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道独尊
时光荏苒,孟涌已经六岁了,六岁在城里来说大概是读幼儿园大班或者一年级的年级,但是对于出生在云贵高原农村的他来说,六岁是快乐、搞笑和富足的,也比城里儿童千篇一律坐在一起接受同一事物要特别和有意义的多。
六岁在农村虽说干不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儿,但是对一个爱动手动脑的男孩子来说那就有趣的多了。哪怕帮不了爸爸妈妈做事,但是可以自由自在地做自己想做的任何事情。真正的自由是每一个童年时光的孩子最宝贵的礼物,那就是做他们自己最想做的事情,哪怕是玩泥巴,滑坡坡,打沙包,做风车,做玩具……童年可以拥有和享受的快乐简直不要太美好!
在农村,父母一般忙于农活,孩子们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偶尔也会在某一棵不知名的大树下吵上一架,或是撕大起来,但都不是什么大事儿。
六岁的孟涌也一如既往地和玩伴们到一棵长在斜坡上的板栗树下那里去爬到最上面,用纸壳或是橡胶水壶的皮垫在屁股下,在金色的阳光下从红色细泥和灰黄色小石头上面压着滑过,从坡顶到那棵板栗树脚下卷起一阵阵快乐的黄烟,那哪里是烟,是泥巴和灰尘被风吹起罢了。就这样,只要是晴天,孟涌就不知道和那几个儿时的玩伴在那片泥巴坡上爬上爬下坐上那一片橡胶制品滑过多少次的坡坡。如果滑雪选手的最高荣誉是夺冠和金牌,那孟涌和孩子们的最高荣誉就是那西斜的阳光下那一缕泛黄的泥烟和不厌其烦爬上爬下的身影。此时此刻,快乐就是他们最好的荣耀。
晴天滑泥巴坡,雨天就把鞋脱了,小跑一段冲起来在打滑的泥巴路上面用脚板滑旱冰,还好泥里没有玻璃碴子,孟涌小时候的脚没被划伤过,不然有的一顿打。
九几年,贵州的农村还是穷的电都没怎么通的那种,不过在孟涌的记忆里,他已经从录音机听当时的流行歌曲到看风一刮机顶盒就会有雪花的品质里开始看电视剧了,他的待遇已经算是不错的了。那时候还没有自来水,家家户户都有一个或者两个从集市上买的橡胶制的水壶,去一个叫做“杨家沟”或者是“大水井”的地方背水喝。孟涌也是去这两个地方背过水喝的,他从小水壶开水背,一个红色的水瓢顶在头上是许多人的标配。水壶一不小心在歇气的时候往往会被尖锐的石头扎破,或者盖子没有裹上一层塑料薄膜而流出水来,到家时水已经流了一些,裤脚已经湿了两只。
水已经背过无数次,从小水壶到后来能装五十斤的那种大水壶,他都背过。雪天和晴天垫在泥沙子上和雪上面滑着玩儿的工具就来自这些被石头扎个洞而寿终正寝的水壶,只不过它们在孩子们顽劣的性格下,又重新在黄泥巴和皑皑白雪上面获得了速度与重生。
冬天,孩子们都是不带会冷的。起床第一件事看门口地上有没有雪,第二件事悄悄拿工具出去滑雪,第三件事躲着玩,别让爸爸妈妈看见,第四件事重复爬坡重复滑雪,直到雪被滑到融化,第五件事直到妈妈喊着名字叫吃饭,再把“玩具”偷偷藏到杉树旁边的玉米秸秆堆里再回家吃饭,以便明天路上重新堆满了雪再接着玩。别管脚冷不冷,也别管鞋子湿不湿、滑破了几个洞。
如果,一个生活在农村的孩子就这些快乐的话,那也就不值一谈了。
夏末秋初这段时间,一般都是核桃成熟的季节。妈妈在柴火边蒸着玉米面做的苞谷饭,而孟涌则趁着大风拿了一个口袋去核桃树下捡核桃去了。绿色草丛里总要伸脚去踩一下看有没有剥壳的核桃,以便拿回去做一个简单的小玩具。就这样趁着前一晚的大风和大雨,孟涌不知道多少次出过门捡过核桃,六七岁的他快乐总是那样简单:获得原始材料,动手加工制造玩具或者快乐。这就像是成年以后的他,获得原始资金,他就能利用自己的热爱(股市)和强大的动手学习能力撬动整个股市甚至是金融市场,有点夸张了,但是实力确实如此。
在核桃树下听着雨滴落下和核桃一起落下的声音,孟涌是激动和享受的。听着呼呼的大风帮他刮落核桃,他更是高兴得暗自惊喜的。一幅秋雨拾核图跃然纸上,跑到家第一要紧的是把战果装到竹子编成的提篮里,然后就开始选核桃顶部纹路好看的那种核桃来做玩具上面会转的那一部分。孩子们大多都会做这种两个核桃做成的玩具,而且几乎个个手艺很精。从这上面可以看出,接受专门的教育固然重要,但是违背天性和热爱的教条主义只会让孩子失去创造性和创造力。这和大多数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长大后进厂打螺丝或是上工地打混凝土和搬砖是有一定关系的,当然环境和家庭经济条件以及个人认知也占去了一个人成才条件的四分之三。
能在众多核桃中找到既小又圆,还有四条棱的那种核桃是最完美的了。因为上面的那个核桃太大、太扁、或者太长都会导致它不容易转起来。两条棱的核桃一般是扁长的,四条棱的一般就是很圆润的,术业有专攻,孩子们在这方面已经是名副其实的大师了,包括孟涌也是大师,而且是大师中的大师。
这种玩具一般是把下面一个核桃选一个圆一点但是比上面一个大一点的做肚子,然后把火钩(一根弯的铁丝,农村用来钩柴火和碳灰用)放进妈妈蒸着饭的火炉里烧红,再把烧红的火钩对准已经拿到磨石上洒水把上面的尖头和侧面磨平了的大核桃烫一个洞,接下来用细铁丝或是竹子枝把核桃里面掏空,接着再从上往上再烫一个洞,方便放中间转动的那根轴。
在做完上述这些步骤之后就可以找一根圆一点的竹子枝,用镰刀削尖插到上面一个小核桃的底部,然后再竹子枝的中间栓一根尼龙线,想办法把这根尼龙线从下面一个大核桃的侧面那个洞里拉出来,然后给线栓上一根五六厘米的木棒方便拉动。接着就可以把竹子枝从下面一个大核桃顶部的那个洞里一直插下去,直到从下面那个大核桃底部的洞里出来,再手动转动竹子枝做成的轴把线收起来,手一拉旁边的木棒,上面的小核桃就会飞转起来,还会发出呼呼呼呼的声音,在转动的惯性之下,每一次尼龙线都会被自动收起来,一拉就转,一转就响,一回手线就收紧的核桃玩具就做好了。这可是农村小孩子们十分炫酷的创意,接下来就是拿上自己的得意之作,想去哪家串门就带上它来一场核桃碰核桃的玩具大战,孩子们经常拉动尼龙线让上面两个转动的核桃在一起“打架”,看谁做的厉害一点,毫无疑问,孟涌的总是经常胜出。
除了做核桃玩具,孟涌还会把捡来的核桃拿给妈妈帮他卖了,赶集的时候帮他买喜欢的其他玩具和水果回来,可谓从小便懂得经商之道,这可能和家里并不富裕没有足够的钱给他买玩具是分不开的,而他又喜欢,所以从小便学会了自己动手,获得自己想要的一切。
六岁的孟涌,想法总是和很多孩子截然不同。有些核桃壳太硬,果肉拿不出来吃,他就把核桃用钳子夹进火力烧,这样壳就开了,哪怕妈妈告诉他吃烧的核桃会换心他也不听,因为他觉得烧过的核桃还挺好吃的,烧过的核桃香味也是其他核桃不能比拟的。小小年纪便已体现出强大的创造性和悟性,这为他长大之后的交易之路铺下了性格的种子。
之后的孟涌也经常和小伙伴们去山沟里拿麻袋装泥巴堵水塘,脱光了在泛黄的泥巴池子里面“游泳”。爱玩没得说,可山涧溪水又是悬崖峭壁的,很是危险,这一点是小孩子们无暇顾及的。还好在一天中午,孟涌刚脱完衣服裤子跳到泥巴泳池里游了不久就被他父亲追着几公里路过来发现了,那天他挨了一顿狠狠的打,是用细木棍收拾的。然后他父亲一脚蹬开了堵水塘的最上面那层麻袋中的一个,砰的一声,那一个装满黄泥巴的麻袋掉入那道天然石墙下面的水池中。接着又是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第五个麻袋依次被蹬了下去,黄泥巴游泳池里的水也纷纷涌向那一个缺口,巨大的哗哗哗的水声响了起来,直到水流干,露出一滩巨大的淤泥。孩子们才略带失意地拿起自己的绳子和斧子或者是镰刀砍柴去,不然,没人知道他们会在这潭池水里光着屁股玩多久,也没有人知道会发生什么危险,破坏了那个建在一棵不知名绿树下的游泳池其实是好事一件。未知的安全隐患没有了,池子边那颗核桃树现在也没有了,池子上面长在崖壁上给孩子们当遮阳伞的绿树现在也没有了,有的只是那段美好而已珍贵的记忆。这是他小时候玩耍和背过水回去吃的地方,现在活动的人少了,多了点荒寂,少了点生趣。
之后的孟涌还是一样爱玩,一样爱做玩具,一样经常挨打。他做过无数的风车。找一根笔直的竹子,找两张废弃的旧报纸或者是其他孩子上学之后扔了的废书,用剪刀剪两张近乎圆形,又没彻底剪断可以打开的对折纸片,然后把竹子劈开,削薄,在竹片中间用火钩烫一个洞,或者用剪刀和钉子钻一个洞也可以,然后用煮熟的土豆剥了皮在纸张内部搓几下合拢沾在竹片上的一边;另一边纸张换一个方向用同样的方式沾起来,等土豆泥稍微干一点,找一根细一点的竹枝把竹片固定到之前准备好的笔直那根柱子前端,这样一个一跑起来就有风转得飞快的风车就做好了。做很多风车固定在门口等着风吹过来,看它们大大小小的形成一个个美丽飞动的圆,这是孟涌最喜欢的事儿,比做核桃玩具还好玩,因为他从小就喜欢喜欢车子,喜欢圆形的、有轮子会跑的东西。听着风把风车吹动,发出竹片与竹子摩擦的“螺旋桨”之声,那个夏天或者是秋天快乐是那么的凉爽。在门口拿着自己做的风车在风里跑来跑去,感受圆形纸片和竹片在微风的吹动下缓缓转起时,正如他缓缓成年的童年那样,宝贵,快乐,高兴而又充满成就感,哪怕就那样一去不复返,只要经历过自己想要的快乐也是非常值得的。
之后的他七岁,开始上学,之后逃学,然后被打。
七岁的孟涌和村里的孩子们爱玩成性,刚上一年级就逃学去学校附近一条河里“抓鱼”,其实哪里是鱼,只不过是些小蝌蚪。被父母知道逃学而去河里玩的孟涌又被狠狠打了一顿,那次眼泪掉的最多,打的也最疼。因为那条河水很深,而且在河的下游有一个落水洞,洞口宽大呈圆球形,洞口很深,那条河里的水全都流进了那个洞里。那是另一个村,村里面住着的几乎都是王家人。至今关于那个落水洞村里面的老人也偶尔有提起,每次都很神秘,因为那条河听说是从那座大山深处的暗河里流出来的,但在下游的一座山前的一块平地里突然钻出这么大一个落水洞,河水又全都流到里面消失不见了,至今人们也不知道河水究竟是流向了哪里。长大后的孟涌也去过那里几次,除了觉得惊叹之外,便觉得当年自己能够安全回家是一种神圣的幸运。落水洞不远处山上开满了有点像玫瑰但是并无刺的野花,村里上学的孩子们经常采到校园里来玩。
懂事一点的孟涌开始砍柴给母亲烧,他很小就学会了爬树,而已爬的树一般都很高,别人不敢爬的树几乎都被他和其他几个胆子大一点的男孩爬过了,爬上去砍点树枝晒干当柴火这是孟涌经常干的事。有一年松果很贵,那一年他砍了点松果卖了六百多块钱买了自己人生的第一辆自行车。虽说第一辆自行车不是那么的完美,但那也是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了自己想要一辆自行车的梦想,小孩子对自行车的热爱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也无法丈量,因为那两个轮子载着他在林间小路飞驰的快乐是无法用其他东西代替得了的。
挖过中药材,自己用木棍削过剑拿到校园里面卖,同学们都惊叹于他精湛的手艺,他却觉得这是最简单不过的事情。再长大一点的孟涌开始认真读书学习和打乒乓球了,他告别了在村里自己造玩具的生活,也告别了在山里砍柴、挖药材、砍松果的赚钱生活,接下来,他要开启的是校园里的学习生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