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书店:给朱元璋讲靖难之役
靖难之役?
朱元璋心中暗道:“难道咱死之后,蒙古又兵犯边境?或者有人造反?”
“老四是干什么吃的,咱封他为燕王,就藩北平,就是让这小子替他大哥担任马前卒。”
听到靖难。
朱元璋第一反应便是,关心自己的好儿子,朱标。
后世常说朱元璋和马皇后,朱标才是一家人。
这句话其实也有些道理。
毕竟朱元璋生于民间,他所熟知的那一套家庭模式,是民间老百姓模式。
虽然到后期越来越有帝王家之气。
但是总的来说,朱元璋对于朱标这个长子,他是如民间万千百姓家的父亲一样,怀着最原始的父子之情。
因此,朱元璋理所当然的想到了朱标。
望子成龙,是每一个老父亲最朴实的心愿。
而就当朱元璋望子成龙之际,李承德顺手拍了一下桌子,学着说书人起范道:“话说,朱允炆继帝位之后…..。”
“等一下!”
这老头。
我这刚起范,你就打断我。
李承德话卡到嗓子眼,连忙喝了一口杯中水:“老先生,有什么问题吗?”
朱元璋眉头紧皱,他眼睛眯了一下,想说什么,但最终还是没有说出口,只是摆了摆手,示意李承德继续。
李承德秉着顾客是上帝的想法,耐着性子便继续说道:“话说,朱允炆继帝位之后,与朝臣密谋,欲铲除诸王,危及朱棣燕王位,朱棣遂于北平起兵….。”
“你还是等等再说吧。”
朱元璋实在是憋不住了,李承德每一个词,他都听得懂,但为何就是不明白话中的意思。
朱允炆他知道。
自嫡长孙朱雄英夭折之后。
朱允炆便是朱标年龄最大的孩子。
不过只是庶出。
一个庶出还能继位?
而且继位之后,怎么又危及棣儿的燕王之位?
咱标儿呢?
朱元璋连忙叫停李承德,语气疑问道:“你说的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个孩子吗?”
李承德理所当然的点了点头:“是啊,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夺取皇位,史称明成祖。”
“啪!”
只见朱元璋怒气拍桌,语气冰冷的看着李承德:“你可知,你在说什么?”
李承德看着无缘无故就发怒的老者,有些摸不着头脑。
但好在这里是书店,可以证明。
李承德迅速的拿起书架上的历史书,用手机对照的翻译成繁体字,给老者看去。
待朱元璋拿起书籍一一对比之后。
他终于接受了这个现实。
随即便是无边的怒火。
“好,好,好”
“咱的老四,干的是真不错。”
“真的是咱的好儿子啊。”
“平日里和大哥兄友弟恭的,咱还以为你是一个孝顺的好儿子。”
“没想到等咱归天,竟然敢造反。”
“真的是咱的好儿子。”
最后一句话,是朱元璋从牙缝里挤出的一句,他此时愤怒到了极点,身上的杀气让他想杀人。
因朱元璋脱口而出的话语,这次轮到李承德听不懂了。
什么咱的老四,竟然敢造反。
这都是什么鬼?
难道面前的老者cos成魔,代入到朱元璋身上了吗?
嗯。
应该是这样。
李承德自我脑补完,便安慰道:“老先生,其实朱棣做皇帝也挺好。”
“嗯?”
朱元璋转头眼神冰冷的看着李承德,这让李承德心中暗道。
好惊人的杀气。
每次看小说上写到,什么虎躯一震,敢叫宵小之徒望风而逃,或者什么气势磅礴这些词语,李承德都会嗤之以鼻,现实里哪有这种人,直到看到面前的人,他才明白了这些词语的描述。
李承德顶着朱元璋的杀气,还是倔强道:“老先生我知道你讨厌手足相残,但朱棣这个皇帝,确实做的不错。”
“他在位期间,编修《永乐大典》,经营东北,派郑和下西洋,营建紫禁城,占领安南,积极经营边疆,五次亲征蒙古。”
“在东北曾建奴儿干都指挥使司,管辖黑龙江、乌苏里江、乌第河、库页岛等地,捍卫了领土的完整,在西北设置哈密卫,西南设贵州承宣布政使司,对南海地区积极经营,对XZ实行政教合一的政策”
“永乐一生,没有一天是虚度光阴。”
“是他一手造就了永乐盛世。”
“也是因他,让大明站在了世界之巅。”
“尤其是被瓦剌率兵掠大明边境时。”
“朱棣面对劝说自己退兵的诸将时,说过一句话。”
“这场仗,就算你们都不去,我老头子单刀匹马,也不让他们跨进长城一步。”
“马上天子,死社稷。”
“理所当然”
“后世儿孙就算不齿我,至少也得留三分敬意。”
当然后面朱棣所说的话是电视剧夸张演绎的对白。
但是,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他这一生,确实是这样做的,也确实在为自己赎罪。
“所以老先生,我觉得你没有道理去怪罪于这位永乐皇帝。”
“他这个皇帝当得确实不错。”
“纵观明朝皇帝历史,他位居榜首。”
“什么?”
本因李承德夸奖老四的话语,怒气消半的朱元璋,此时听到最后面的话语,血压蹭蹭的往上涨。
什么叫做纵观明朝皇帝历史,他位居榜首。
老子是打下大明江山的人。
怎么就不如咱的老四了。
一个乱臣贼子,怎会获得如此大的殊荣?
当然因为肚子里太多的问题,朱元璋只是把这个账暗暗记下,等以后再说。
随后朱元璋语气疑惑的问道:“那咱标儿呢?”
从自己的孙儿朱允炆,再到老四棣儿,他都从李承德口中听说过。
但唯独没有听到标儿的名字。
不应该啊。
标儿乃明君之相,不应该不出现在史书里面。
“标儿?”
听到老者问咱的标儿?
李承德迟疑了一下,便有些不确定:“老先生,你问的可是朱元璋的长子,朱标?”
“对,对,就是咱的标儿。”
“为何他的事情你不讲?”
“他可是咱大明王朝第二位皇帝啊。”
朱元璋犹如一个望子成龙的家长一般,在埋怨课堂上的老师不讲自己的孩子。
得,这老先生代入朱元璋的角色,出不来了。
李承德只好耐着性子道:“老先生,朱标可没当皇帝,朱元璋直接把皇位传给了他的孙子,朱允炆。”
“啥?咱标儿不是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