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书店:给朱元璋讲靖难之役

此物件一出。

朱瞻基立马张口道:“远镜?”

李承德见到朱瞻基能认出自己手中的望远镜,并没有什么惊讶。

明初时期,其实确实是有类似于现代的望远镜,名叫大明远镜。

乃郭守敬发明。

它采用凸透镜组合而成,可以将物体放大数十倍。

据史料记载,郭守敬望远镜的视野,可以观察到数百里之外的山峦和河流,大大超过了当时欧洲和阿拉伯国家的望远镜。

也因此,为何朱元璋,朱棣,朱瞻基,会如此不屑于外邦之物。

只因自家的东西太过遥遥领先。

李承德把手中的望远镜,递给了朱瞻基道:“此物虽是‘大明远镜’,但要多了许多功能。”

“这样。”李承德指了指右边门内,依然是黑漆漆的书店道:“你用这个去看书店里面,看能不能清楚看到一些什么。”

“啊?”朱瞻基皱紧眉头,望向摆放众多书籍的地方。

那里早已漆黑一片,用眼睛根本就看不清里面的景色。

先生竟然要让他用‘大明远镜’看书店内的景色。

怎么可能。

这个东西他知道,只有白天有用,到了夜晚,便无用。

但听着李承德如此笃定的话语,朱瞻基将信将疑的戴上望远镜,向书店看去。

只见眼前出现一片绿光,本该黑漆漆的书店,顿时清晰透彻。

他竟然能看到书架上书本的标题。

这一发现,着实把朱瞻基惊到了。

他不敢相信的把望远镜摘下来,那刚才本该清晰透彻的书店,再次回到了黑漆漆的样子。

朱瞻基不信邪,又戴上,又摘下,又戴上,经过几次验证。

他终于相信,此物乃神迹。

“啪!”

还想再试一试的朱瞻基,很不幸,他的体验到此结束。

只见朱棣与朱元璋早已拿过望远镜,向书店内望去。

同样的场景。

就这样出现在朱棣,与朱元璋身上。

他们无不惊叹于此物的神奇。

瞬间。

朱棣与朱元璋相互对视了一眼。

都立马想到,如果此物运用到战场之上。

那将是对敌人是一种什么样的灾难。

战场瞬息万变,每一个时辰都极其重要。

尤其是夜晚对战。

如果用此物,在夜晚观看敌情,侦查,寻找敌军主帅。

那将是一劳永逸。

“这东西,简直是老天降下来的神器啊。”

“不是老天爷,是科学的力量。”李承德指出了朱元璋与朱棣言语上的错误。

随后

他拍了拍旁边的反射望远镜,“能用这个,看到冰蟾。”

“是在康熙年间,提倡万有引力和三大运动定律的牛顿,所发明。”

“还有,我刚才问朱瞻基,为何水杯会掉落在地面,而不会升到空中,这个问题,他在万有引力这篇文章中有对应的解释。”

“至于你们手中可以在黑夜里看清事物的望远镜。”

“则是采用了光线增强器。”

“而这套理论,是由一个叫做约瑟夫·斯旺的大不列颠人,研究出来的。”

“哦,对了,刚才我们在会议室用投影仪,观看大明江山社稷图。”

“采用了凸透镜成像的原理。”

“发明人伽利略。”

“出生于明世宗嘉靖四十三年,”

“也就是明朝第十一位皇帝明世宗朱厚熜时期。”

“什么?”

听到全是外邦人所发明的东西。

朱家三人瞬间感觉自己的世界观,崩塌了。

我朝向来以天朝著称。

位于世界之最,乃地大物国,人杰地灵,包罗万象。

这些鬼斧神工的东西,既然不是我朝人发明。

而是那些出生于莽荒之地,饮血食肉,未开化的外邦人发明的东西。

瞬间。

三人觉得整个人都不好了。

这已经不单单是愤怒的问题。

而是一种世界观的崩塌。

其实这三位的心理状态,现代人并不是十分理解。

主要还是当时古代人生活的环境之中。

其实看世界地图就能明白。

华夏之地不管是地形,气候,河流湖泊,自然资源,足矣自给自足。

再加上,出现一个秦朝这个五代贤明君主的狠人国家。

使华夏大地,进行了统一。

这加强了中央集权,使华夏之地,成为世界上最强的国家没有之一。

而这老大,一当就是几千年。

在这几千年之中,我们农业,经济,政治,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使那些还处于,穿着兽皮,拿着骨做成的箭羽,饮血食肉,毫无道德伦理的外邦人,只有遥望的份。

但没成想。

世界版本更新了。

从1.0,更新了2.0。

这就让足以自给自足的华夏之人,没有反应过来。

再加上后期满清,这个外族人入住中原,根本就没想过在自己统治下让这些华夏之人好过。

所以便一步没跟上,步步没跟上。

造成了华夏近代史上,一百多年的屈辱。

而李承德现在要做的事情,就是让朱家三位帝王明白,世界已经发生改变。

我们必须跑着进入世界2.0版本。

这个老大,我们做了几千年,已经习惯了。

习惯到。

不当这个老大,就浑身不自在。

还有一点,

是李承德自己一个恶趣味。

那就是今年。

他英语四级没有过。

“先生,难道我们华夏之人,已不如外邦人了吗?”

朱瞻基突如其来的话语,让李承德一惊。

看着朱瞻基紧绷着的小脸,以及早已红透的眼眶,可想而知他是做了多久的心理建设,才说出这句话。

小孩子最容易接受已改变的世界观。

但这也有一个问题。

那就是容易钻牛角尖,会很固执的一条道走到黑。

李承德抚摸了一下朱瞻基的脑袋道:“你这话是错误的观点。”

“你不用这么妄自菲薄。”

“华夏乃世界上最好的国家。”

“君不见,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乎。”

“我们造出火药的时候,他们外邦人在干嘛?在饮血食生肉。”

“对!”朱元璋在旁边连忙符合道:“小友说的对。”

“这些只是‘奇技淫巧’的东西,不值得你妄自菲薄。”

“你身为一国的储君,这种思想十分危险。”

“从今日起,咱要立一个祖训。”

“凡是这种‘奇技淫巧’的东西,乃扰人心智,使人玩物丧志,不予宫内出现。”

“并封海,不予外界来往。”

“额!”李承德有些不可置信的望着一脸严肃的朱元璋。

老头,你能不能等我把下半句说完啊。

朱元璋就像是一个封建的大家长一样。

看到任何超出他自我认知的东西。

并没有去迎合。

相反。

他会选择闭上眼睛,无视掉。

这种奇葩的脑回路,历史上一共有两个人。

一个是朱元璋。

他的主张是,朕以海道可通外邦,故尝禁其往来。

也就是禁海。

而第二位在朱元璋的基础上,来一个更狠的。

那就是闭关锁国,此人名叫爱新觉罗·弘历,年号乾隆。

行,你说这些玩意是‘奇技淫巧’的东西。

好!

那我给你讲点不一样的东西。

让你听一听什么叫做金本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