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农村走出的修道士

刘泉看了看几人,没有先说话。

吴喜华面带悲伤,还沉浸在刚才的情绪中,他心里知道母亲的灵魂刚才肯定出现在了自己身边,可是他确看不到也摸不着,一种失去至亲的悲痛无法言表。

看了看老神在在的刘泉,心里有点紧张外加有点祈求的问道:“刘道师,您能让我在看一眼我母亲吗?”

再坐的几个不知情的老人有点诧异,吴赵氏的尸体就躺在灵柩里面,想看现在就可以去看,现在还没有封棺,怎么还要问这个问题,都有点疑惑的看了看吴喜华。

最后吴家长辈出口训斥道:“吴家老大,你这话问的奇怪了,你想去看你母亲自己就去看去,难道还有谁能阻止你不成,怎么还向道师师父问这个问题,真是莫名其妙,有没有点规矩。”

吴喜华听完顿时又点语塞,欲言又止的看了看自己长辈,最后还是把希望的目光看向刘泉。

刘泉闻言也没有一下就答应,因为如果真想让吴喜华看到自己母亲的灵魂也不是不能做到的,就算不是他出手,一般人想碰到鬼魂也有办法,比如用牛的眼泪,柳叶洗眼也是可以做到,只是这种手段只能说有可能,也不能说百分百的能看到鬼魂,当然如果能让自己的三火去二,那一般很大的几率是可以看到的,只是这种情况一般都是在濒临登天的人身上才能实现,再有就是六岁一下儿童心灵纯净也能见到,很明显吴喜华不在此类。

瞄了俩个还在一头雾水的俩个老人,刘泉还是给出的回答。

“你如果想见到你母亲,首先不是你想见我就能给你见,还得你母亲的意愿,这是阴阳互通,我们阳人不能替阴界之人做决定,这样吧,等到最后封棺的时候你们直系亲属全部过来,我给你们通灵问古,你觉得怎么样。”

吴喜华听完,很是高兴,能在见到母亲一面也算是把自己的遗憾补充了,也算是最后跟自己母亲告别。

连忙站起身来,深深的向刘泉鞠了个躬:“那就麻烦师父了,谢谢。”

刘泉起身扶起激动的吴喜华,心里也有点感叹,人生就是如此,多是伴着遗憾,如果能让活着的人不留遗憾,也算是一场功德,也是给亡者一个最后的温情告别,让她也能不留遗憾的下去阴界,更是一场阴德。

“主家不比客气,这也是我本该做的,主家有这个诉求,那我做为道师就当为你们填补意愿,逝者已逝,主家还得好好的生活下去,才是对逝者最大的孝心,你说是吧。”

吴家长辈听完,也表示很是认同,狠狠的抽了一口烟,语重心长的对吴喜华说道:“嗯,这道师师父说得对啊,你妈呢也是寿终就寝,她人你也知道是个心善之人,肯定不希望在世之人最后为了她而悲伤不已,现在最重要的事情呢,就是好好把这场法事做好,让你母亲体面的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这人吗老了老了都有这么一天,你也不必太过伤心,以后好好把持家庭,也算是给你母亲最好的慰藉了。”

“是啊,喜华,吴家老哥说的对啊,你也是一家之主了,你以后得支撑起这个家,现在我老姐姐仙逝,这个家就靠你拿主意了,知道吧,你可不能乱,不然其他的人都乱了。”老太太的弟弟也是语重心长的对吴喜华说道,吴家现在出了这个事情,做为主心骨那是真的不能乱了心神。

吴喜华深吸了一口气,努力把自己的精神提了起来。

“舅舅,伯父我知道的,让您二老费心了。”

“哎,没必要,我们俩老不死的也帮不了你太大的忙,一切都要看你和你们弟兄去商量了。”

“是啊,老哥哥说的是,我们娘家那边等下就要过来了,到时候俩家人一起把我老姐姐的丧事办好就是了。”

“哎,喜华知道的。”

老太太的灵魂在旁边看着,看着自己的儿子眼中带着欣慰,看向自家弟弟还有吴家的长辈眼神中也是充满的感激。

刘泉看着也不打扰,就静静的看着这一切,一瞬间刘泉都感觉自己的境界都有点松动,心想看来这红尘历练真的才是正道啊。

等几位都稍微恢复了点精神,一桌子人才开始商量做道场的细节问题,比如要做几天几夜的道场,酬金怎么算,需要准备些什么东西,一一的都在桌面上谈好了,当然主要还是刘泉跟吴喜华在谈,至于最后定的多少酬金那就不多说了,反正不是很多钱的,做这一行也不是主要靠着这个白事赚钱的,一般农村里面都是二百到五百一人一天意思意思就行了,没太大的讲究。

······

“主家,那就先麻烦你去砍五根竹子回来我们等下挂幡要用。”

“哎,我这就去叫人去砍,这后山就有很快就好。”吴喜华应了声,就出去安排事情去了。

“建华,你去把家伙事全部拿出来,波哥你去把放在箱子里面的毛笔跟砚台拿过来,我们先把幡都写好,其他的几个你们也去帮忙去把道场布置好。”

“行嘞。”+6

随着刘泉的安排,几个人马上就开始运作起来。

至于挽联什么的,一般都是家里的长辈去写的,这个事情就是吴家长辈写的,这会已经已经开始在写了。

没一会,刘波就把毛笔砚台拿了过来,顺便也拿了一叠白纸还有红纸过来,俩人手脚麻利的把要写幡的纸条裁好,向吴家人要来了点早就熬好的浆糊,把空幡做好。

这个时候也有很多过来帮忙的空闲的人过来围观,这在农村里很常见,幡写的好不好也是一个道师一个重要的表现。

刘泉在砚台里面放了点水,慢慢的转磨着,不想一般的墨,刘泉砚台也是毕竟高级的砚台了,毕竟也是道玄真人留下来的,也有几千年的岁月了,所以出来的墨还带着一阵清香,让周围的人感觉有点神奇,他们可从来没看到过还能散发出香味的墨来,平常的道师师父都是直接拿成墨来书写的,大家不由的对刘泉这个年轻的道师高看一眼,都心里猜测出这个玩意不是便宜的东西,肯定老值钱了,而刘泉确拿来写幡。

写招灵引灵幡一般都是把逝者的名写在上面,在左右写上金童玉女引路,主要是在做法事的时候要用,刘泉的毛笔字自是不用多说,本来就喜欢写毛笔字,在得了传承之后更是把他的书法提到了一个高度,写出来的字都不比书法宗师差多少的,所以周围的人看着刘泉写幡也别有一种享受,并且刘泉边写还会轻声的念着咒语,让人的心神的不由自主的静了下来,在其他人看不到的情况下,随着刘泉的书写,老太太的一丝灵魂瞬间就附着到了灵幡上面,这也灵魂的栖身之所,能起到很好的滋养灵魂的作用。

刘泉写好俩副主幡,就不在书写了,其他的一些幡都留给了刘波去写,刘波的毛笔字写的也很好,只是没有刘泉那样厉害,但是放在农村里面也是个很好的写手了。

周围看热闹的人,都不由自主的称赞刘泉写的好,刘泉都是微笑的回着话。

没一会,过来帮忙的人就在后山把竹子砍好带了回来,刘泉亲自去大堂里面,指导他们把挂像按顺序挂好,正面大门的地方挂着五副神像,中间就是三清神像,左右俩边一个是玉皇上帝和酆都大帝,左右俩边墙上挂的都是十殿阎王神像,外面的窗户上挂的是神茶和郁垒左右各一副,外面正门上分挂的是各路鬼神小图像。

等把所有的神像挂起来了,一时之间从外面看起来整个道场都显得庄重了很多,让人不由自主的对这些神像有种莫名的敬重感,这些个神像可不像普通的神像一般,都是开过光,天天都在道堂里面接受供奉的,已经有点灵光在里面了,所以自然会让人感觉到无形的一种威严在。

之后又搬来了俩张桌子,一张放在了神龛前上面一一摆放着道坛,这道坛也是刘泉自己做的,好方便放一线道器跟神像神位,其中必不可少的就是祖师道玄真人的木雕像,还有其他一线神仙的木雕像也放在上边,道坛上面有三个大的空斗,刘泉吩咐吴喜华拿来了米跟稻谷把里面填满,之后再在上面插上鬼神像,这些都是小型的鬼神画像,画的栩栩如生,都是一些民间传得很广的道师画像,比如张天师。

在加上令旗,还有刘泉写的俩个幡也用竹子的枝条用棉写绑好插在左右俩边,等全部法器放好,就会有一个管事人来专门给每个神位恭敬上香,这个香都会二十四小时不断的上着,直到道场完成。

刘泉最后也把老太太的神位牌(纸做的),放在了最下面的正当中,正方供奉这一线主家做好的慈饼,还有一些饼干糖果,这些吃食没做完一场法事,都会放发给幼童,大家都普遍认为吃了这些上贡过的吃食,那逝世之人还有神会保佑孩子平平安安,其他的不知道是不是这样,但是如果是刘泉亲自做法事下来的话,多多少少会有点这样的作用,因为在做法事的时候会不由自主散发出灵力扶着在这些吃食上边,吃了这些吃食也是会有点强身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