫不能写作发表自己的文章。

哪怕是他稍微展露出一点文学才气,凭借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关系,他相信未来的自己。

不会仅仅是一个小小的门卫。

跟王彩燕告别之后,他便回到门房,至于刚才那些好奇打量他的目光,他一一接纳。

就等风云起。

走出办公楼,下了三节台阶,便看到门房冯大爷斜靠在窗口的位置,打着哈欠。可惜的是他不是正式工。

没有编制。

都说宇宙的尽头是编制,说实话,他也想尝试一把编制的味道。

“冯大爷。”

掀开门帘,屋内有些狭小,中间除了一个烧水的炉子之外,便是靠窗的位置有一张桌子,墙角还摆放着一摞的信件。

估计是读者寄过来的,还没有给编辑送过去。

靠墙的位置,还有一张简易的单人床,上下两层,天蓝色的床单,灰色的被褥。整齐的摆放在一块,单人床的上面,摆放着一些杂物。

“小徐,办理了入职手续了。”迷糊的冯大爷听到动静,便清醒过来,有些健谈的他,拉着徐冬青的手臂。

围坐在火炉边,将一些注意事项,务必记清楚。

其中最为重要的一条,便是不要让一些怀才不遇的文学青年,硬闯办公楼,毕竟总有一些心比天高,命比纸薄,觉得自己是天下第一的糊涂蛋,闯到办公室之后,朝着一屋子的编辑骂一些难听的话。

甚至于一些性格极端的家伙,还会做出一些威胁的举动,听说有一个年轻的小姑娘,还因为一些冒失的人,将煮沸的热水壶甩在地上,溅起了水花,烫伤的情况发生。

呃!

徐冬青突然觉得自己的使命有点重,也怪不得杂志社会新招年轻小伙进来,这其中既有王爷爷的面子。

也有自己恰好附和条件的缘故。

总不能让两个小老头拦住想要冲进来的年轻人,其中不乏五大三粗的莽汉,要知道写小说的作者后面,不一定都是什么弱不禁风的存在。

白天下地干活,晚上挑灯夜读。

才是常态。

至于像是什么家中美娇妻白天下地干活,晚上缝衣卖鞋垫的事情,还是不要想了,百分之九十九的人没有这个命。

谁还不是一个在温饱线挣扎的青年人。

潘仁美也是需要绝世的容貌,才引起公主的注意的。

另外一件重要的事情,便是在门口接收一些信件,毕竟天南海北的有志青年作家都想要发表文章。

最便捷的方法,便是邮寄信件,低下头,望着已经堆了厚厚一沓的信件,其中每一封里面。

都是一个文学故事。

不由得感慨万分,在没有得到编辑认可发表之前,都是一些沧海遗珠,或是丢在默默无闻的角落。

或是等待发掘之后,成为一颗珍珠。

供人观赏。

除了这两件事之外,看门房的工作便是索然无趣的清闲,哪怕是趴在桌子上睡觉。

也没有人管你。

可谓是摸鱼界独树一帜的工作,难道还有比门卫更加轻松的工作吗?

闲聊半天,太阳西斜,冬天的阳光总是非常的吝啬,抬头看了一眼挂在墙壁上的闹钟。

还不到四点。

便看不到了阳光,屋内有些昏昏沉沉,唯有一直燃烧的水壶,发出嘟嘟的声音。还有两个小时便要下班。

门房大爷,着急接孙子放学,便跟他打了一个招呼,提前溜号了,剩下的他,一天摸鱼的时间也快结束了。

正在感慨今天一切平常,并没有遇见冯大爷说的难缠的事情的时候。便被一声嘈杂的敲击玻璃的声音唤醒。

“来客了。”

徐冬青一脸警惕的看着门口,一个中年大叔的模样,穿着打扮,还有点帅痞的感觉。

皮夹克、白衬衫,手上还拿着一个黑色的公文包,一看便是一副精英打扮,有些沉闷的脑壳,瞬间清醒过来。

打开灯,推开窗户。

一股胭脂粉的味道,有些刺鼻,推开那扇有些模糊的窗户之后,他才发现眼前的中年人,颇有一点暖男大叔的感觉。

双眸之中,既有社会的阅历。也有涉世未深的纯粹,若他是一个涉世未深的姑娘,一定会被他的外表所欺骗。

尼玛!

还给不给他这自认为相貌可以打九十分的人的活路,不过他身上的胭脂粉的味道,让徐冬青有些警惕。

第一感觉:不会是一个吃软饭的家伙吧。

正常男人的身上,谁会有久久不散的胭脂的味道。

“同志,你有什么事情吗?”徐冬青坐在桌子前,将想要强行闯入的中年人拦住道。

“小同志,我有小说故事要发表,请你开门,让我进去吧。”中年人一副彬彬有礼的样子。

迎接着他的目光,甚至还能看到一丝的心虚怯懦。瞬间便引起了他的注意,不说未来。

谁会给门卫保安一个面子,当面骂人的业主也不在少数。

过去的门房工作,其实也并没有多么的高大上,比起八大员来,更是连一个指甲盖都比不上。

天花板注定了门卫的成就,充其量也就是成为一个保安大爷,至于什么保卫科主任。

更是无稽之谈。

一个单位有多少保安巡逻的人,才会有保卫科主任的头衔,最起码他在杂志社转悠了一下午。

没有看到几个同类。

充其量加上他,白天晚上两班倒,充其量不过五六个人,用得着配一个保卫科主任的头衔。

何况他还是一个临时工。

也就是轧钢厂。纺织厂,成千上万人的大厂,才会有保卫科主任的头衔。

眼前的人非常的可疑。

甚至是不对劲。

他能说是因为他过分谦虚谨慎的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