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园别样红

寿宴中,所有的小字辈都向太公做了道贺,百岁老人开心的不得了。

席中,林煊表弟许菁很好奇的问太公:“太公,你为什么把咱们家的饭店名字叫做碧红,能说说么”。这个时候,最小的表妹周碧也跟着说“太公,讲讲吧,我的名字,对了,名字里面也带着碧字”。

太公微微动了动嘴,笑着轻轻的说:“孩子们,你们要记住,落叶归根。“此时,,太公沉浸在满满的回忆中……。

落叶归根,这个飘落的落叶,从走出家乡的那年开始,直到安居在后来的络绎市,确实没有回去过,没有回到过那个美丽的西子湖畔,美丽的天堂。

太公沈万里1931年出生在天堂杭州西子湖畔,靠近北山街的龙游路,离西湖只需要走过去十分钟。如今的龙游路已经遍布餐饮、宾馆,商业发达,人来人往。

为了响应国家的建设,在1968年国家号召下作为“三线”战略的一部分,举家来到了络绎市,也称车市。

络绎市之所以叫做络绎,就是取自络绎不绝的意思,这个城市没有多出别的,就是到处可见的是汽车。汽车车水马龙,络绎不绝,因此又称它为车市。BJ,中国的首都,政治文化中心;上海,中国的经济中心,号称魔都,而车市称号应该是属于络绎市“车都”。

这个城市很小,在络绎安家,一呆就是22年,直到太公花甲之年后才离开了络绎市。在络绎的22年里面,经历了无数的风风雨雨,据外婆和大姨姥他们后来回忆,太公一直是家里的向日葵和顶梁柱,在单位里是骨干。从计划经济时代到市场经济时期,络绎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也在变化中成长,太公整个青春献给了络绎市,总算熬到了退休的时候,解放了,不用再拼命地为了沈家,为了儿女工作,享受清福地时候到了。每当想到退休后做什么,太公一点头绪都没有。也不知道是什么萌生他地一时之念,在退休当年,打开了沈家历史上地先河,做起了生意。沈家从过去直到太公这一代家里没有人做生意,也不去想着做,都是本本分分地从事企业里、工厂里地工作。开饭店可不容易,除了本钱投入,还要有眼光,抓住机遇,饭店形形色色,开什么样的饭店才能赚钱呢?太公其实没有谱。那个时候人们把这种经商的也叫“下海”,太公从来没有尝试过。

退休的时候算不算人生的转折期呢?很多人认为退休了就不要再想着工作,早点享受天伦之乐,对于太公的确处在了人生的重要时刻,他很想开个饭店,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太公始终忘不了那个生养他的土地,一个被大家公认的文化、旅游城市。“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就是西子湖畔的那座美丽的天堂。太公小的时候的依稀记忆以及在电视媒体的相关家乡报道时刻在脑海中翻来覆去的,这一切给了太公灵感。他正在酝酿着如何在络绎市开一个饭店,饭店就是要将家乡的杭帮菜,家乡的那一口小时候的味道发扬光大,也让世人去了解,更加喜爱天堂的美食。

九十年代初,太公的亲家公,也就是萧建国,我的太爷爷,还有大表舅的爷爷周耀根,三人终于合伙开办饭店,他们最初定义为“职工之家大饭堂,主要满足广大的厂里的职工们的需求。

萧建国那年55岁,周耀跟那年58岁,两位祖籍宁波,可以说三个浙江人走上了一条经商之路,无论前途多么困难,都是要坚持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