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之众人觉醒水浒命格
全然不知道自己踩了陷阱的贾张氏,心里泛起了几分对闫阜贵的不屑之情,刚要出言装个B。
她就被拉货的货爷,用现实抽了一巴掌。
“你们谁给结算一下尾款?”
贾张氏装B的话语,立时被堵在了嘴腔里面。
一双三角眼。
顺势望向了闫阜贵。
贾张氏的人生格言,占便宜可以,吃亏不行。
她没想到傻柱买棺材,居然没付全款。
天塌下来。
有大个顶着。
闫阜贵在,怎么也轮不到她贾张氏出头呀。
“闫老师。”
前一刻还警告闫阜贵少参与中院事情的贾张氏,脸上布满了笑意,拒闫阜贵千里之外的眼神,也变成了讨好。
“傻柱她终究是个孩子,何大清一走,全乱了套,棺材、纸扎、寿衣,全都是赊账赊回来的,刚才几位拉货爷的话,闫老师也听到了,人家收尾款,这尾款要是不结,东西人家就原路拉回去了,总不能何大清死了还不得安生吧。”
话说的漂亮。
一副处处为傻柱考虑的态势。
只不过这内里的意思。
充满了算计的成分。
“闫老师是咱院内唯一的文化人,这事情就得闫老师来出头,说啥也不能让傻柱的定钱打了水漂。”
“东旭妈,你这话可没有说对,这是你中院的事情,我是前院的住户,前院的人怎么能参与中院的事情,吃席的时候,我们一定会带着礼金过来。”
见闫阜贵不上套。
贾张氏心里暗骂了几句。
也怨她把话给说死了。
看了看明摆着要作壁上观的闫阜贵,又看了看那些左顾右盼的街坊,贾张氏扭身回了屋,不长时间,拿着一叠钱出来,帮傻柱付清了棺材纸扎钱。
现场众人。
有一个。
算一个。
都傻了眼。
这还是他们认知中的那个贾张氏吗?
仿佛变了一个人似的。
贾张氏可是不捡东西就算吃亏的主,她居然帮傻柱付了钱。
闫阜贵瞪圆了眼睛,脸上布满了后悔的懊恼情绪,一时不慎,居然被贾张氏钻了空子,他嘴里泛起了一声叹息,扭身回了自家。
三大妈在后面跟着。
“老闫,你怎么了?贾张氏怎么帮傻柱付钱啊?这可不是贾张氏的一贯作风。”
“还能为什么?利益呗。”
闫阜贵扳着手指头,分析起了贾张氏付钱的背后用意。
“何大清死了,棺材钱、纸扎钱、寿衣钱,贾张氏帮忙出的,傻柱领不领贾张氏的人情?”
“应该领吧?”
“把应该二字去掉,贾东旭到了结婚的年纪,贾张氏跑了几趟街道,街道一直没有给他们分房子,傻柱十六,何雨水七岁,大人不在了,稍微忽悠几句,何家的房子要不要给贾家腾一间出来?不腾房?傻柱就是忘恩负义。”
三大妈傻愣愣的杵在了当地。
四合院内。
就傻柱家的房子最大,采光最好。
中院向阳的正房。
这房子。
归了贾家了。
“你以为就房子的事情吗?这里面还有工作的事情。”
三大妈倒吸了一口凉气,脸上的表情愈发的震惊。
孩子大了,最担心没什么?
没工作!
有工作娶媳妇都好。
“贾张氏念念不忘想要让他们贾家变成双职工家庭,贾东旭跟着易中海在轧钢厂当学徒,这要是在找个儿媳妇。”
“有工作的姑娘,能看上贾东旭?人家父母怎么也得来打听打听吧。”
“我说的是没有工作的女孩子,这女孩子嫁给贾东旭,甭管要不要彩礼,贾张氏要是放话,嫁过来给女孩子找工作,多少女孩子上赶着倒嫁。”
“我明白了,何大清是轧钢厂的大厨,他要是死了,他的工作就是何雨水的,何雨水现在才七岁,总不能让一个七岁的娃娃去工作吧?所以这工作就空在了那里,贾张氏要是以帮何大清张罗后事为由,提出让贾家暂时保管何大清的工作,这事情没准还真有可能成。”
“成不成都是后话,我是后悔,这么大的便宜,咱闫家却没有占到,四合院的街坊们都叫我算计老扣,却偏偏没有算计过贾张氏,你说这叫什么事?”
“现在怎么办?”
“等!”
“等?”
“院内的街坊们,不可能放任贾家吞下这么大的便宜,要么房子,要么工作,她总的留一件出来。”
闫阜贵起身朝着外面走去。
这件事。
他的跟院内的街坊们通通气。
不可能任由贾家利益全占。
……
聋老太太。
拄着拐杖。
颤巍巍的朝着中院走去。
饿了。
想去中院易家寻点吃食。
她刚走到后院与中院门廊结合处,眼前的一切,便清晰的映入聋老太太的眼帘,棺材,纸人,纸马,灵棚。
妥妥的发丧的节奏。
身体情不自禁的泛起了淡淡的颤抖。
奇怪。
睡了一觉。
怎么中院院内摆放起了棺材,瞧棺材的颜色,还是那种横死的颜色,头皮发麻,脚步发软,身体无力。
要不是还抓着一根拐杖。
说不定此时的聋老太太,已经软软的瘫在了地上。
人老怕死。
到了聋老太太这年纪。
越发的怕死。
也顾不得肚子饿不饿了,扭头朝着自家走去。
……
贾家
贾张氏看着挂在墙壁上面的老贾遗照。
低声喃喃了几句。
她帮傻柱付钱的原因,正如闫阜贵所分析的那样,奔着傻柱家的房子、傻柱家的工作去的。
棺材钱我掏的。
纸扎钱我出的。
寿衣钱我付的。
我帮了你们何家这么大的一个忙,你何家不得表示表示?
一不要你傻柱当牛做马的报答我们贾家,二不需要你何雨水以身报答。
把你们何家的大祖屋让出一间来,租金用棺材钱、纸扎钱、寿衣钱里面扣,什么时候扣完了,什么时候在付租金。
还有何大清的工作,与其在哪里空着浪费,还不如交给贾家,让贾家用工作来寻儿媳妇,大不了将来弥补一点钱财给傻柱。
利在贾家。
到时候贾家,就是四合院里面的双职工家庭,谁家不高看一眼贾家。
源于这些利益的考虑,贾张氏才帮傻柱掏了这个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