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84,从高保真音箱开始
“一千万以上~~~那你们不是规模很大,招人很多。”
吴雪梅有些震惊,毕竟她对于以科技创新为主导的科技企业还不够了解。
在吴雪梅的认知里,就隔壁村那个服装厂就是一个年产值在一千万以上的工厂。里面的男工和女工加起来有两三百人。
其实衣服的单价低,利润低,需要大量人工。
服装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的代表。
但是吴雪梅不知道的是,邹正道的工厂属于那种利润非常高,产品单价相对于国内的经济水平也非常高的科技企业。
“并不需要这么多人。”
邹正道答道。
“大概我们会有不到一百名的员工。”
邹正道想了想,给了一个大概的数字。
在科技企业里,产品的最大成本就是研发成本,而不是人工成本或者制造成本,如果不算研发成本的话,科技产品的利润是十分惊人的。
而邹正道的产品就是邹正道自己一个人用了大半年弄出来的东西,研发成本接近于零。
但价格却不低,所以能在较少人的情况下生产出较高的产值。
“因为我们制造的东西比较的高端,所以我们对于员工的素质也有一定的要求。”
邹正道没有继续让自己被动地接受吴雪梅盘问自己公司的情况,而是主动出击,将话题引导向自己有利的地方。
“当然相对应的,我们的工资也会高一些。”
作为一个想要有所作为的地方主官,吴雪梅一定会关心两件事,一件是地方的经济,一件是地方上人员的就业。
其实,大部分的萝岗村村民都去了羊城市区的工厂打工。
但就现在羊城的交通情况,在距离市区六十多里的情况下,大多数村民都做不到当天来回。
别说汽车,就是普通的摩托车也不是现在的村民买的起的。
如果收入能够比肩市区的工厂,很多村民更加愿意在离家里比较近的地方工作。
“这些人我打算优先在我们村招,也希望吴书记能给予我们帮助。”
邹正道反客为主。
“当然,当然。”
吴雪梅下意识的点头。
又反应过来,追问道。
“待遇是多少?”
“也不多,一个月300块左右吧,如果在工作中能有自己的思考,能主动帮助公司解决实际困难的,我们也能再加,一个月400也是有可能的。”
吴雪梅下意识地呆住了。
要知道很多国企员工都是36块,羊城作为经济发展的急先锋,在很多香江和湾湾人开设的工厂里,大多也就一百三四十的水平。
而自己作为地方的负责人,一年也没有100。
吴雪梅对于眼前这个小伙子越发看不懂起来。
一个刚刚设立的小工厂就敢开口说一年的产值能达到一千万。
一个刚刚设立的小工厂就敢开口给员工的工资给到三百。
难道他在香江或者湾湾有亲戚或者其它贵人在背后扶植不成。
吴雪梅下意识想要把自己的想法推翻。
“你们的要求很高吧?”
“也不算太高,只要能认全常见字,会说普通话,懂得常规的乘除加减就成。”
邹正道看着吴雪梅呆住的神情,继续补充道。
“当然,这些只是普通的车间工人,如果是有学历,像中专毕业或者在管理岗位上任过职的,就需要面谈工资了,但最低最低也不会少于三百的。”
为啥中专的就给特殊的待遇呢?连大学生都不是。
在八九十年代这个时期,在很多出生贫寒的学生眼里,中专一出来就能包分配,还能早早的出来工作补贴家里。
就拿邹正道考上的五山镇理工大学来说,大多能上的都是家里没有急迫的养家需求的家庭。
所以这个时代的中专生真的不一定比大学生要差。
“你们觉得这里怎样?”
吴雪梅渐渐的冷静了下来,问道。
“这里的环境很不错,教室宽敞,房间多,院子也大,水电都有。”
邹正道先将这里夸了一番,随后说道。
“但是,我还不知道这里吴书记打算怎么出租呢?”
吴雪梅想了想。
“这里我们可以三年内不要你们的租金,但是你们必须将公司的注册地登记在我们村子,同等条件下优先招收我们村民,并承诺五年不将主体工厂从我们村迁移出去。”
邹正道想了想,五年的时间不长不短,如果自己能在这个时代立足的话,应该是能够容纳自己的公司发展的。
而其它条件在邹正道看来都是应有之义。
企业招人就和大学招人差不多,都是优先招本地的。
“可以,我们毕竟要挂靠村子,注册地肯定在这里,村民只要符合我前面所说的,我都可以在有需要的时候优先招,工厂大小只要满足我的需求,我也能在五年时间内不搬走。”
邹正道一口答应了下来,但又补充了一句。
“但如果以后我们有扩张的需要,学校周围的土地都必须优先批给我们。我们在有需求的时候可能会将这里买下来。”
吴雪梅没在意,答应了下来,毕竟这里的土地没有多少人惦记。
萝岗虽然是属于羊城管理,但已经是羊城的郊区中的郊区了。
从这里还是农村的样貌就可见一斑。
但吴雪梅不知道的是萝岗在30年后,成为羊城的市区之一,房价高达四万一平。
邹正道也不知道,但知道了也不会在意,在这个时代随意在羊城买一处地皮或者一处房产都不会亏,只要买了,三四十年后就能躺在家里当快乐的收租公。
这就是时代的红利。
“吴书记,我们工厂比较着急,明天你能找到多少人,我们越早开工越好。”
邹正道在和吴雪梅达成口头上的约定后,便马不停蹄的询问能否快速招人。
因为就三个月真的没多久,一共也就91天,现在已经只剩下89天了。
“明天吗?”
吴雪梅有些惊讶。
“明天可能我也招不到多少人,这样吧,明天我尽量的招,能来多少是多少先。”
吴雪梅有些忐忑,一天时间,连离职要工资的流程都走不完,如果明天就要的话就只能劝村子里面没有出去工作的年轻小伙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