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代念诗之王
杨士善把身旁的黄致尧晃醒。这会车已经到了家乡的大巴站点,已经能看到车窗外几辆出租车正停靠在那里,等着拉活接客。
没有了再去拿行李的麻烦事,杨士善站起身,走下了车。和几个兄弟伙打了个招呼,约好明天再见,就径直走向不远处停着的一辆黑色红旗车。
老式的商务车,发动机盖、前后车窗玻璃、车顶和后备箱盖基本上都没有什么弧度,平平直直,有棱有角,和市面上常见的弧度美妙的车相比,一眼就能看出来属于上个时代。略有些褪色的车漆映着冬日里灰色的天幕,仿佛又黯淡了一些。不过车虽然旧,却没什么灰尘污渍,显然是车主人在此之前做了一次彻底清理的结果。
车边站着的人和这辆车的气质倒是很搭。土灰色的绒线帽盖住头顶,露出光亮的脑门,黑色过膝的长款厚羽绒服裹着身子,略显臃肿。一双厚棉鞋,双手揣兜,在往大巴车这边看。脸上皱纹不算深,但是笑起来的时候还是显出了一些老态。
看见了这个中年人在朝自己招手,杨士善连忙快走几步,直接走到车的副驾驶位置,拉开车门坐了进去。中年人早就坐在了驾驶室里面,熟练地挂档发动车辆,把车子发动机启动,然而并没有直接开走车子。
“这天太冷了,缓一缓,等水温上来了再走。这车老喽,毛病多,前几天还趴了一回窝。”中年人摘下帽子,露出稀疏的头发,把帽子放在后座上。
杨士善说道:“爸,我都把钱打到你银行卡上了。不算特别多,换个好点的车应该够吧?”
中年人摸了摸头顶,憨厚地笑了笑:“挑了一圈,没有看好的,结果就冬天了。我寻思着等过了这个冬天再买车也不迟。反正我现在一天天也不用去单位,不像以前那么忙了,也不太用车,什么时候换都行。对了,你妈让我给你带了几个南果梨,在后座上,你够一下,拿纸巾垫着点吃,别把车弄埋汰了……”
充满着大碴子味的絮絮叨叨,杨士善却觉得无比温暖。靠在有点掉毛的暖垫上,啃着家乡特产的里,就连淡淡的汽油味也是杨士善熟悉的感觉。别管在外面怎么乘风破浪逞英雄,在这个发动机发出老化的轰鸣的车里,自己可以什么都不用管了。
毕竟坐在自己身边专心开车的那个人,才是家里的顶梁柱。虽然自己在中学的时候就比他更高了,但在杨士善心里,只要自己站在父亲面前,永远是矮一头的。
杨士善的父亲叫做杨亚林。在杨士善眼里,自己父亲虽然也不过是普普通通的小市民,但是讲起来也是蛮励志的。
在杨亚林小时候,他的父亲,也就是杨士善的祖父,由于家庭成分的原因被单位派去贵州水城参与三线建设。一家三个孩子,就只有杨士善的祖母一个人带着,显然很是吃力。在几乎没人看没人管的情况下,杨亚林自然而然地走偏了。
打架,逃学,初中毕业证差点都没领到,杨亚林就这样结束了学生生涯。好在杨士善的祖父已经回家了,作为一个高级工程师,托了关系,让杨亚林进了国有大厂当起了工人。
在这之后,杨亚林基本干遍了全部的工种。去接线当电工,做过;拿着焊枪接钢管,做过;扛水泥卖力气,做过……在厂子里工资虽说不高,但是和同侪相比也不低。脑子比别人快一点,干活也容易抓到窍门,在车间里杨亚林还是很受欢迎的。
不过杨亚林并没有为自己的工人编制而满足,在下岗潮来临之前就辞职了。白天和自己的嫂子,也就是杨士善的伯母一起摆摊卖衣服,晚上去夜校学习文化知识。经常是整夜不睡觉,一抬头就到了天明。杨亚林的头发也就是那个时候开始掉的,此后就一直没有恢复好。
靠着过人的毅力咬牙坚持了下来,最后杨亚林拿到了一个211大学的自考中文系文凭。学历上去了,更有技术含量的部门也愿意把他收下,杨亚林从工人的第一线脱离,找到了一份能坐办公室的工作。后来杨亚林又和几个同事一起搞了一批工程车辆,直接承包公司投标的工程,在世纪初的时候很是赚了一些钱。
好景不长,在杨士善刚上中学的功夫,杨亚林前一天喝了一顿大酒,醉醺醺地回家,结果第二天就被抬到了医院,突发心脑血管疾病,在鬼门关前走了一遭。亏的是大夫妙手回春,把杨亚林从死亡线上捞了回来。
杨亚林的毅力再一次改变了他的命运。二三十年的烟瘾酒瘾说断就断,就此一口不抽一口不喝,连着两三年一口肉没吃过,身体恢复得意外得好,外表看起来就和好人一样。不过生活中还是要格外注意,避免心情过于激动、过度疲惫、剧烈运动等等一系列状况。
从生病以后,杨亚林工程队这边的事情只能放在一旁。拿一点分红,加上请了病假之后国企的一份死工资,加上杨士善母亲挣得也不算少,日子还过得去。
杨亚林病情好转之后,工作上忙的少,时间就花在了享受生活中。养花、喝茶、养鱼,小日子过得倒也开心。除了这些之外,杨亚林也弥补了自己在杨士善童年时忙于工作,陪伴杨士善的时间很少的缺憾,整天盯着杨士善学习。杨士善说得过去的学习成绩有一大半要归功于杨亚林。
异世界降临之后,职业者的修炼方式被广泛传播,杨亚林也就此成为了门槛最低的战士。本来就是当做强身健体,结果超凡能量对于身体的改造作用出乎意料的好。再去医院检查时,原本血管中的血栓竟然已经消失了。这对于杨士善全家来说都是天降的意外之喜。
在这个时候,杨士善已经和大团长等人一起组建了佣兵团,开始了冒险之旅,不但不用家里的财政支持,甚至还能补贴家用。杨亚林虽然心里不太愿意让杨士善做这份可能会有生命危险的工作,但是杨士善在这个行业里做得却格外出色。在听杨士善讲过大团长的家庭背景之后,杨亚林也就放任不管了,只是要求杨士善一定要把大学的学业完成。
这是杨亚林作为一个在学历上吃过亏,经历过苦日子,又靠着学习改变了自己人生轨迹的人源于自身人生经历的人生经验。经过了杨亚林的常年灌输,杨士善自己对这种观点也很认同,这也是虽然时代发生了改变,杨士善依旧坚持学习的重要原因。
这会在车上,杨亚林也没问佣兵团的事情,而是和异世界降临之前的家长一样,关心起了杨士善的学习情况:“这个学期成绩出来没有,没有挂科吧?”
杨士善把啃过的梨核放到塑料袋里装好:“没有,还没出分。不过估计也不会挂科。现在老师出题也简单,批卷也松了,有的老师干脆就按平时考勤算成绩。我基本上没怎么逃过课,就算是感情分老师也愿意多给一点。”
杨亚林欣慰的点了点头:“这还挺好。记住了,你还是学生,现在还是学业为重……”
杨士善沉默了一下,还是和杨亚林说道:“爸,我和我们大团长说好了,毕业之后就为佣兵团全职工作了。”
杨亚林换档的手停顿了一下:“定下来了?你之前不是和我说你和房德让他们几个还在商量吗?”
杨士善说道:“我们商量好了。大团长给我们的待遇也不错,都有股份分红可以拿,以后发展前景也很好。就算毕业了,读个研再去找工作,也不太可能找到比这个更好的了。”
杨亚林犹豫了一下,点了点头:“行。这个事最后还是得你自己做主,爸爸帮不了你什么。其实去佣兵团也挺好的。这个时代也不太平,就算不去异空间也有危险。你要是能把功夫练出来,以后不管怎么样都安全。有钱了,没有自保能力,那也是任人宰割。”
杨士善笑了笑:“现在的犯罪分子日子也不好过。真要是有当街抢劫还不被人打死的本事,干点什么不好,早就有大公司高薪来聘用了。就算自己拉一群人去异空间,危险性也被犯罪强。”
杨亚林表达了对杨士善观点的赞同。父子两个人一路上随意闲聊,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到了家附近。
这是个刚建起来没几年的新小区。在杨士善赚到第一桶金之后,就撺掇着父母买下了这边的新房。装修了半年,又闲置了很久,一家人终于离开了原本的陋室,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居。
杨士善去上大学,其它时间也大都花在佣兵团的身上,这套房子自然主要是由杨士善的父母居住,也算是杨士善的一片孝心了。
推开房门,食物的香气扑面而来。杨士善大声朝着厨房喊道:“妈,做什么好吃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