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书店:给朱元璋讲靖难之役

“承德你真能解决这个问题?”

刚才还有些恼羞成怒的朱棣,立马跑到李承德面前,神色颇有些急不可待。

朱棣不是没有想过解决这个事情。

但他想做的事情太多。

导致朝堂国库一直亏损,才会发了疯的当永乐印钞机。

这个事情一直持续到永乐晚期,眼瞅着自己伟大事业步入结尾,貌似有些幡然醒悟的朱棣,才随着历史上一名叫做夏原吉的官员说明滥发宝钞的后果,最后顺坡下驴,让宝钞的价格与食盐相挂钩,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宝钞的贬值势头。

既完成了自己的伟大事业,又能缓解宝钞的贬值势头。

当时的朱棣肯定觉得自己很聪明。

但俗话说的好,天下最贵的东西,都是免费的。

虽然最后做出了些许的补救,但此时,朱棣得到的东西永远要比他失去的要多得多。

李承德盯着朱棣满怀期望的眼神,从嘴中吐出两个字。

“白银!”

“宝钞与白银挂钩!”

“啊?就这?”朱棣颇有些失落。

他还以为李承德会给他讲什么惊为天人的解决办法。

到最后,竟然是宝钞与白银挂钩。

这不是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吗?

就连旁边的朱瞻基都有些觉得李承德想的有些过于简单,于是连忙解释道:“先生您有所不知啊。”

“中原历经元朝战乱,本朝银两并没有多少。”

“据元史记载,光从元朝外流出的白银数目可能高达到2-3亿两之多。”

“这导致明初的白银储备大为降低。”

“明初的白银年产量仅为30万两左右,到了我爷爷朱棣,也就是永乐年间,每年白银产量也只不过只有大约26万两左右,难以维系朝廷庞大的经济运作。”

“你说的没错。”李承德点了点头道:“但我要阐明自己的观点。”

“第一,白银作为货币储备有其显著优点,即耐腐蚀易保存、质地便于切割铸造、比铜要稳定,而且银两入国库十分好计算。”

“虽然此特性,金子也有,但自汉朝奢靡下葬之风盛行,金子的储备远远比不上银子。”

“先生,这你说的我们都知道啊。”朱瞻基看着李承德依旧有些执迷不悟,便好心解释道:“但大明根本就没有那么多银两,作为朝廷庞大的经济运作。”

李承德微微一笑道:“大明没有,不代表别的地方没有。”

“嗯?”

这句话一出朱家三人,瞬间打开了一个新思路。

对啊。

自己没有,咱们可以抢别人家的啊。

但兴奋只是一时,随后他们就蔫了。

只因为银矿哪有那么好找。

即便费尽心思打到人家,家门口。

结果推开门一看。

他妈的,穷的连耗子都哭着走出来。

这不是白干一场。

到时候,人力,物力的投资,怎么办?

弄不好就亡国了。

风险太大,投资成本太多,这个买卖不好做啊。

看着有些萎靡不振的朱家三人,李承德叫了一旁的朱瞻基道:“去把我答应送给你们的坤舆万国全图,连同纸箱一起抱过来。”

“哦,好。”朱瞻基连忙答应下来,便一溜烟的跑了出去。

不一会。

一个遮盖住朱瞻基半张脸的纸箱子,便被抱到了会议室。

“先生,这里面什么东西啊,怎么如此沉重。”

朱瞻基小脸憋着通红,气喘吁吁的把纸箱子放到了桌子上。

李承德摸了摸朱瞻基的脑袋道:“当然承重,因为里面装的是,大明的国运。”

“国运?”

听到国运二字,朱元璋与朱棣眼神之中透露出不解。

“就这个箱子里面的东西,也敢称是大明的国运?”

面对两位帝王的质疑,李承德微笑的拍了拍面前的纸箱子道:“回归刚才的问题,白银的好处大家众所周知。”

“但是究其根本,其实问题就在于一个。”

“白银不足。”

“小友,你这不是废话吗?”

已经没有多少耐心的朱元璋,立马反驳道。

“但是如果我告诉你们。”李承德若有所思道:“就在距离大明不远处,储藏着将在未来几百年内占全世界三分之一白银产量的高品质超大银矿呢?”

“不可能!”

“绝对不可能!”

朱元璋一听这话立马反驳道:“小友你太小看天下人了,白银最早拿来当货币乃是西汉时期,名叫‘蚁鼻钱’。”

“而发扬光大的乃是唐朝,把白银作为流通和支付的货币使用。”

“历经一千多年,华夏之人早已把周边所有地方都探勘过。”

“怎么可能有你说的能在大明周边,储藏着超大银矿呢。”

“你要说海里面,咱可能有那么一点相信。”

“对咯,就是海里面,呸,是海对面。”李承德从面前的箱子拿出一卷地图。

将要打开之际。

李承德慎重的看了一眼面前的朱家三人道:“接下来我要说的事情,关系到大明。”

“不,是关系到整个华夏族群未来的发展。”

“因为此地,技术达标的话,—年能产出高达一千多万两,能连续产数百年的银矿。”

此话一出。

空间陷入一片寂静。

这个消息来得太过劲爆,简直震碎众人的三观。

八百万两是一个什么概念。

洪武与永乐两朝一年的税收大约2000万石稻米,麦子470万石,换成白银才不过7百万两。

如果是真的能有一年能产出一千多万两的银矿。

别说是海对面。

就是海里面,也未尝不可一试。

这个时候的朱元璋与朱棣,看李承德的眼神都不对了。

这还是人吗?

简直是财神爷啊。

如果这个消息属实。

咱一定要下道指令,把小友归于神位,给供起来。

正要展开地图的李承德,显然不知道自己的身份马上要从谪仙人,变成财神爷了。

他手指刚放到一条如蛆虫一样的地方。

朱元璋与朱棣立马眼神之中闪过一丝贪婪。

原来是这个令人作呕的国家。

好。

新账旧账一起算!

倭寇洗干脖子等着迎接王师。

刚才也说了风险太大的买卖,大家都不愿意干。

但现在有人给你指明了方向,明确告诉你,这家有钱,而且还不是一般的有钱。

那结果就不太一样了。

中国有句古话。

挡人财路,如杀人父母。

想必非常爱学习中华文化的他们,应该能够理解。

一旁还算清醒的朱瞻基,皱紧眉头,想说但不知为何,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而李承德发现了朱瞻基的异常,有些疑惑的看了一眼道:“怎么了?”

“你有什么问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