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认回亿万富亲,你丫让我重生?

进入南大校园。

江桥川迎面,那是两个穿着超短裙的姑娘说笑着擦肩而过,裙摆随着她们跨动的步伐轻轻摆动,白晃晃的大长腿是那么引人遐想。

明明是炎炎夏天却硬是给人一种春日的错觉。

“同学,办校园卡吗?50块钱充值100块钱话费,一个月300分钟的免费电话,还送50条免费短信。”

“同学,新生刚入学吗?建议你了解一下会计注册师考试,今年入学有优惠。”

“同学上网吗?我们家就在学校外面不远,一网打尽,百兆光纤,不管你是想玩,想看绝对都是最好的体验。”

错过熙熙攘攘的人群,江桥川径直走向新生报到处。

那是一个类似于文化广场的地方,中间有一大片空地,划分不同区域,支上遮阳伞和课桌。

每个学院的辅导员这三天就坐在那里负责新生报到工作。

江桥川学的是经济学,算是南大的王牌专业,划分在金融学院里,这些学生毕业以后大多是学院引以为傲的王牌生们。

关于金融学院也有个流传许久的不知名冷笑话,说是从南大经济学出去的学生绝对会拿到一只铁饭碗。

要么是背靠金融圈,呼风唤雨,一辈子也有吃不完的饭。要么是经济犯罪进了寒城监狱,一辈子也算是有个着落。

所以,金融学的第一课从来都不是讲课本上的知识,教授会重重的在黑板上写下四个字。

“光明正大!”

这笑话其实也没有什么吹嘘的成分,就江桥川个人的认知而言,班里似乎绝大多数的同学真的奉行了这两条道路。

要么大富大贵,要么半辈子坐牢。

要么就是大富大贵之后半辈子再坐牢。

要么就是坐牢出来之后,半辈子又大富大贵。

总之南大的金融学含金量,绝对是06年大学专业里能排得上前10的。

不远处,江桥川看见了写着金融学院四个大字的遮阳伞,正中间坐着的男人,三十五六岁的模样。

他正紧紧凑着眉头,正在一丝不苟的检查每位学生填好的入学表格。

尽管是30多度的大热天,男人身上依旧穿着白衬衣,这是学校对于辅导员服装的规定。

其实不穿也没有人会说道什么,毕竟大学的辅导员是个相对轻松自由的岗位,只要管好学生的日常生活工作就行。

但是这个男人似乎有他自己的坚持,其他几个辅导员聚在阴凉底下不知在聊些什么,估计也是校园里一些八卦绯闻,什么副校长和哪个教授又搞上了,哪个院长五六十岁了还没结婚……

他们笑得很开心,尤其一个女辅导员胸脯上下荡着,被逗得那叫一个花枝乱颤,

他们的报道处座位上大多是学生会大二大三的学生,只有这个辅导员还在坚持学生报到工作亲力亲为。

他就是江桥川未来大学四年的辅导员,也算是辅导员中有稍微那么一点权力的学生管理处副主任——张国正。

“老师您好,俺娃啊他就是学习不自觉啊,上了大学啊您真得多督促,要不然他就把自个给玩废了。”

一个膀大腰圆的农村妇女喋喋不休在向张国正说些什么,他旁边的小眼睛男生脸色上多是尴尬,时不时用手拽一下他妈的衣角。

“妈~你别!”

张国正一直脸上的表情就不太好看,看见男生的动作之后,眉头就皱得更深了。

倒不是对学生母亲的喋喋不休不满,他很享受这种家长对他嘱咐的感觉,只是男生觉得尴尬这个表情让他有些不太舒服。

“不想让你妈操心,你就自己多操点儿。”

“你看看这几个表格填的,性别那一栏空着家庭住址写的是身份证上的户籍地址,不是随便的这些,宿舍号你知道了吗?你就填。”

“做事情细心一点!”

说着话,张国正就把那一张表格揉在手心里,捏成纸团扔进旁边的垃圾桶里,而他的垃圾桶里已经有很多个同样形状的东西。

这些学经济学的孩子,将来走出去都是寒城的栋梁,张国正觉得就是应该从入学的这第1天就树立起有些关系。

当然也可以学习别的学院,把错误的信息涂涂画画就好了,但是张国正看着很难受,他个人拥有很严重的强迫症。

“重填吧。”

敲了敲桌面,张国正从课桌的抽屉里又掏出一张崭新的表格递给男生,和其他几个学院放在桌面上薄薄一叠不同,他这满满一抽题全部都是一模一样的表格。

小眼睛男生的妈妈也跟着指责,还用手指头指了一下他儿子的后脑勺。“咱老师说的对嘛,你就是做啥都不细心,要不然肯定考上华清了!”

好几个经济学的学生远远的都看见了,心里面发怵。不是说上了大学之后老师根本就不管的吗?

怎么偏就他们这位辅导员这么凶巴巴的,就入学报到都要发脾气,看着别的学院和和气气的一团,经济学来报道的新生们,反而是远远看着不敢凑过去了。

连带着他们的家长也是紧张,就好像是开家长会一样的感觉。

也不是所有家长都是那么喜欢指责孩子,他们送孩子来上大学也是想轻轻松松的赚个好奔头。

这填个表格都要挨骂,他们也不想被当着这么多人就落了面子。

江桥川在这一堆人里看见了很多熟悉的面孔,倒不是有什么特别的感觉,只是他没想到,原来大家都这么青涩过。

闯过众多人群,江桥川迈着肆无忌惮的步伐走向经济学那空荡荡的报道桌。

只背着一个背包的潇洒模样,着实让后边几个报到的学生还有家长们看亮了眼。

“嘿!这小子局气!不怕挨说。”

鉴于之前好多人被张国正说过了,这些家长们也都有了眼色,一方面佩服江桥川才十八岁就敢一个人就赶来报道。

另一方面也想跟着江桥川看看那表格到底是怎么填的,总归不要挨骂了就好。

“张老师,06级经济学一班,江桥川,我来报道。”

江桥川上来先是自报家门,以防有些报道错的情况出现,这也是最标准的自我介绍。

张国正抬头,眉毛虽然没舒展,但是眼角微微向上了一些,报道进行了这么久,这还是第二个能让他有些印象的学生。

第一个女生叫徐曼,父母都是南大的教授,算是书香门第,也是南大这一次高考录取的新生中分数最高的。

徐曼家教很好。据说达礼温文尔雅型的是那种典型的接受过精英人才教育的学生,他很喜欢。

“哦,江桥川是吧。”

张国正看了一眼自己的报名手册,找到了江桥川的名字。“你找对地方了。”

没进行下一步流程,张国正的手机响了,他抬手示意江桥川稍微等一下,便侧着身子直接听这个看起来很重要的电话。

“喂!罗校?”第一句话有些惊喜,第二句话的语气却是直转直下。

“这应该很不合适吧,我们经济学录取分数很高,学校也是有明文规定不能随便调剂低分学生上来的。”

“是,您是校长,是。”

“转专业的学生叫林烟燃是吧?行……那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