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书店:给朱元璋讲靖难之役
“不对啊先生。”
朱瞻基沉吟了片刻道:“我爷爷朱棣采用的‘和平削藩’,这跟朱家人才凋零又有什么关系呢?”
“怎么没有关系?”李承德笑眯眯的看着旁边极力推崇自己政策多么好的朱棣。
“要想实现‘和平削藩’,请问该如何进行呢?”
随着这道问题的抛出。
朱元璋与朱瞻基,望向朱棣。
朱棣轻咳了一声道:“不听朝廷管束、威胁到皇权的藩王则坚决削去爵位,对没有危及皇权的藩王,则放宽容忍度,进行优待,至于中间态度摇摆不定,则采用敲打,如辽王朱植、代王朱桂、岷王朱楩等藩王,必须削夺其护卫,削弱其实力。”
说了这么多,总结一句话。
左手棍棒,右手糖果。
谁都不是傻子。
越往后,想要糖果的人就多了起来。
说完!
朱棣一脸傲娇的望向李承德。
他这个政策可不是像建文一样,随便听几个酸儒,然后瞎几把乱搞,就开始削藩。
从朱棣决定开始削藩起。
他就没日没夜与大臣讨论这个事情。
最终采用和平削藩,迁都,利用京城的特殊地位,采用吸纳人口,重新建立起大明的防御体系。
并且,在完成迁都之后。
他朱棣,要让那些异族知道。
不是大明离异族太近,而是异族离我大明太近!
寇可往,朕亦可往!
犁其庭!扫其穴!
朕要为大明永绝后患!
正在激情澎湃,幻想成为千古一帝的朱棣,便听到李承德道。
“朱棣叔,你错就错在,对那些藩王宽容忍度,进行优待。”
“嗯?”听到这话,一旁的朱元璋则不愿意了,“小友,你这句话咱就不爱听了。”
“大明江山是咱打下来的。”
“老四对藩王进行优待怎么了?”
“难道还把他们全杀了不成。”
李承德跟着几个朱家帝王混了这么久。
早就对朱元璋吹胡子瞪眼的表情,没有任何的心理波动。
无视掉朱元璋的愤怒,李承德喝了一口水接着说道:“那么,我请问老爷子一个问题。”
“既然要安抚诸藩乖乖交出兵权,去当太平王爷,那么一定要在原有俸禄上予以补偿吧?”
“按大明的制度,最高的亲王一年一万石,最低的奉国中尉也有二百石。”
要知道除了固定的俸禄,亲王、郡王另外还有各种补贴,如锦、纱、罗,绢、绵,盐,茶等。
而朝廷各级官员的工资标准,就是正一品宰相,年俸也不过1000石;一个正七品的小官,只有90石。和亲王一比,还不及零头。
“那又怎么样?”朱元璋瞪着牛眼,语气十分不善道:“就这么几十藩王、郡王、镇国将军而已。”
“咱大明王朝,还愁养活不起吗?”
听到朱元璋无知的话语。
李承德脑仁疼,无奈的招了招手道:“朱瞻基何在?”
“先生,我在!”朱瞻基立马窜到了李承德旁边询问道:“先生何事?”
“考验你算术的成果到了。”
“朱瞻基,假设你未来生两个孩子。”
“这么少吗?”朱瞻基愣了一下,提出自己的疑问。
“多了怕你算不过来。”
“哦,好吧!”
李承德指了指朱瞻基,冲朱元璋,朱棣道:“现在我们做一个算术题,假设朱瞻基这一脉未来生两个孩子。”
“他两个孩子各生两个。”
“现在有几个?”
朱瞻基立马抢答道:“四个。”
“嗯。”李承德点了点头道:“那么四个孩子再各生两个呢?”
“八个!”
“那八个之后呢?”
“来你们告诉我,大明要传多少代?每个皇帝只生这两个儿子吗?”
“或者说,其他藩王以后在封地里待着没事干,他们不会天天造娃吗?”
这一问,直接把朱棣与朱元璋问懵了。
卧槽!
当时想这个政策怎么没有想到这个事情呢?
朱棣一拍大腿,看向朱元璋。
早在明太祖朱元璋时期,其实宗室供养早就算计好了,爵位每过一代就降级,亲王除嫡子外诸子为郡王,然后是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一直到奉国中尉就不再降了。
朱棣想当然地以为,自己那定下了大明万世制度的老爹朱元璋,在宗室俸禄上算的肯定是不会错的,所以也没有细想就打算以提高俸禄为条件,换取诸藩的兵权。
可看着就只是朱瞻基一脉。
一会功夫便从两个一直发展到几万人。
这一下,朱棣不淡定了。
就算他不给诸藩加钱,就算是按现在的宗室俸禄计算,只需要八九代人,宗室俸禄就会彻底压垮大明财政!
大明一年岁入,不养官,不养兵,都不够养这些上百万头跟猪一样不事生产的宗室!
这大明以后的日子还有好吗?
朱棣与朱元璋越想越恐怖,这好不容易从李承德口中知道,倭寇那边有巨大的银矿。
还想用这笔钱,成就汉唐盛世呢。
结果!
这钱都还没进入朝堂,就已经被这几百万头猪给吃掉了。
不行,不行。
“这个政策,咱要改。”朱元璋着急的背着手,在屋内转圈道:“一定要改。”
“咱的大明王朝,可不能因为这几百万头猪,给吃没了。”
一旁的朱棣也在旁边附和道:“确实是我想的不周到了。”
“儿臣以为,只要威逼利诱,就会一劳永逸的消灭历史上曾有过的‘八王之乱’,并且加强朝堂的掌控力。”
“但没曾想差点害了大明王朝。”
“确实是儿臣的错误。”
“有些想当然了。”
朱元璋一脚就踹向朱棣,“你也知道。”
“刚才小友指出你这个政策不对的时候。”
“你还一副洋洋得意的表情。”
“现在,你再给咱露出这个表情,咱看看啊。”
“不要以为你从藩王,做到了皇帝,就觉得自己是古今天下第一人。”
“人啊,要有一些敬畏之心,知道了吗?”
“还不赶紧给小友道歉。”
朱棣被朱元璋毫无征兆的,劈头盖脸就是一顿骂,心中埋怨道。
明明是你刚才质疑声最大。
还对李承德吹胡子瞪眼,发脾气。
现在,自己想不出解决方法,就怨我。
朱棣心中骂骂咧咧,但这个时候他也知道,必须要找一个台阶给朱元璋下。
不然。
迎接他的就不是一脚的问题。
而是关系到大明王朝的国祚。
朱棣一脸悔恨,朝李承德道:“对不起,承德。”
“刚才多有冒犯,请你原谅。”
“朱棣叔,大可不必如此。”李承德连忙摆手道:“其实解决藩王的问题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