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香江之大亨人生
当林怀东二人再次回去的时候,乐易玲已经开始颁发起来了“红包大奖”。
就在这时,张艾嘉走过来,举杯示意道:“老板,还望多多关照。”
“欢迎张小姐加入我们的大家庭!”
……
翌日。
林怀东在希德餐厅,正式为加入新世纪电影公司的余允抗,刘镇伟两位导演,以及无意间让他发现的那位后来在文艺片上,编剧才华不错的邱刚健举办了一场“私人性质”的欢迎仪式。
“多谢老板!”
放下酒杯,林怀东笑着说道:“从明天开始,余导便正式筹备剧组《僵尸先生》。男主角是宝禾的林正英。”
“我明白!”余允抗点了点头。
“刘导暂时先在这部戏里面担任副导演。”
“没问题!”
将视线放在邱刚健身上,林怀东说道:“至于邱先生,我那边有个剧本大纲,到时候需要你进行扩充完善。”
邱刚健立马应道:“这是我应该做的。”
交给这位的剧本,便是许鞍华后来的代表作之一《胡越的故事》。
自从许鞍华将关锦鹏送到新世纪电影公司,林怀东便颇为赞赏这位女导演的魄力和人格魅力。
而目前的新世纪里面,除了被提拔的影视部总监泰迪罗宾外,他还想要将许鞍华本人拉拢进来。
谁让公司内部,不是如王晶,高志森这样的喜剧片导演,便是,杜琪峰这样的“暴力美学”,徐克这样的“武侠怪”,余允抗的“鬼片”,“灵异”,“惊悚”。
至于动作片,还需要求助洪家班。
文艺片,不能靠初出茅庐,喜爱拍摄女性题材的关锦鹏。那最佳选择便是想要独立拍片的严浩,以及没有表态,一心铺在《撞到正》上面的许鞍华。
相比较来说,对于许鞍华,林怀东更为欣赏。谁让她是真的喜爱电影的大导演呢!后世70多岁,依旧没有放弃执片。乃至于都不曾传闻有过男朋友,更别说嫁人了。
有了《胡越的故事》和后续的《投奔怒海》,加上关锦鹏这位弟子的“推波助澜”,林怀东不相信许鞍华还不愿意加入新世纪电影公司?
……
新概念报社。
刘茂将印刷出来的“新改良版本”,拿出来,认真说道:“阿东哥,你看下。”
“不错,就是这个模板。”
林怀东满意的点了点头。
早在一年之前初次翻看香江这个年代的报纸时,他便觉得有些不适应。首先,目前的印刷字体,都是繁体文。尽管有着原身的记忆存在,不影响阅读,可不舒服的感觉一直在。
另外便是正文内容,是竖着排版的居多。
初看之时,总觉得混乱不堪。
为了不让外界过早的知道他手下有好几家报社,林怀东只是将内容改革,并未大刀砍斧的革新。
直到在《新概念》这边刊登《寻秦记》,才正式执行。
当然,为了尽快恢复这家报社的正常运作,采用一边按部就班,一边改革的进行。
如今,随着《寻秦记》的大火,《新概念》报社的盈利很可观。完全支撑的起如此的增加成本运算,进行“改良革新”的操作。
而在林怀东手中的这一份报纸,除了进行字体改革以及排版模式改良外,还增加了全报刊的“彩色印刷”。而不是偶尔的只会出现在头版。
瞧得林怀东满意,刘茂心里微微松了口气。他可不想步阿飞的后尘。不过,还是谨慎建议道:“阿东哥,我们能否推迟印刷这份改良的模式。”
“有人不看好?”
刘茂苦涩道:“阻止的人不少。”
进而说道:“大家都希望,即便是革新,也要保留住繁体文的印刷特性。说我们都是香江人,不必和《文汇报》一般的走亲近内陆的路子。”
“那你是什么想法?”
“我认为阿东哥的改革必有深意!”刘茂深吸了口气,缓缓说道:“只是若内部反对声音太多,会影响报社的正常运作。所以……”
拍了拍他的肩膀,林怀东也没有想着让刘茂成为自己的“传话筒”和“工具人”。只要思想不固化就行。
眼神骤然变得冷漠起来,不容置疑的口气道:“阿茂,你要清楚,《新概念》,是我们创办的。在这里,只有建议,不容抗拒。这是原则!”
“想想《明报》,《东方日报》,有谁敢阻拦金庸和马氏家族的决定?”
“在我看来,那群人过的太过安逸,完全不懂得一份报纸为何会得到市民的青睐。”
“等下你开个会,要是他们还坚持己见,就没必要留在报社了。要记住,在香江这个地方,有才能,没工作机会的人,一抓一大把。走了陈旧的,招聘蓬勃富有激情活力的,对《新概念》的未来更好。”
“对了,香江不是有很多大学吗?没人,直接去那里找。阿祥不就是中文系出身,在无线当的大编剧吗?那群人放在我们报社,比这群老油条强得多。”
“是,阿东哥,我这就去办!”
听到这话,刘茂深感自己之前的话应对的及时。压下内心的震惊,匆匆而去。
……
九龙,一家咖啡厅。
时任新成立不久的天宇传媒总编查小欣与副总编卢觅雪旁若无人的交谈着。
卢觅雪隐忧道:“你说老板要是真那么做了,在香江报纸行业,会引起多么大的影响?”
淡淡一笑,查小欣说道:“阿雪,你还没有认清老板的布局。”
“噢?”
查小欣解释道:“当初成立传媒公司的时候,老板本身的想法便是巩固娱乐公司那边艺人的地位。说到底,我们传媒就是给对方做保驾护航的辅助产物。”
“现在,电影公司看似很繁荣,其实危机不小。而我们传媒公司的能力越强,给老板留出来的时间也就越多。等到院线成立,到时候已成定局,无论是谁想要针对,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顿了顿,喝了口咖啡,查小欣继续说道:“再说我们传媒公司这边,即使被其他同行认为是亲近大陆,又有何关系?我们的改版,是在《新概念》之后,只要时间控制的好,无伤大雅。阿雪,我们旗下共有9家报纸,目前总销量达到148万份。即便是《明报》,《东方日报》,《星岛日报》几家合力,都抵挡不住我们。”
“更何况,你还是位出色的传媒人,怎么敏觉如此低端?丝毫看不清楚当下的国际形势?”
“据我得来的消息,大英那边不敢与内陆争端,怕提出的和谈,这一两年内就会出现。一旦会议来临,那么,极大可能的结果是,港督被裁撤,我们香江回归。到了那个时候,我们当下做的选择,岂不是更加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