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新疆种田成首富
远华公司位于W家渠市北工业园区,靠近共青团农场和103团,而李东阳心中筹划的商机恰好就在这两个地方。
走出南门,拦下一辆出租车先奔共青团农场场部。
共青团隶属建设兵团农六师,师部在W家渠市。
农六师是一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老部队,其前身可以追溯到1927年的黄麻农民起义,后来经过多次改编和整编最终在1953年更名为农六师,隶属X疆建设兵团系统,师部就设在W家渠市,实行兵地合一的管理模式。
在其辉煌的历史中,最著名的一任师长当属首任师长徐向前元帅无疑了。
共青团场部距离远华公司很近,不过四五公里路程,几分钟就到了,下车付了钱后顺着前世的记忆找到一家名为“巴郎子抓饭”的小馆,点上一份美味的羊腿抓饭和一碗奶茶。
X疆的奶茶并不是老家人口中常说的甜饮,它是用砖茶和牛奶熬制出来的,熬制的过程中还会放入少许食盐,味道发咸,很多老家人第一次都会喝不惯,但李东阳并不存在这样的情况。
在X疆,大部分人喜欢吃肉,牛肉、羊肉、马肉都是他们的最爱,只是长期吃肉容易出现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的“三高”情况,而X疆风味的奶茶用当地人的说法就是“刮油”,说白了就是可以让你吃了肉还可以慢点变胖。
“太好吃了,爽!”
几分钟后,李东阳擦了擦嘴角残留的油渍,端起奶茶一饮而尽,还不忘冲老板竖起大拇指美美的夸上一句后才离开。
走出饭馆,又在街上买了一顶草帽和两张馕饼,然后一路向西。
李东阳此行要考察的农作物是番茄,离开场部,他第一个选择的目标就是一块番茄地。
老家的地块普遍较小,一块地基本就是一亩到两亩的样子,也有几分地划成一块的情况,但这里不同,地块普遍都很大,眼前这块番茄地说是一块,但面积足足五十多亩。
站在地头放眼望去,仿佛是来到了一片番茄的海洋。
红灿灿的果子在阳光的照耀下好似披上了一层金色的霞衣,更是喜人。
李东阳走进地里进一步查看,偶尔摘了一枚放进嘴里咬上一口,味道也很棒,比老家菜市场买的那些强了不少。
“小伙子,喜欢就摘些回去吧,要不也浪费了。”
不多时,茄田的主人也注意到了在地里来回穿梭的李东阳,光着膀子、顶着大太阳走了过来,但他并没有斥责对方,反倒是十分热情的招呼道。
“谢谢,吃几枚就可以了。”
李东阳摘下草帽,擦了把头上的汗水,笑着回了一句。
农田主很热情,李东阳借机问了许多问题,在得到满意的答案后两人告别。
随后李东阳又去了附近的茄田察看,也遇到了几位热心的农户,这般一直忙活到下午七点半左右才返回场部。
一天的走访,数十次的攀谈,得到的结果全都完美印证了上一世的记忆,这让李东阳对计划中的“第一桶金”更加充满期待了。
看看时间,陶忠应该快下班了,李东阳在路边拦下一辆出租车,直奔市区的巴特鱼庄赶去。
……
……
青格达湖西侧湖畔,巴特鱼庄。
陶忠提前十分钟到了这里,布置好一切后站在门口迎接李东阳。
在他眼里李东阳虽然年轻,但今天却是帮了他一个天大的忙,今天若不是李东阳出手,自己这车间主任的工作八成是不保了。
“陶主任好!”
李东阳远远看到陶忠,小跑着迎上去打招呼道。
“东阳,我给你引荐一下,这位是我的好朋友,天山番茄酱厂厂长林远道林厂长……”
陶忠拉着李东阳的手,介绍道。
番茄酱厂?
李东阳听到对方的身份,先是一怔,随后马上笑着上前致意:“林厂长您好,我是李东阳,您叫我小李就好了。”
考察了番茄市场后他正愁着该怎么去和酱厂的领导层接触上呢,现在好了,陶忠无意中竟然给他帮了个天大的忙,这不就等于瞌睡的时候刚好有人送枕头给你嘛,简直不要太顺利啊!
“你好!”
林远道点点头,但兴致不高。
李东阳微微皱眉。
“东阳,你别误会,老林不是冲你。”
陶忠敏锐的捕捉到两人的神情,连忙解释了一句,随后拍了拍林远道的肩膀,道:“下班时间,工作的事情先放一边,今天我请客,大家不醉不归……”
说话的同时拉着两人进入包厢。
可刚坐下没十秒,林远道的电话就响了。
林远道歉意的冲两人笑笑,起身走出了包厢。
“陶主任……”
“别叫我陶主任,太生分了,叫我陶哥。”
“呵呵,那我就叫您陶哥了。”李东阳微微一笑,随后话锋一转道:“陶哥,林厂长这是怎么了?”
“哎,还不是今年五月份那场虫灾闹的……”
陶忠将林远道的烦心事简单的讲述了一遍。
这件事情对于林远道来说是烦心事,但对李东阳而言却是天大的商机,简单思考几秒,组织一下语言,再次笑着道:“这事我能解决。”
“这事你也能解决?”
陶忠脸上写满了惊讶。
“我能解决!”
李东阳收起笑容,很认真的点点头。
陶忠对淀粉的生产流程十分精通,但对番茄酱这玩意就很陌生了,他也不懂里面的弯弯绕,只是他发现对方并不像是在开玩笑,稍加思考后还是起身离开了包厢,很快就拉着林远道走了进来。
两人落座,陶忠也不多言,看了看一脸狐疑的林远道后将目光转向李东阳,示意他可以开始了。
“林厂长,请问上面这个月给您定的利润目标是多少?”
李东阳会意,率先开口。
“十五万。”林远道对刚才陶忠在门外说的那些话半信半疑,但还是如实告诉了对方。
十五万,放在往年别说一个月了,闭着眼睛三四天时间都能搞定,可今年不一样,W家渠的番茄在授粉期受了严重的虫灾,老百姓为了降低损失大面积喷洒了农药,可这样做虽然保住了产量,却极大的影响到了品质。
当地酱厂出口订单锐减不说,就连国内的检验检疫这一关也查的更严了,周期拉长了至少二十天。
现在本地的番茄酱场为了维持生产,只能跨区域收购,运输成本数倍增加不说,收购价格也被动的抬升了好几倍。
十五万的利润目标,堪比往年同期的一百五十万。
“我应该能吃得下。”
李东阳听后很自信的说了一句。
“什么意思?”
林远道浑身一震,眼底闪过一抹兴奋,但很快又消失了。
一个大学刚刚毕业的年轻人,虽然帮了陶忠一个大忙,但他真有这个本事解决自己的麻烦吗?
他有点不相信。
“如果您同意,我可以在三天后前往贵厂签订一份金额15万的代加工合同……”
李东阳给自己留出三天筹集资金的时间,然后把大概的计划说了一遍。
今天是7月4日,除去3天筹集资金的时间,如果协议对方同意,那么这个月剩下的24天时间对方就必须按照他的要求完成一份代加工订单。
“协议随时都能签,但前提是你必须在签订协议的当天预付总加工额的70%作为订金。”
林远道找不到拒绝的理由,但他也必须要为全场百十号工人负责。
完不成上级定下的目标,大不了他这个厂长被撸了,可一旦被骗,那这二十多天工人的工资可就没着落了。
番茄酱厂的生产季节性很强,上级领导肯定不会在生产高峰期支付一笔因他的误判而造成的损失。
“行,三天后上午十点,我会带着订金和合同去厂子找您。”
李东阳十分自信的道:“到时候还请您通知工人全员就位,一旦合同签署立刻就要投入生产!”
“没问题!”
林远道虽然不知道对方为何敢这么坚定的给出承诺,但看到对方自信的神态还是露出了些许愉悦的笑容,拍着胸脯保证道。
“太好了!”
一旁的陶忠看着李东阳几句话就把这事敲定下来了,也很开心,也不管热菜还有多久才能上来,直接拧开桌上的白酒给三人各倒了一杯,笑着道:“来,干了这杯,预祝二位合作成功!”
“……”
三人一饮而尽。
随着老板将主菜端上桌,三人推杯换盏间已经渐渐打成一片了。
什么主任,什么厂长,全都没了。
桌子上只有陶哥、林哥还有东阳兄弟了。
“东阳兄弟,我都有点怀疑你是不是重生过来的人了,年纪轻轻的怎会有如此丰富的社会阅历,行事风格比我这个三十多岁的人还要老练……”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陶忠突然蹦出来一句。
说者无意,但听者有心。
李东阳听到这话瞬间清醒了不少。
但好在他足够沉稳,一个玩笑轻松化解了。
不过这也给他提了个醒,年轻人就该有年轻人的样子,不能太过老辣了。
晚上十一点,宴席结束。
天空还泛着白,没有完全黑透,李东阳在两位好大哥的盛情相送下打车返回了住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