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开始的璀璨人生

“《鬼影实录》是一部很有意思作品。它是导演澄·亚伯的电影处女作。同时,《鬼影实录》的导演还是畅销书《赫索格》的作者,亚伯先生旗下的公司还生产了近来游戏厅们火爆至极的街机。

《鬼影实录》使用了一种全新的颠覆式的拍摄方式,亚伯导演将之命名为DV拍摄。相信我,以这种手法来拍摄恐怖片,绝对能带给我们观众一种前所未有的体验。我以我近20年的影评生涯作担保,这种拍摄手法绝对会成为未来恐怖片拍摄的主流。

当然了,这还需要等我们亚伯导演的公司出售DV拍摄的专业仪器。

好了,接下来我们回归正题,来说一说《鬼影实录》这部电影本身。

概括一下,《鬼影实录》的大体内容就是,故事的主角塔利亚小姐在一栋近郊别墅里看护劳拉老太太,发现屋子里时常发生一些诡异事情。经过仔细寻找,塔利亚最终发现了别墅里恶灵贞子留下的诅咒。为了阻止咒怨继续蔓延下去,塔利亚与贞子斗智斗勇。这期间发生的一切事情都被别墅了的摄像机记录了下来。

听起来这是一个的老套的鬼故事,但亚伯导演用一种别出心裁的方式将这个故事用自己的方式讲述了出来。刚开始的时候你也许会觉得无聊,可当故事发展下去之后,你就会发现,它会时刻吸引你的注意力,时刻给予你一种窒息感,让你的视线不敢轻易离开屏幕。

好吧,请原谅我不能透露更多的细节,《鬼影实录》才刚刚上映,我剧透太多的话,我估计亚伯导演杀了我的心都会有了。哈哈,开个玩笑。总之,要想知道更多的剧情,请亲自到电影院去感受吧!我保证,你不会失望的。

《鬼影实录》无疑是恐怖片的集大成之作,甚至,在我看来,它成功地在恐怖片的影史上竖起了一座全新的却又是最高的丰碑。是的,在我看来,《鬼影实录》是最近几十年来最成功的恐怖片。

同时,《鬼影实录》既是最恐怖的电影,也是一部非常复杂需要不断思考让人回味的电影。

片中,导演留下了很多悬念。塔利亚为什么要到郊外别墅去照顾精神病老太太?别墅中的摄影机是哪来的?摄影机为什么能一直记录?贞子的咒怨到底解决了没有?最后镜头的塔利亚到底死了没有?贞子到底又是何方神圣?……

等等这些问题,《鬼影实录》中都没有给出答案。而最后塔利亚诡笑的镜头表明,《鬼影实录》明显是有续集的。我很期待,《鬼影实录》的续集能带给我们什么,亚伯导演又会在续集里讲述怎样一个故事。

在首映会上,亚伯导演表示,《鬼影实录》的制作成本只有4.9万美金。而据我所知,《鬼影实录》的拍摄周期一共只有五十多天。

在这么短的时间里,用如此之低的成本制作出了《鬼影实录》这么成功的作品,我觉得,澄·亚伯完全就是一个鬼才导演!

我很期待,《鬼影实录》这部电影最终能拿下多少票房,能将投资收益比拉到什么天花板。很荣幸,我们都能成为这个创世纪记录的参与者、见证者、创造者。”

这是美坚国著名影评人阿迪尔海德·耶雷米亚斯给出的影评,刊登在了《鬼影实录》上映当天紧急赶制的《好莱坞报道》的第二版头条上。

《好莱坞报道》创刊于1930年9月1日,是美坚国娱乐界两大报刊之一,最初只报道好莱坞电影新闻,在1950年代电视普及后亦开始报道电视新闻,并成为其中的佼佼者。

《好莱坞报道》的报道和评价在好莱坞通常代表着终极权威之声,作为好莱坞娱乐产业的风向标,其对欧美明星圈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由于《鬼影实录》是全球同步上映,除了阿迪尔海德,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记者和影评人们也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差评虽然始终有那么几篇,但赞扬的声音更多。

《鬼影实录》那新颖的拍摄手法所营造的惊悚氛围着实令人大开眼界。

这次阿迪尔海德在《好莱坞报道》上的一顿狂舔成功为《鬼影实录》吸引了一大批影迷,他们迫切地想知道,《鬼影实录》到底有没有阿迪尔海德这位声誉很高的影评人口中的那么好。

可当他们找到最近的《鬼影实录》上映的电影院的时候,神奇地发现,《鬼影实录》的电影票竟然没了!竟然没了!甚至竟然连三天内的票都没了!

这可不得了。美坚国有多久没出现过这种盛况了?

于是,这更加激起了人们的好奇心,再加上已经看过的人通常都会疯狂想周围的人推荐这部电影,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走进电影院,誓要看看,《鬼影实录》到底有没有这么大的魔力。

在这些人的帮助下,《鬼影实录》北美地区的票房在疯狂增长。

海外,《鬼影实录》的口碑同样在发酵,票房也在节节升高。

讨论《鬼影实录》以及坑害好友成了这个新年假期大多数人的日常。

一周后,《鬼影实录》的首周票房终于新鲜出炉。

北美地区,《鬼影实录》在首日成功砍下了2400万的票房,首周票房更是直接达到了1.3亿,直接就能空降72年票房排行榜的榜首,还是后者的数倍。

海外票房倒没有这么夸张,首周票房只有8900万美刀。

这爆炸的票房数据直接让无数人人都傻了。

之前为数不多不看好《鬼影实录》票房的影评人直接就销声匿迹,不感冒头了。

好莱坞八大则是被气得吐血。

他喵的,是哪个王八蛋儿想出来的脑瘫主意!

本来这1.3亿的票房里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利润是属于他们的,结果,现在好了,不仅亚伯直接单飞,还连累的他们也一身骚。

出这个主意的混蛋怎么还没上天堂!

什么?米高梅干的?

那没事了……

没事个屁!直接给我干死他!

这下好了,前一秒还和米高梅你侬我侬的同行都直接下场狂黑米高梅了。

米高梅也是有苦说不出,他们只能看着自家天天跌跌不休的股价,含泪吃下这个黄连。

《鬼影实录》首周全球票房就达到了2.1亿,听起来似乎有点不可思议。

但,其实这是正常的。

本来原本的《鬼影实录》就是靠口碑发酵而起来的,而亚伯魔改后的《鬼影实录》质量更好,口碑自然是极佳。

甚至,魔改版的《鬼影实录》比原版更为恐怖,为了能真正地坑害好友,更多的人选择了《鬼影实录》。

这是其一。

其二则是,1973这个时代的娱乐方式真的太少了。

在岛国还未将彩电价格压低的年代,电视机的价格真的不低,完全不是一般人能承受得起的。

在这个没有手机、没有电脑、没有互联网、电视不普及的年代,人们的娱乐方式只有电影、报纸、小说、广播等寥寥几样。

这些娱乐方式之中,性价比最高的无疑是电影。

这个时代电影的受众其实是比新世纪20年代都要大的,这里的大指的是百分比而不是绝对数。

而且,在这个失业率飙升,社会不安定的年代,人们的内心普遍焦虑,负面情绪不断累积。

这种时候,走进电影院无疑就成了一种宣泄情绪的绝佳方式。

最后,亚伯还是得感谢以米高梅为典型代表的好莱坞巨头们。

他们送给亚伯的的热度实在太大了。

亚伯与米高梅的对垒可是成了国际事件,各国媒体都有相应的报道。

对于劣势悲情人物,人们普遍的会给予更多的同情与关注。

在全世界普通人的眼里,亚伯俨然成为了敢于与恶势力对抗的英雄,而米高梅在人们的眼里则成了阻挠勇者的大魔王。

这种比小说都魔幻的现实对抗既带给了亚伯巨大的流量关注,也给《鬼影实录》带来了足够的人气。

故而,在1973年年初这个微妙的时间点,《鬼影实录》爆发出了巨大的能量,取得了绝大多数人都不可思议的票房。

这是一种奇迹。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奇迹仍在继续。

尽管人们已经逐渐从新年节日的喜悦中抽身,相继回到工作岗位,但《鬼影实录》的票房始终没有太大的波动。

光是北美地区,《鬼影实录》仍在以每天1000万左右的速度匀速上涨,始终牢牢地占据着票房冠军的位置,不管是单日票房还是周票房。

这就让轮流坐上第二宝座的电影们很无语。

要说谁最希望《鬼影实录》的票房能跌下来,那无疑是有实力争夺第二的导演和发行商们。

他们真的是等《鬼影实录》票房大滑坡等得望眼欲穿。

但,《鬼影实录》就是顽强地占据着冠军的位置,死活不肯下来,甚至连颓势都不明显。

他们就很无奈,甚至很绝望,但他们也没办法。

盘外招?小手段?

兄弟,看到米高梅的下场了吗?

你感动吗?

不感动,不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