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书店:给朱元璋讲靖难之役

讲到这里。

李承德才慢慢显露出自己的野心。

自从他确认过。

面前的人乃是朱元璋,朱棣,朱瞻基。

三位在历朝历代都能排上号的帝王。

李承德脑海之中便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那就是改变朱家三位帝王的世界观,从而影响到大明王朝的国运。

为此。

李承德谋划了许久。

看书,了解历史档案。

甚至已经把早已还给老师的高中物理,化学,又拿起来重学了一遍。

所有的准备,为的就是今日。

他要让明朝的三位帝王明白一个道理。

世界的变化,超出他们的想象。

如果还墨守成规,抱着朕以海道可通外邦,故尝禁其往来,这种陈旧的想法。

那么。

就让他们明白。

落后就要挨打。

满狗,屠杀百姓,这个事情就接然而止了吗?

不可能。

历史的车轮,不会就此停住。

华夏将再次迎来比这个更黑暗,更荒诞,更令华夏之人难受的历史。

迎着朱家三位帝王不解的眼神。

李承德深深的叹口气,继续讲道。

“1662年,爱新觉罗·玄烨登基上位,年号康熙。”

“至此,华夏之地,全落入清朝手中。”

“清朝取而代之成为华夏王朝。”

“并开始着手编辑《明史》。”

这句话一出。

朱元璋胃里翻江倒海,属实是被恶心到了。

满狗,还想评价咱?

你也配?

这些满狗,懂什么叫做文字?

就连朱棣,朱瞻基,听到清朝开始编辑《明史》,同样心中大骂。

朕,岂能被这些满狗,评价此一生。

尤其是朱棣。

他已经想到这些满狗在史书上如何歪曲事实,把朕说的是天下第一窃国贼。

但朱家的三位帝王心中再不爽。

也于事无补。

朝代更替,修上朝的历史,则是自古以来便传承下来的事情。

朱元璋在位期间,推翻大元统治。

编修了《元史》。

而再往上,大元灭了宋国。

也紧接着修《宋史》。

二十四史之中,除了前面几本。

《史记》,《汉书》,《三国志》,这几本是个人编辑。

剩余的则全是朝堂主张编修。

既然是朝堂主导,那么历史就会变成随意让人打扮的小姑娘。

而谁第一个开了这个先河。

那便是搞玄武门事变的唐太宗李世民。

出于处理现实政治斗争以寻求身后皇权稳定,与恢复以“忠”“孝”为核心的儒家名教为核心理念,下诏重修《晋史》。

从这位仁兄开始。

史书就变了味道。

所以朱元璋,朱棣,朱瞻基,才会如此愤怒。

毕竟关系到要流芳百世,谁都不想让这些满狗,瞎几把乱写。

看着内心着急的三位朱家帝王,李承德笑了笑并没有告诉他们实情。

其实清朝入住中原后,还算像一点人。

修《明史》的时候。

除了明末时期的万历,崇祯,涉及到自己满清祖宗历史,比如说称臣纳贡,或者是四川屠杀归于张献忠,加了些许掩饰。

明初的历史。

还是修的比较客观。

甚至还美化了几个时期的皇帝。

但这些,李承德并不打算告知三位朱家帝王。

他装作没有看到三位想了解《明史》的迫切心思。

而是换了一个话题继续说道。

“就在康熙上位之初,荷兰的全球商业霸权已经牢固地建立起来。”

“这一时期,荷兰是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光是荷兰东印度公司就有15000个分支机构,贸易额占到全世界总贸易额的一半。”

“荷兰拥有1.5万艘船,占据全世界船只总数的四分之三,比英,法,德诸国船只的总数还多。”

“等一下!小友!”朱元璋听得有些似是而非,他询问道:“小友,你说的荷兰是哪个国家?”

还没等李承德解释。

只见一旁的朱瞻基自告奋勇道,“我知道,太祖爷爷。”

“先生所说的荷兰,应该是我们口中的‘红毛夷人’或者‘和兰人’,是不是先生。”

看到李承德点了点头,朱瞻基拿起桌子上的木杆,“先生,麻烦把‘坤舆万国全图’打开。”

“你用木杆敲一下墙壁即可。”

朱瞻基闻言有些好奇,学着李承德模样,在墙壁上轻敲了一下。

只见刚才屏幕上的大明江山社稷图,不断放大。

直到放大可容纳全世界。

屏幕中的画面才暂停。

朱瞻基凑近世界地图,很快就在一个犄角旮旯,找到了这个国家。

“太祖爷爷,就是这里。”

朱元璋走近一看,只是一个弹丸小国,不由的有些嗤之以鼻。

初听,这个国家拥有1.5万艘船,占据全世界船只总数的四分之三。

朱元璋吓了一跳。

还以为华夏旁边又兴起了一个大国。

一看地图。

屁大点地方。

瞬间没了兴趣的朱元璋,便回到了座位,闭目养神起来。

对于他来说,还是清朝编修的《明史》要来的重要一些。

而反观朱棣与朱瞻基,则跟朱元璋不太一样。

他们对荷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是能以如此小的国家,占领这么多地方,令朱棣有些好奇的同时,也敬佩不已。

“朕当年见过‘红毛夷人’,皮肤与我们不同,身材也高大了许多。”

“但当时,红毛夷人并没有这个时候强大。”

“他们主要是以贸易为主。”

“做生意虽然有些偷奸耍滑,但红毛夷人还是比较和善。”

和善?

李承德听到朱棣对荷兰人的评价,不由的抽动了一下嘴角。

那是因为当时咱们综合国力,是世界之最。

他们见了我们,根本就不敢露出獠牙。

你问问当时的天竺人,觉得荷兰人他们和善吗?

黄渤说过一句话,当你成功了身边都是好人。

这句话,套在一个国家身上。

也是如此。

李承德继续讲道。

“康熙二十六年,荷兰衰落,新兴的大不列颠,殖民帝国紧跟其后。”

“同年8月,艾萨克·牛顿在他的煌煌巨著《数学原理》中,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同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派遣6位传教士千里迢迢来到京城,为康熙带来了30箱科学仪器和书籍。”

听到一个荒蛮国家,给满清送去科学仪器和书籍。

朱元璋不由的哼了一声。

“也就是满狗看的上这些外邦蛮夷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