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情又曝光了怎么办

晴空娱乐,休息室中。

方子明这两天过得很郁闷。

上次张俊章在赛前参访中轻踩晨奕,公司知情并且默许的。

结果现场投票被打脸,昨天刚上班,就被花姐助理叫住,并转达了花姐的态度,要求他管理好张俊章,谨慎言辞。

本以为这次事件到此为止,结果今天早上张俊章粉丝群截图曝光,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

哪有参赛选手公开diss赛事组投票作假。

即使是真的,那也是公司去和赛事组谈判,而不是自己捅出去。

方子明这一次直接被请到了花姐办公室,再出来时脸色无比难看。

严厉地批评,不再只是张俊章,连他这个经纪人也是,甚至今年的奖金降档。

而且公司为了把张俊章摘出来,顺势把大家的视线都引导在晨奕身上,也是费了不少心思。

这还是因为MV的路透图片和视频,足够吸引粉丝眼球,不然更加困难。

“俊章,这次花姐很生气。接下来给我卸载了微博,老老实实录歌去。”方子明有些恨铁不成钢地对张俊章说道。

“子明哥,只是在粉丝群里说说而已,我也没想到会这样。”张俊章也很懊恼,下意识狡辩一句,可看到方子明脸色,又闭上了嘴。

“行了,再把歌打磨打磨,好好录一版,一定要把主题曲拿下。”方子明认真地说道。

张俊章自然知道机会难得,肯定是要努力抓住的。点了点头,离开休息室,去练歌了。

此前,方子明选择重新编曲《不爱她》,根本不是为了上次巡演。

毕竟即使拿下一次巡演第一,对整个巡演期的总人气帮助也不大。

而是打听到姜芷汀经纪人主动放弃了合作,于是瞄上了陷入困境的电影主题曲。

虽然姜芷汀看不上,但不代表他看不上,毕竟这是连秦姐一开始都要争取的资源。

但是他们手里并没有合适的歌曲,公司更不可能出资定制。而《不爱她》却让方子明看到了可能性。

至于原作者王华那边,以他的口才,王华估计只会感激自己帮忙把他的歌推火了吧。

虽然和剧情不能算十分契合,但是情感走向是相合的,那这就有机会达成合作。

又担心电影资方买了歌,换别的人来唱,自己竹篮打水一场空。

于是才在巡演中,先让这版编曲的《不爱她》面世。

等后续合作谈成,完全可以把这次演出作为主题曲的先行宣传。

电影资方白捡一次宣传,关键相当于宣发时间提前,对后续安排都有好处。

本想拿下第一,增加谈判筹码。结果前晚却闹了个笑话,丢人不说,还可能影响电影资方的判断。

希望明天主题曲的事情能进展顺利吧。

……

提起青春爱情电影,脑子里会想到什么呢?

撸串打架别夜雨,开房吵架悔身孕。

多少狗血的桥段,都深深地印在观众的脑子里。

晨奕没看剧本就接下了主题曲,并不是他想火想疯了,而是对姜芷汀经纪人的眼光有信心。

挑选几个月的优质资源,自然不会是扑街剧本。

虽然不是最新版本,但看时间估计与成品差不多。

晨奕点开样片,电影名字出现在屏幕《那年那时》。

普通的开篇,常见的倒叙,男主赴婚姻,作为嘉宾。

时间回到高三,长相甜美、成绩优异的女主,是班上男生们的暗恋对象。

高中的孩子,情感还很青涩。女主一心在学习,于是男生们没去打扰,而是成为了护花使者,互相监督。

紧接着,随父母工作调动而转学的男主,一来到便靠高颜值吸引了班级女生的目光。

他爱耍帅,爱表现自己,也引来了男生们的嫉妒,有意无意地为难男主。

但男主不退反进,并夸下海口,要拿下女主,让他们这些人难受去。

于是立刻着手准备,找班主任软磨硬泡,以学习为由,调整座位到了女主后排,

每天拿着些基础问题,找女主帮忙,作为学委的她自然不好拒绝插班生的学习求助。

一来二去,从刻意维持距离,到男主偶尔捉弄女主,两人的关系渐渐靠近。

学生时代的矜持,永远挡不住厚脸皮。

而班上男生沉不住气了,不断找茬。双方的冲突逐渐升级。

要强的男主自然不听女主的劝告,选择了硬刚,终于还是打了一架。

双方都被学校勒令停学一周反省。

等他一周后回到学校,发现同学的态度右边的冷漠了。原来他和男生打赌的事情被流传出去。

高中女生还是憧憬爱情的,受不得一点欺骗,男主在她们心里打上了渣男标签。

而女主则约了他放学后,操场摊牌。

她没有和男主争吵,也没哭闹着要解释,或是分手。

只是说明了她的未来规划,她要上大学,目标蓉城重本,不会因为男主而放弃的。

男主明白,这是考验,也是机会。

同学发现,他们和往常一样,关系似乎没有受到传言的影响。

女生们劝女主分手,男生们威胁男主远离。

可高中时代的学生,哪有深仇大恨。

在女主的帮助下,男主获得了女生们的信任。

认命的男生们也不在挣扎,把所谓的暗恋藏在心底。

和男主打好关系,只为毕业分离前能与女主多聊哪怕只言片语,只为感动自己。

可是一学期的努力,并不足以让男主学习蜕变。

高考结束,女主如愿考上目标大学,而男主缺差了十几分。

男主本想去蓉城上个差一点的学校,和女主在一起。

但在父母的反对,以及女主的劝阻下,最终选择报读了本市更合适的大学。

两人的暧昧,也从高中延续到了大学。

男主每天都会给女主打电话,聊视频。

每周末都会赶去蓉城,和女主吃饭,逛街,看电影。

即使很累,即使花在路上的时间有时比相处的时间更长,但男主从没放弃过,憧憬着未来。

但最终还是低估了时间和距离,高估了自我和爱情。

各自的生活、学习、社交,都占据着各自的时间。

加上空闲的时间并不重叠,不断缩短的通话时间,不断延长的相聚间隔。

令两人的心距离越来越远。

当联络失去了激情,剩下的只是负担。

两人渐渐没有了共同话题,没有了联系动力。

两人开始有了争执,有了争吵,有了猜忌,有了疏离。

就像是玻璃,有了裂隙,自然离崩坏不会太远。

在一次两人安静看完电影,默默吃完晚餐,撑伞逛过两条步行街,直到走近车站。

两人都始终沉默,男主忍不住想提出分手,却发现两人似乎从没正式确定过关系。

男主只能艰难地诉说着,今后会很忙,抽不出时间再来找她。

把雨伞交给女主,自己淋着雨跑向车站,未曾回头。

而女主只是静静地站在原地,看着男主远去,未曾挽留。

回程的列车上,男主回忆着从两人相识、相知、相恋,回忆着和她的点点滴滴。

今晚说出口的不是离别,而是告白,结局是否能完全不同。

还是如两年的长跑般,依然只有咬牙坚持常伴吾身。

看着手机的拨号页面,叹了口气,最终还是放下了手机。

而女主也撑着伞,拿着手机,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一段令人遗憾的恋情,两人或许都有错,或许都没错。

跟随剧情,两个小时很快过去。晨奕揉了揉有些僵硬的脖子。

经典套路占一半,打架、吵架、雨天分手。

但晨奕还是觉得不错,就这样的遗憾结局还真有青春的那味儿了。

虽然在晨奕看来,男主是一个内心孤独,付出需要反馈的人,而女主则是个内敛的人,被动性人格。

他们的结局从选择异地开始,就已经注定了。

但结尾想拨却未拨的电话,就是导演想要挽回的表达。

整部电影,也营造着淡淡的,想要从新开始,再续前缘的情感。

若是姜芷汀依然要合作主题曲,晨奕不介意换首女生视角的歌曲。

但姜芷汀既然已经退出,那晨奕想要的自然不是卖首歌,而是想要争取自己唱,白嫖电影方的宣传。

于是晨奕放下平板,写下了男主角视角的歌曲,并注册好版权。

因为家里没法编曲,而明早得先去看一下MV剪辑情况,估计很难抽出时间去编曲。

实在不行,就弹唱算了。失之我命,得之我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