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书店:给朱元璋讲靖难之役
一听朱元璋要送免死铁券。
李承德不由的抽动了一下嘴角。
这玩意,当个艺术品就行了,至于实用性可以忽略不计。
在洪武初年,朱元璋一共发了二十八张免死铁券。
实用性如下。
李善长:获免死铁券2张,自身免死两次,儿子可免死一次。
结局:全家七十余人同时被处死。
蓝玉:世袭免死铁券一张。
喜提灭门,株连一万五千余人死。
汤和:晚年益为恭慎,入闻国论,一语不敢外泄。
但结果呢?
二子皆死于于军,孙及曾孙也早夭了。
这哪是免死铁券。
简直是催命符。
在朱元璋时代,自己发的免死铁券,还没唐朝时发的免死铁券有用。
钱氏子孙在明朝时期因税粮短缺,被抄家。
钱氏子孙拿着唐朝发的免死铁券向朱元璋求情,朱元璋亲自查验之后为真,便下令返还了他们的全部田产。
这玩意,最终解释权在皇权手里。
皇帝认,才是免死铁券。
皇帝不认,就是一张催命符。
至于把这免死铁券留着,以后卖出去。
那就想都不要想。
但凡上面刻字的文物,只要敢卖,就会喜提银手镯一套。
为了保险期间,或者为了讨一个吉利。
李承德连忙摆手道:“老先生,我还未婚配,就不要这个东西。”
“不行!”话还没说的李承德,便被朱元璋言辞拒绝。
看着一脸阴沉着脸的朱元璋,李承德只好改用迂回策略。
“老先生,您要是真觉得心里过意不去。”
“不妨你看一下有没有元朝的瓶瓶罐罐之类的东西。”
“这种东西,我比较感兴趣。”
“小友,你确定?元朝的破瓶子你要来干嘛?”朱元璋大为不解。
难道咱发的免死铁券还比不上一个破瓶子?
至于元代青花,咱也有的是。
顺便也可以给小友带上几件来。
不过
朱元璋觉得还是自己发的免死铁券来得实惠,便继续开始推销自己这一方面的业务。
最终还是旁边的朱棣看不下去了。
在洪武时期混过的朱棣心里十分清楚,老爷子发的免死铁券,是一个怎样的存在。
这玩意,给谁,谁死。
只要有脑子的人,坚决是不能要。
随即朱棣走过去,拍了拍李承德的肩膀道。
“承德,看你喜爱古物,那朕就投其所好,我宫内还留有两件元青花瓶,瓶身花卉甚是好看。”
“你要喜爱,下次来送给你。”
“也算是我这个做长辈的一点心意。”
“好,好。”听到元青花,李承德两眼放光,立马答应下来。
即便是不太懂文物价值的李承德,也听说过元青花的大名。
这种东西存世极少,可跟宋代汝窑相媲美。
至于价值,那就相当可观了。
有了金钱的催动,李承德越发有了干劲,便手拿棍子在墙上一敲。
只见大屏幕上的大明江山,仿佛正在四处着火一般,各地大大小小的势力,全都涌现出来。
而这里面最大的势力,则是以李自成为首的起义军。
这个时候,李自成攻下京城。
“明朝末代皇帝崇祯,于煤山自缢身亡。”
“国祚276年的大明王朝就此灭亡。”
“华夏西北地盘全归李自成所有。”
视频画中的声音,令朱元璋哀叹了一声,便张口道:“看样子大明江山社稷要落到此人手里。”
“没有。”李承德说道。
“没有?”
“怎么可能?”
听到李承德的回答,朱元璋大感意外,他有些不敢信的走到定格的地图旁,仔细观察一番道。
“不应该啊。”
“北方大半江山已落入此人手中,只要稳扎稳打,安抚边将帮他守着国门。”
“便可调转枪头,乘南方未稳,攻入长江。”
“这些鼠辈文臣,必定望风而逃。”
“拿取天下,快则一年,慢则三年。”
不愧是造过反的人,就连统一天下的时间都已经估算好了。
但很显然李自成,不是朱元璋。
他既没有朱元璋的眼界,也没朱元璋这样的政治头脑。
他只是一个在乱世求生,想做一个富家翁的李自成罢了。
李承德用手中的木杆,指了指山海关的位置道:“老爷子,你的话没错。”
“但李自成并没有按照你的思路走。”
“他反其道而行,掉头向北,攻打边关去了。”
“什么玩意?”朱元璋一脸震惊,他看了看地图,指着关外一大片地方道:“这块地方是?”
“后金!”
“由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年号天命!”
“再由,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继承汗位,年号天聪,改后金,国号为‘大清’。”
“即位之后,励精图治,对政治进行大刀阔斧改革,加强中央集权。”
“随后征服朝鲜和漠南蒙古,解除后顾之忧,使北方实现大一统。”
“在位期间采纳汉族降官建议,确立“讲和明朝与自固之策”,重用汉将,削弱明朝实力,志在入关。”
“李自成知不知道这些?”朱元璋皱紧眉头,看向关外统一的政权,有些忧心忡忡。
李承德点了点头:“应该是知道,明朝的灭亡,有一部分的原因就是出自于后金。”
“既然他知道,为何这个蠢驴敢带兵去打驻守在山海关的..”一时不知道山海关,将领名字的朱元璋有些语塞。
还是旁边的李承德提醒道:“驻守山海关的将领,名叫吴三桂。”
“对,这个蠢驴怎么敢打吴三桂。”
“就他这种人,也配造反?”朱元璋语气十分不忿。
本该大好局面,一下子被这个蠢驴给搞的满盘皆输。
旁边的朱棣,看了一眼地图上标志的势力,便摇了摇头,“李自成这次攻打山海关,有去无回。”
“必败无疑!”
果然,能在历史留名的皇帝,确实厉害。
一眼就能知道,此战不能打。
李承德点了点头道:“朱棣叔,说的没错,李自成攻打山海关后,兵败如山倒!”
“先生。为什么?”还年少的朱瞻基在旁听得似是而非,颇有些不解。
李承德笑了笑,抚摸了一下朱瞻基脑袋讲道。
“是因为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