鲑鱼逆流而上

接下来的瑞丰也将贯彻翟国丰与何瑞的意志,专心致志的拓展一项专攻领域,然后着力发展。同时砍掉对目前的公司帮助不大的业务,精简产业链坐在瑞丰总部办公区尽头总裁办公室的翟国丰似乎还未曾从此前的竞价大战之中缓解过来,距离他重夺瑞丰控制权已有一个星期。余泰早已带着他的许多前高管离开了公司。因为在收购竞价战之中败北,他本人已经辞去了公司代理总裁的职务。

翟国丰在董事会的推举之下,成为了新一任的董事会主席,同时担任公司的执行总裁,目前余泰正在与瑞丰方面就股权出售进行交涉,从西方资本所借贷的资金需要巨额的还款利息进行支撑,余泰在无法控制瑞丰的情况下,无论是在意图与利益层面都没有理由留下自己所持有的股票,而进一步的抛售也势必会压低公司目前已经极低的股价,而且目前正处于上市公司收购之后的停牌阶段,所以余泰更加倾向以合理的价格将自己手中的股份出售给瑞丰控股当下的董事会,双方拟定了一份收购协议,余泰将手中剩余的超过40%的瑞丰股份转给除翟国丰之外的其他股东,每股成交价60港元。虽然很是吃亏,但是对于竞价失败的一方,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唯有尽可能套现掉手中的股份,才能止损。

这份协议是翟国丰与董事会协商之后决定的,此前翟国丰招募投资者帮助自己收购所筹集的资金因为部分收购协议的执行,而有所结余,同时将股权出售给翟国丰的瑞丰其他股东则拿着手中的资金以相对较低的价格买回余泰手中的部分股票,在没有受较大损失的情况下,瑞丰控股的许多股东不但没有损失,反倒还多赚了一笔差价。而这次余泰也只能吃下这份苦果了。

现在在翟国丰个人名义下持有的瑞丰股份就已经达到28%,已经超过何瑞所持有瑞丰控股24%的股份,成为最大的个人股东。纵使现在他选择与何瑞分道扬镳,也没有谁能够阻止他控制瑞丰。过去这一周翟国丰与何瑞和黄柔就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的探讨,现在他已经对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有了一些头绪。

但是在转型之前,瑞丰需要甩掉手中亏损严重的商业合约,同时想办法在尽可能较短的时间里筹集资金偿还公司的部分短期债务和用于收购所产生的长期债务,现在决定瑞丰生与死的关键已经从此前的经营权争夺战变为转亏为盈,偿还债务。如果这中间出现什么差错,瑞丰依旧难逃破产命运,对于翟国丰来说,刚刚迈过余泰这座大山,迎面而来的并不是期待已久的夕阳,而是一座更加巍峨陡峭的山峦。

可以肯定的是,翟国丰并不是出售公司这么多年以来所仰仗的传统主营业务,有色金属产业,随着09年初美联储正式决定在华尔街救助完成之后,开启QE(量化宽松政策),届时市场必将迎来复苏,而大宗商品价格也将回暖,到时瑞丰所囤积的大批金属矿石也将获得升值,那时再尝试释放部分库存回笼资金才是最佳时机,而非现在。

翟国丰已经任命黄柔成为公司的执行副总裁,她将负责消减部分冶金工厂产能,押后成品金属产出规模,同时翟国丰本人将与瑞丰共同合作过的国际各类金属矿产公司协商,以赔付补偿金为前提,对部分矿产采集协议进行解约处理。

至于房地产业务,何瑞与翟国丰意见相同,那就是向其出售!没错,瑞丰就是打算出售掉目前手里唯一的“摇钱树”,至于为什么要出售掉晟跃地产,原因有以下几点:1.在瑞丰目前运营情况下,公司无力再聘请优秀的地产行业经理人去管理旗下的地产业务。2.瑞丰当下正处于转型期,公司需要将注意力放在自己擅长同时了解的产业上以便尽可能从危机之中走出来。3.在没有了解目前晟跃地产发展模式以及发展方向的专业人士的情况下,纵使现在晟跃的营收水平出色,但是稍有运营决策上的失误,都有可能断送目前晟跃的大好前景。

以上三点便是翟国丰与何瑞决定出售晟跃地产的原因,作为一名企业经营者,最为忌讳的就是“贪得无厌”,历史上有太多这样的例子,在公司运营相对不错的情况下,贸然拓展业务与领域,通过一再扩张的资产负债表来支撑公司的运营,一旦唯一为其赚钱的部门或子公司无法在为自己创造利润,这些企业面临的都将是免顶之灾,这种经营方式就如同多米诺骨牌一样,牵一发而动全身,翟国丰深知这一点,而何瑞也从过往的经营过程中吸取了足够多的教训,如今瑞丰的窘境便是他一手造成的。

舍弃自己所不擅长,挖掘自己所擅长,才是企业经营的根本,任何企业在某个行业崛起之后,就贸然投入到多个行业与领域未来多半是九死一生,企业的力量是有限的,作为企业的经营者,永远都不要把自己想象的多么强大,当你认为自己已经变得足够强大的那一刻,距离你灭亡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以求生存。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余泰与翟国丰两人对于企业的经营理念是相同的,唯一的差别就是余泰希望出售的是瑞丰的有色金属业务,保留地产业务并稳步发展,而翟国丰则力主保留有色金属业务,出售地产业务。只能说作为企业的决策人,任意一次管理层的变更都有可能带来公司整体理念与发展方向的变化,这也是为什么说管理层就是公司的灵魂,这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为晟跃地产联系买家的工作翟国丰交给了陈安去负责,翟国丰登上瑞丰执行总裁的位置之后,保留了陈安作为执行总裁秘书的职位,翟国丰对于这个年轻人青睐有加,并认为他的做事方式与瑞丰这家企业十分的契合。

陈安联系了一些大型投资银行,作为这次瑞丰出售旗下地产业务的顾问,在他们的运作之下,国内有几家知名地产公司表达了收购晟跃地产的意愿,为此翟国丰与这些潜在的买家进行了初步的磋商,但谈判进展并不尽如人意。这几家企业对于晟跃地产的估价都太低了,作为一家营收与总资产都达到或将近瑞丰控股总营收与总资产近三分之二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晟跃地产,其中最具诚意的买家也只愿意开出200亿元的收购报价,这与晟跃的实际价值相距甚远。

翟国丰与瑞丰旗下的会计团队对晟跃目前的资产情况,进行过很深入和详细的计算,哪怕考虑到瑞丰控股目前整体低迷的市值,晟跃地产的实际价值也至少应该是这份报价的150%,晟跃目前的土地储备价值就超过100亿,拥有的在建工程价值同样高达150亿。这样一块大蛋糕,对于国内任何一家地产企业来说都足矣令他们垂涎欲滴。

之所以如此压低报价,无非就是看到瑞丰目前的境遇,想要趁火打劫罢了。翟国丰心里也清楚这些买家的现在的想法,但是瑞丰目前的情况却是被动的一方,因为急于出手晟跃地产,来缓解资金流压力,所这笔交易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从谈判的那一刻,主动权就掌握在买家手中。翟国丰如果想要扭转这种局面,那他可要好好的思量一下了。

为此,翟国丰思考良久,最终策划出了两套方案用来解决目前的被动情况,第一套方案就是将晟跃地产进行拆分处理,然后将拆分后的独立业务进行逐步式的出售,这样就可以吸引来更多买家了。

因为进行部分业务出售,单价更低,门槛更矮,甚至许多二三线小的地产商都可以加入到竞价之中来,尽可能在单笔交易金上多获利更多收入,实现最大化回笼资金的效果。这种方案过去的商业出售案的历史之中出现过很多次,而且也相对较为成功。但是唯一的难题是,这种交易方式耗时过久,从企业拆分,到逐一挂牌出售,再到吸引买家,需要至少三步。而就这三步,没有几个月的时间是不可能完成的,而且这套方案也不是仅凭加班加点就能够做到的,在吸引买家方面要极其耐心,并在一个最佳的竞价环境中完成出售,才能实现在自己理想价位出售公司的目的。

瑞丰现在的情况根本等不起,公司要在未来两个月内实现止损,而目前公司内部通过上次出售旗下投资公司所持有的有价证券出售所带来的现金正在一天天的被耗尽,如果不能再短时间内获得足够运营以及止损的资金,还未等到将晟跃彻底的拆分出售,瑞丰这边就已经要破产清算了。

只能用第二套方案来解决当下的危机了吗?翟国丰在心里这样想着。

所谓第二套方案,可以说是兵行险着,堪比现代商战领域的声东击西!此计策既险又妙,那就是反过来对外透露消息,称瑞丰控股打算出售自己的主营的有色金属业务,然后拿出仅有的资金,在国内高调拿地,通过舆论与炒作,渲染出瑞丰打算遵循此前余泰的经营策略,向房地产领域转型的假象,来迫使有意收购晟跃地产的内地地产商抬高收购价格,从而做到将晟跃地产以相对高价值的价格出售出去。

这招可谓是处处惊险,对公司内部流动现金的运用,以及出售消息的发布一定要拿捏的足够恰当,稍有不慎,都有可能会赔了夫人又折兵,不但不能达成预期目的,反倒会导致瑞丰的经营更加恶化,到那时公司破产似乎就将在所难免。

在没有什么好的备选计划的情况下,公司当下的状况逼迫翟国丰不得不尝试第二套方案。

随即翟国丰联系了公司有色金属业务的现任主管伍博承,作为何瑞和翟国丰的老部下伍博承多年以来一直主管有色金属业务,虽然本次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暴跌,他本人的一些经营决策曾饱受质疑,但翟国丰仍然信任这位已经有超过二十年金属贸易经验的资深瑞丰人。此番找他前来,就是打算整理一下公司内部所积压的铁,铝,锂,铜等成品金属库存情况,翟国丰的目的很明确,将积压的多余的成品金属材料库存进行大规模兜售,其动机有以下两点,

其一·尽可能处理积压的库存可以有效节省公司的运营支出,目前这些数量巨大的存货均存放在SZ市郊的工业区厂房之中,核算仓库的租金,人力费用等每一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对于现在的瑞丰来说,一块钱的硬币恨不得掰开来花,纵使不算什么大钱,也经不起浪费。

其二·就是有意向外界释放一个信号,瑞丰处理积压的金属产品库存,暗示公司即将转型。

另外翟国丰也叫上了瑞丰的财务官严巍,严巍不但是瑞丰控股的财务官,同时也负责此前提到过的,瑞丰旗下的投资子公司的日常运营,召他前来的目的是整理此时此刻公司内部还有多少可以调用的资金,其目的一目了然,翟国丰打算赌上瑞丰的身家性命演一场好戏了!

几日过后,翟国丰吩咐陈安系统的整理好,未来一个月国内比较有影响力的城市土地招标会的日期后,便启程辗转于国内诸多二三线城市的土地拍卖会场。

翟国丰此行将主要造访国内目前正在蓬勃发展的二三线城市,这些城市地价相比于一直炙手可热的BJ以及上海房市要理性得多,同时这也并不代表未来这些二三线城市的土地价值在未来会有所削弱,早些时候,翟国丰或多或少从何瑞那里了解到此前余泰对于内地房地产市场未来发展的一个预期,翟国丰认为余泰的观点非常正确,随着国内经济的高速发展,在BJ与上海这样的国际化大都市逐渐处于人口饱和的状态之后,中国的大多数二三线城市将会成为中国内地房地产开发商的兵家必争之地,而现在已经有许多国内知名地产开发商将目光转向了二三线城市,并将其视作企业未来发展最重要的方向之一,在二三线城市房地产热到来之前,拿下这些城市优质地段的土地经营权将会是稳赚不赔的买卖,哪怕你只是单纯的囤地不做任何开发,在未来两到三年内再出手,同样都能够得到非常丰厚的受益。虽然未来瑞丰将不会再从事地产业务,但是敏锐的嗅觉,在加之这次竞标的过程,让翟国丰切身体会到,内地地产市场未来将会是一块巨大的蛋糕,在这一点上他与余泰的观点是一致的。

翟国丰以晟跃地产代理人的身份奔走在国内许多城市土地拍卖会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那些有意收购晟跃的地产开发商耳朵里,在结合瑞丰目前正积极出售公司内部的金属成品库存,一些地产开发商对于瑞丰的看法开始趋向两极化,一方面一些地产开发商开始担忧瑞丰正在考虑转型成一家传统的地产公司,那对于他们来说无异于当头棒喝,本身晟跃地产目前在内地的市场规模已属前十,如果瑞丰全盘放弃自己的传统业务,彻底投身内地地产市场,那么对于他们来说将会面临一个体积巨大同时实力不俗的新竞争对手的出现,他们可不想因为这次收购案的折戟,从而间接催生出一家实力强劲的国内房地产开发商。

而另外一部分地产公司则认为,翟国丰不过是在虚张声势罢了,瑞丰现在整体经营情况非常糟糕,手头可以动用的现金少得可怜,根本没有能力在国内的地产市场里掀起什么风浪,此行的目的无非就是想要逼迫他们就范,好高价套现自己旗下的地产公司业务。

虽然许多有意收购晟跃的买家各怀鬼胎,但是总有一些企业沉不住气,抬高了对于晟跃地产的报价。

这就是翟国丰希望看到的,纵使有些买家可以自作聪明的看穿他的目的,但是总有一些买家还是会沉不住气,只要他们抬高报价,那么剩余有意晟跃的买家也不得不跟着抬高报价,这样翟国丰此行的目的就达到了,他成功将出售晟跃这笔交易从买家主导交易转变成了卖家主导的交易。

但这还远远不够,翟国丰要把自己手里的晟跃卖出高价,只是做做样子是显然不够的,他需要达成轰动的土地竞价交易,从而进一步拉高业内对于晟跃的估价!

为了达成这一目的,翟国丰向目标锁定在了成都。

作为成都核心的锦江区,有大批优质的地产项目亟待开发,而当下CD市政府正在与众多房地产开发商洽谈合作协议,并就整个锦江区改造的黄金地段的部分空置土地进行公开招标,翟国丰决定在此处下手,彻底打响晟跃地产的名号,而参加本次招标的地产开发商也可谓是众星云集。国内几乎所有知名的一线地产开发商都闻讯赶来,其中几乎是自己半个主场的四川地产巨头启星地产,以及从事许多国内一线大都市商业区开发的玉塍达地产悉数在列,以晟跃地产最高决策者身份来到成都的翟国丰有幸一睹这些国内知名地产开发商的英姿,也着实没算白来。

经过几天的竞价,拍卖的焦点全部围绕在距离成都最著名的春熙路不远处的一块商业地块上,作为当时最为繁华的成都商业区,该地块总面积131亩,起拍价每亩110万,经过接连几天的鏖战,数家公司竞标近30轮,竞标价格已经提升至每亩190万,如果按照当下的交易价格成交,其该土块的总价将达到创纪录的2.5亿元,在一轮又一轮的竞价过程中,翟国丰由衷的感受到,国内地产行业的火爆行情以及所创造出的巨大泡沫。但就未来整个成都的城市规划来说,翟国丰认为当下的报价还算合理,为了快刀斩乱麻,翟国丰所带领的晟跃开出每亩230万元的报价,相比于此前最高竞价足足高了40万元,此前的两天里翟国丰所在的晟跃已经接连以9350万和1.34亿分别拿下与此地块相近的两处地皮,作为到目前为止整次拍卖会上最吸引眼球的地产商,翟国丰可以说让晟跃出尽了风头。所以此时晟跃对于当下这块地皮也同样势在必得,正因为此前已经拿下两处近邻的地块,再度拿下眼前的这块土地就成了颇具战略性作用的收购,因为一旦达成交易,这三处地块就可以规划出一整套成熟的商业区建筑群建设方案。

而作为地产开发的基本原则,独立的黄金地块开发,远不及有关联性的多片土地有价值,多处联动性商业开发会带动整片区域的房价,这要比单独买下一块“地王”有意义得多。尤其是现在的大城市都在不断强调绿色城市概念,有吸引力的整体性建筑群规划方案以及加入适当的绿化工程才是未来中国许多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向。

而其他地产商同样深知这一道理,当晟跃地产开出如此高昂的价格时,他们便觉得没有在竞价的必要了。

就这样,晟跃地产成为了本次成都锦江区商业地产开发竞拍会上的大买家,许多媒体争相报道了关于晟跃地产数笔豪购,翟国丰在接受成都地方电视台短暂采访时也提到,母公司瑞丰的经营状况不会影响旗下晟跃地产的正常发展,毕竟目前作为瑞丰旗下唯一一家还具备盈利能力的公司,瑞丰对于晟跃的发展是尤为看重的。

而曾有意收购晟跃地产的买家们则彻底坐不住了,他们已经从起初的将信将疑,转变成坐立不安,晟跃这样的举动对于他们来说无疑是双重打击,能否收购是小,如果眼睁睁的看着晟跃不断壮大,对于他们自身来说也是在被压缩着生存空间,此时曾经打算收购晟跃的买家们纷纷主动向瑞丰联系,希望再次开启收购谈判。但此时已经被翟国丰牵着鼻子走的他们却吃了闭门羹,翟国丰婉拒了曾经有意收购晟跃的地产商的收购谈判请求,手里还有近20亿的翟国丰,决定将晟跃地产的价格推高的历史最高点在将其出售,一切都在按照计划进行,成都商业区的开发计划让晟跃的身价陡升,下一步,也是翟国丰计划中的最后一步,那就是收购更多的优质地皮,然后彻底将晟跃提升至他理想的价位,这就需要在已经烧的很旺的火堆之上再添一把柴火!

而且即便如此,翟国丰也并非没有后手,说实话,当游历一番之后,翟国丰对于内地地产行业的发展非常有信心,短期之内这个行业的大方向就是蓬勃向上的,再加上国际经济大环境的逐渐复苏,新一轮的地产牛市恐怕很快就要到来,如果计划生变,最终瑞丰没能顺利出手晟跃地产,翟国丰并不排除进军内地地产市场的可能性。

仅仅一周之后,晟跃又以极其高调的姿态加入到京沪最新一轮的城市规划建设之中,其目的就是希望能够吸引足够多的业内顶级地产商的注意,翟国丰以商业合作为由邀请许多一线地产开发商洽谈合作,并向其推销旗下拥有的一系列具有高潜力发展价值的地产项目,曾经与晟跃在成都竞标的启星地产一直垂涎晟跃手上的那块锦江区商业规划方案,并对收购晟跃地产表露出了极大的兴趣,而这边翟国丰也并未闲着,在数轮的竞价战之中,晟跃成功的拿下了几处位于京沪城郊的住宅型地块,此时晟跃手中所握有的极具价值的可开发地块已经非常充足了,而晟跃的一系列在京沪的收购行为也终于吸引了来子京沪拥有大批地产建设计划的大型地产公司,此时的翟国丰基本上已经达成了自己最终目的,接下来就将进入到了讨价还价的时间。

在与几家有意合作的顶级地产商进行初步交涉之后,翟国丰为晟跃地产标价400亿元,这样的要价金额可以说,已经非常巨大了,毕竟在刚刚过去的2008年受到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中国全年企业收购规模也不过1600亿元,翟国丰对于晟跃地产的要价已经相当于08年公司并购总规模的四分之一了,但相比于晟跃地产目前的价值,这样的标价是完全合理的,手中拥有的土地储备与在建工程,再加上过去一个月的时间里一系列收购行为,目前晟跃所拥有的有价资产已经超过300亿,考虑到目前总体仍在不断高速增长的整个地产行业,400亿的要价并不夸张。

但有兴趣收购晟跃的几家大型地产公司并不打算以如此高昂的价格购买这家公司,尤其是启星地产,该地产公司看重的只是晟跃持有的成都地产项目,而非整家公司,考虑到各自需求不同,翟国丰与启星地产,以及立足一二线城市商业地产开发的百利地产进行了三方初步会谈。

最终三方决定在BJ知名的励骏酒店进行详细会晤,商谈收购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