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班的凤凰

昆明的夜晚,夜色中的这座城市,少了白天的喧嚣,多了一份宁静的美。月光洒在静静的江面上,映照出城市的倒影,如诗如画的美。城市里到处都是灯火通明一片。在一家热闹的盛海楼酒店里,蒋孝武、瀚仁、辛儿、范楚楚四人围桌欢庆而聚。然而当这四个风华正茂的年轻人遇到一起时,一场不幸的灾场正慢慢向他们靠拢而来。

蒋孝武举起酒杯说道:“今天是我们最高兴的一天,老天安排了我和辛儿,瀚仁又到了一起,这里虽然不是卧龙坡,但只要有我们兄妹三人在一起,哪里都是卧龙坡”。

瀚仁站起身来举着酒杯也随声附和说道:“孝武哥说的对啊,以后昆明就是我们继续生存的卧龙坡,今天的菜品都是我给你们点的。我给你们介绍一下昆明的特色菜啊,保证你们都爱吃。这道菜是云南破酥鱼,云南饵块,宜良烧鸭,昆明饵块鸡,玫瑰米凉虾,黄焖黑山羊,,鸽胸佐花椒汁,法国鹅肝佐红酒汁”,我总陪董事长在外面应酬,所以这些菜名我都记住了”…。这一番热情的讲解正是:人之患,在于好为人师。大多数人喜欢在别人面前,显示自己懂得比别人多,炫耀自己的学识,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道德经有言:“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真正聪明的人往往少言寡语,而那些喜欢夸夸其谈的人,反而暴露了自己的浅薄。

辛儿终于忍不住笑出了声说道:“孝武哥,瀚仁你俩可别开玩笑了,要不一会孝武哥你俩找地方打几捆柴去吧”……。

范楚楚坐在桌边突然觉的好不自在,因为她找不到能说话的时机。她觉得自己在这里好像就是多余的一个人…。此心犹如:满座衣冠犹胜雪,更无一人是知音。

夜已深,酒店里的客人都已散去,只有这一张桌的客人还在热闹尽兴着。酒桌上的孝武站起身来动筷夹起一块热腾腾的南瓜饼送到辛儿的餐碟中说道:“辛儿,你快吃啊,想当年在卧龙坡上我们吃锅贴大饼子那真叫一个香啊”。他随后又夹起一块南瓜饼送到范楚楚的餐碟中并说道:“楚楚,谢谢你这么久把辛儿当妹妹一样对待”…。道德经有言:“五味令人口爽”。不要贪图感官享受,以免最终丧失本性。摒弃外在的诱惑,保持内心的纯净和本真。

范楚楚回笑打趣说道:“谢谢了!我也很感动辛儿能有你这样的好哥哥,我都快吃醋了呢”。

瀚仁一旁又插话说道:“楚楚,你知道我孝武哥最大的优点是什么吗?是责任心!在辛儿面前,我们同样都是哥,但是对辛儿的照顾,孝武哥比我强很多很多”……。

蒋孝武坐在桌边听到这些话摇了摇头淡然一笑在也无语,在那朦胧的醉意中,他突然想到了阁叔,想到了阁叔那样执著对失散了二十年妻儿不离不弃的坚持寻找,那才是一种真正的责任心。他的眼前突然又闪过卧龙坡上紫嫣的身影,他在醉意中不知这份责任心和她又怎么解释……。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夜已深,四个年轻人相继而离桌。范楚楚说在这里等会干娘在走,她微笑着朝向离开桌的蒋孝武点了一下头又落座下来。

瀚仁回头看了楚楚一眼便说道:“楚楚,我先送孝武哥,马上回来啊”。只见辛儿搀扶着醉意的孝武哥回头朝向范楚楚说道:“楚楚姐,那我就不陪你等董事长了啊”。

范楚楚回笑说道:“辛儿,你们兄妹情深一场,何况又是多年不见了,好好陪你哥吧”。范楚楚望着兄妹三人相继下楼的身影,她坐在那里自己又倒满了一杯酒,抬头便饮下…。道德经有言:“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要懂的摆正自己的位置。面对复杂的社会时,既要明白是非黑白,又要保持暗昧混沌的态度,不轻易表态,以免卷入纷争,保持内心的宁静和清明。

瀚仁送走孝武哥下楼后又急匆返回到了楼上,他奔到桌前一手夺下楚楚手中的酒杯说道:“楚楚!你不能在这样喝了,会伤身体啊”。

范楚楚抬头看着桌旁而站的瀚仁醉意浓浓的说道:“瀚仁,我要吃那块松糕。你把它夹给我”。瀚仁言听计从的连夹了两块松糕放在楚楚身前的餐碟里,范楚楚看着那两块松糕心道:“蒋孝武!有什么大不了的,不就是一块南瓜饼吗!你却先夹给辛儿吃,还从来没有人这样对过我!”。只见她拿起桌上的餐刀叉起一块松糕却没有吃,而是接连叉碎在桌上……。范楚楚的心此刻掉入了非我独爱的漩涡里:本应游走于尘世之外,却因你而入红尘,从此,人间烟火,山河远阔,无一是你,无一不是你,而我心嫉妒,如饮鸩止渴。

瀚仁看到不解小心翼翼的说道:“楚楚,你这是为啥呀!你不开心吗?”。

范楚楚低着头气极败坏的说道:“我这会儿又不想吃了,叉碎谁也别想吃”。她在这一刻自己心中明白:“她已经不知不觉的爱上了蒋孝武,她不愿看到辛儿和蒋孝武那过份的亲热劲儿,尤其是蒋孝武对辛儿的句句关心,这似乎超越了他们兄妹之情的关系,何况他们又不是亲生兄妹,她觉的这种嫉妒没有过错”。瀚仁站在一旁看着性情多变的楚楚一时尴尬无语。

一个月后,健身广场俱乐部。蒋孝武已经把辛儿接到了他的俱乐部。一是出于兄长对妹妹的关怀,二是他不想在让辛儿在酒店里辛苦的劳作不休。他经营的健身俱乐部此时也日渐兴隆,自从辛儿帮他尽心尽力打理一切财务管理着日常事物。蒋孝武自然也轻松了许多。然而在五星级酒店里的范楚楚却坐不安稳了,她眼睁睁看着辛儿又回到了蒋孝武的身边。从此后她去健身俱乐部的次数也就更加频繁了……。情丝万缕随风舞,少女奔忙为君途。

第 16章结尾语:

世界是一面镜子:你遭遇的一切,都是为你而来,量身定制的!观自在,世界和他人是一面镜子。你三维世界体验到的感受,是源于你内潜意识的呈现。你有什么样的思想,就会创造出什么样的世界,这个世界只属于你,别人无法感同身受。外部世界的呈现,就像一面镜子,他会如实的呈现你的内在世界!这个世界上,最难认识的东西是自己!我们自以为很了解自己,其实我们最不了解的就是自己。因为自己很难看见自己,更难看清自己!我们只有释放一些东西出去,然后再反弹回来,被我们感知到,这时候才能看清自己。此刻心已懂、不防走入红尘看看?真正的修行不是在深山老林中寻找,而是在红尘喧嚣中醒来,红尘炼心,炼的是出离之心、慈悲之心、清净之心;事上磨练,磨的是执着之心、分别之心、自私之心。阳明先生有言:“吾儒养心,未尝离却事物,只顺其天则自然,就是功夫。”人生处处是修行的道场,工作有工作之道,婚姻有婚姻之道,朋友有朋友之道。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真正的修行之道,不是让你远离红尘喧嚣,避开车水马龙,而是让你在心中修篱种菊,遇见悠然南山。真正的关系是分离,而不是在一起。万物为我所用,不为我所有,当你真的从沉睡中醒来,你就发现,全世界都是我的,整个世界又是空的。要想真正的彻底解脱,就必须在红尘当中,把你遇到的每一人事物境,你都要做到绝对臣服接纳,停止抗拒和阻碍。就是无论外面发生什么,我都欣然地接受。红尘炼心,你要练到让自己厌恶的人,不再厌恶,甚至是欣赏;练到自己痛恨的人,不再痛恨,甚至是感恩;练到自己逃避的事情,不再逃避,甚至是喜欢。练到看任何事情,都是平静喜悦的,不带评判不带分别,没有好坏对错,没有高低贵贱。练到那怕明天是世界末日,今夜我也要在院中种满莲花,没有任何的恐惧和挂碍。这是一场自我的革命,是自己反对自己,自己拿起屠刀凌迟自己的过程,是“有我”走向“无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要反复地把自己伤口暴露出来,接受风吹日晒,这些疼痛会铺天盖地而来,这是没法省略的环节。刀刀文殊剑,砍向自己身,这需要莫大的勇气和耐心,所以真正修行的人被称为大丈夫,因为这需要足够大的能力,耐力,毅力和决心。道德经有言:“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人生一世不过这三种境界。上士闻道,勤而行之”:有悟性的人听说“道”后深信不已,而且没有一点疑惑,它就是这么回事,并且勤勤恳恳、坚持不懈的去习练它、运用它。“中士闻道,若存若忘”:悟性不高的人听说“道”则有时将它放在心上,有时却忘得无影无踪.并且相信它和怀疑他的存在各占一半,也就是半信半疑.既不全信又有些信,既不否定又心怀一定的疑问。“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完全没有悟性的人,一听说“道”就大笑不止,认为荒诞不稽.之所以大笑,表现出鄙视、讥笑的语态,持完全否定的态度。因为“道”论理高深,本来就难以理解.如果人人都那么轻易的能够理解的话,那就不足以称之为“道”了.所以“不笑,不足以为道”。只是年龄、文化、修养、兴趣、爱好、悟性的不同,对“道”的认识、理解有着不同程度的差异而已.也不足为奇,实属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