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书店:给朱元璋讲靖难之役

“什么?”还不知道大明历经多少年灭亡的朱棣,立马紧张道:“承德,你说此人是大明最后一位皇帝?”

“大明应该国祚延续万年,怎么会让他成为大明最后一个皇帝。”

闻言听到此话的李承德,脸上苦涩一笑。

愿望总是美好。

但现实终究是残酷。

李承德:“大明的国祚只有276年。”

“这一点,我已经很早就告诉过,老人家。”

朱棣转头看向朱元璋,便见自家的这位父皇,脸色阴沉,并没有反驳李承德的话语。

这让朱棣接受了大明王朝只有短短的276年国祚。

想到这极其短少的数字。

朱棣震惊了,他父亲朱元璋,自洪武一年称帝,在位31年,建文在位5年,而轮到朱棣在位,已经度过了14个年头,加在一起。

一共50年整。

也就是说现在的大明的国祚只剩下226年?

就连旁边的朱瞻基也想到目前大明的国祚只剩下226年,心中泛起一阵苦涩。

这还怎么玩?

看到朱家子孙有些萎靡不振,作为朱家当家人朱元璋,立马呵斥道。

“都慌什么?”

“只要你们后世之君,能做一个,仁慈明智,雄才大略,敬贤重士,勤政爱民的皇上。”

“咱就不信,大明不能国祚延续万年。”

国祚延续万年?

听到朱元璋这句话,李承德也只当此话是一个美好的愿望罢了。

历朝历代,哪有什么万年国祚。

从秦始皇统一华夏开始。

秦二世而亡,享国祚15年。

西汉,210年。

王莽的新朝,16年。

位面之子,刘秀创建的东汉统治时长196年。

大唐,290年。中间还有武周朝二十三年。

宋朝统治时长320年。

元朝统治时长98年。

就连接下来的清朝统治时长也只有268年。

历史已经说明了一切。

朱元璋与朱棣这俩千古一帝,一生劳碌。

妄想把下一代,下下一代的事情都做了。

还不是,只让大明享国祚276年。

常言道,打天下易,坐天下难。

在封建王朝这种制度下,能享国祚超过200百年,已经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可能朱元璋说出去这句话的时候,也想到了一些不堪回首的往事。

比如,尝试复古的朱允炆。

或者是留洋归来的朱祁镇。

朱元璋并没接着把鼓励后代的话说下去,而是调转矛头对准朱由检。

“这蠢驴竟然是大明王朝最后的皇帝,怎么会死的这么窝囊。”

朱元璋心里那叫一个气啊。

这位叫朱由检的后世子孙,也是蠢驴一个。

堂堂大明王朝的皇帝,死法竟然是悬挂于枝头之上,自缢。

“难道,大明最后的境遇会如此糟糕?”

“江山已经全部交付与反贼之手?”

听着朱元璋的疑问,李承德轻微的摇了摇头,“据史料考证,明末虽然起义军不断,但南方大半的江山,还是握在大明皇帝手里。”

“只是闯王,就是起义军的首领,攻破京城。”

“让朱由检无处可逃。”

“只好找了一处煤山,悬挂于树杈之上。”

“死的时候,身旁只有一位太监。”

“愚蠢!”

朱元璋双手背在身后,气的在旁边转圈。

出生于草莽,开局一个碗,打下大明江山的朱元璋,怎么想都不会明白。

一半的江山社稷还在自己手中。

怎么就自缢了呢?

同样是亲兵八百,发动靖难之役的朱棣,也是不太理解。

这怎么就自缢了?

一生戎马的两人想不通,而李承德只好解答道。

“是因为面子!”

“什么?”朱元璋与朱棣并没有听明白这个词。

“是因为朱由检脸皮薄。”

“不知,你们注意他死时候的遗言了吗?”

“朕凉德藐躬,上干天咎,致逆贼直逼京师,皆诸臣误朕。”

这句话翻译过来。

是由于自己的才能和德行不足,触犯了天的戒律,因此受到了上天的惩罚,导致京城被围,国破。

很中肯的自我评价。

但重点是后面一句。

皆诸臣误朕!

一个被反贼围攻京城导致上吊自杀的皇帝,他为何不怪罪于逼他去死的反贼,或者怪罪于当时还被叫做后金的满人?

反而要怪罪于诸臣?

这就好比,你走在路上,被车撞了。

你不去骂撞你的司机,而是去骂那些看热闹的人。

知道为什么吗?

因为,看热闹的那些人,明知道你走的这条路车辆很多,容易被撞。

但他们都没有一个人出来劝你。

这么比喻,答案就显而易见了。

曾经的朱由检在早朝的时候,提了一个这么个意见。

“我们要不要去奉先殿完事?”

奉先殿是什么地方?乃是宫内祭祀列祖列宗的地方,相当于‘太庙’。

什么叫完事?就是大家都可以一起死。

这句话潜台词的意思,诸位大臣,不然咱们一起去死好不好。

结果显而易见。

朱由检死的时候,旁边只有一位老宦官。

那些大臣们知道,大明王朝油尽灯枯,树倒胡松散。

肯定是不愿意。

既然你们都不想死,那朕更不想死了。

是不是要讨论怎么逃离京城呢。

这个事情,在历朝历代其实都有例子,比如说,西晋不行了,南迁永嘉南渡建东晋。

安禄山打来了,唐玄宗带着杨玉环就跑,杨玉环耽误了跑,那就杀掉接着跑,后唐的唐僖环也跑过。

北宋灭亡了,康王赵构也跑了,到南边建南宋。

打不过就跑。

本身就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

但平常口若悬河的文臣,此刻一句话都没说。

好似突然之间,文臣们都哑巴了一样。

这就让朱由检有些尴尬了。

总不能自己这位当皇帝的提出南迁吧。

哀莫大于心死的朱由检,这个时候终于明白了过来,这些平常满嘴尊君爱国的文臣,原来只是一帮虫豸。

跟虫豸在一起,怎么搞好国家。

算了吧。

随他们去吧。

这个时候,应该陪一陪家人。

当晚崇祯叫来妻儿老小,吃菜。

吃完之后,崇祯掏出宝剑说了此事。

朕已无脸苟活于世了。

周皇后,就是那位历史上著名的贤惠皇后,并没有说什么,转身回宫,便自缢了。

留下来的崇祯,派人送自己三个儿子易容出城,然后杀了一双女儿。

直到城破。

心死的朱由检才走到了煤山之上。

换做是任何一个人,都要在临死之前恶心一下这些文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