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06,从拒绝绿茶校花开始

“狗哥,你这大清早上喊我出来干什么呀?还让我把钱都带出来。”

夏玉松睡眼惺忪的看着他,早就在他家门口等着的刘鑫一脸疑惑的问道。

“昨天都跟你说了,这个暑假准备带你发财,怎么你不信我?”

刘鑫此时揣着他妈用来存他压岁钱的那个存折,他在夏一中家楼下已经等了有一段时间,此时有些焦急。

就算他计划做的再好,也还是担心出意外。

毕竟此时他还没有其他的赚钱门路,这点本金要是赔了进去,可真就要从零开始了。

至于这张存折的密码在他未来早就记得一清二楚,他妈其实也没想防着他,就是单纯的他的生日。

于是两个刚满18岁的小年轻,趁着银行刚开门就取了钱准备出发。

“狗哥,你买信封和针线干什么?”

“废话,咱们两个才多大岁数,今天独自准备出远门,财不外露不懂啊。来给你的外套撕开,把钱放到你那个衣服夹层里,然后再给缝上。”

尽管现在已经是7月份正值夏天,但是东北地区的一早一晚还是有一丝丝的凉意,所以二人都穿了外套。夏一松听到刘鑫要撕他的衣服,自然是感到不满意。

“唉,那凭什么撕我的衣服啊?你不也穿外套了吗。”

“废话,我兄弟是个狗大户居然瞒着我,不撕你衣服撕谁的?我衣服自己还要留着穿呢。”

“要不说你叫狗哥,这事让你办的是真狗啊。”

话都说到这儿了,夏一松也就没有多反驳,痛快的脱下了自己的外套,把钱放到信封里都装到衣服夹层里,然后又缝上。

“今天在咱们把钱交出去之前不管多热,你可都不能把这衣服脱下来啊。”

夏立松满不在乎的答应着,然后转而问向刘鑫。

“狗哥,你说咱们要出远门,到底去哪儿啊?咱们这一天时间够用吗?你说这个生意靠谱吗?”

“去冰城,叫你早点起床,早点下楼你不来,原本计算着咱俩坐最早的一班火车去,那趟车票还便宜一点。”

“唉,你说的那是人话吗?昨天晚上快10点给我打电话说让我今天早上4点起床赶火车。”

“行了,先别说了,先跑两步吧,公交车来了,一会儿公交车都赶不上了。”

从上了公交车开始,那个堪称恶劣的环境让刘鑫回忆起了当年的生活。

尽管还是凌晨,但是这趟终点站在火车站的公交车上已经挤满了人。

此时春城的公交车管的还没有那么严,车上各类形形色色的行李给刘鑫狠狠的开了个眼。

先不说前座的大哥,塑料袋子里装着两条活鱼,单就是后排大爷那两只还能叫的鸡就给他带来了足够的困扰,整个车上热闹的让他感觉到了乡村的集市上。

好在他们距离火车站的路程并不算遥远,公交车慢慢悠悠地晃了半个小时,也就到了车站。

时间还算比较巧,有一班20分钟后的火车去往冰场俩人买了票就到了候车大厅等。

“不是狗哥你是不是没见过什么世面啊?什么时候去槟城也能算出远门了,沾这个跨省的名,实际上不就去了趟隔壁的市吗?”

火车上的环境很明显,比刚才公交车上更为恶劣。

似乎是聪明人之间,总会想到一块儿去,很多人都准备趁着早上还没这么热的时候坐火车以避免中午那炎热难耐的天气。

此时的车厢内挤得满满当当,夏义崧莫名其妙的就被刘鑫拽了出来,心情自然说不上多好。

“你昨天都在电话里都没有说清楚到底是什么事情就给我拽来了。你到现在也不准备跟我解释一下吗?你说那个赚钱的门路到底靠不靠谱啊?”

“靠不靠谱?我跟你说一下,你就大概清楚了。你平时都喝牛奶吗?知道咱们平时买的牛奶,是怎么个销售的模式吗?”

“蒙牛的牛奶,大品牌。不都是经销商送到卖店里吗?怎你盯上这生意了?那咱们这些本钱也不够干什么的呀?”

“如果说我能拿到货的价格比经销商拿到货的价格还要便宜,我卖的也比他们便宜,你就说去夜市摆摊的能不能赚到钱?”

“真的吗?狗哥,你可别骗我啊,你凭什么能有这种本事啊?我也没听说过你有这方面的人脉。”

“这东西要是人尽皆知的,咱们也就没什么赚头了。反正也就是个快钱。这一个暑假咱们捞点就跑。”

实际上刘鑫是钻了这种经销模式一个空子,这个控制只能利用一次,一旦被厂家所发现后就会被立马弥补,所以刘鑫才说这是挣一个快钱。

简单来说就是这种全国性质的大品牌的,具体到每个地区都涉及到一个经销商分包的模式。

而到了不同的省份,虽然零售价一样,可进价往往就不太一样。

就比如说他们准备去的冰城,由于冰城本地有牛奶品牌,所以像蒙牛这种全国品牌的牛奶,为了抢市场,给经销商的供货价就会相对低一些,然后让经销商多拿到一部分利润。

当然如果他直接去经销商那里面批货,实际上拿到的价格还会比春城本地经销商拿货价格要高一些。

只不过他还能找到进货价更低的方式。

那就是临期货,较为常见的袋装牛奶的保质期一般为30天或者45天,保质期剩余低于15天的时候,一般被称为临期货,大部分经销商会选择拿回来低价处理。

只不过当时更为常见的处理方式是送超市。

说起来可能比较反直觉,但实际上这是一种很常见的经销模式,因为超市的人流量大,销销售量也就更大。

对比正常的街边小超小卖店,超市对于这种临期库存的处理能力明显更强。

当然就不要指望这帮经销商能给做什么特价处理了,除非是真的到了马上要过期的地步,能以低价处理一些,剩下在超市都是以正价去卖的。

当然这部分多余的利润经销商也赚不到,因为超市会仗着自己的体量把这部分的货进价压得很低很低。

刘鑫盯上的就是这部分货,只要以比超市开出的价更高一些的价格,能拿到一些库存,回去稍微做一点促销处理,他就不愁卖不出去。

两方面原因叠加之下,他的拿货价可能远比春城本地经销商的拿货价更低。

这种行为在行业内通常被称为“漂货”,往往是被生产厂家所禁止的,但是大部分也没办法从根本上杜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