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武侠仙侠 逆西游:万佛寂灭

第39章 ·兵器比轻重,四圣试禅心

  既得新徒,又分长幼。

  小白龙觉悟高,先前让了八戒,这回见沙僧曾是天庭的卷帘大将,虽一时散了修为,却不敢造次,依然让他在先。

  沙僧一再推辞,小白龙执意不肯,终究还是做了老三。

  这样一来,悟空排行第一,八戒第二,沙僧第三,小白龙第四,剩下一个李恪,悟空唤他“贤弟”,八戒称一声“恩公”,小白龙唤“师兄”,沙僧得了他功法,也随八戒,称“恩公”。

  至于杨婵,除悟空唤“弟媳妇儿”,陈玄奘称“王妃”,余者都道一声“嫂夫人”,沙僧都懵了。

  出家人,还能带妻子修行吗?

  他在天庭就是伺候人,如今境界跌落,更是眼快手勤,又是帮师父收拾行李,又是给他牵马,乐得老和尚嘴都笑歪了。

  不多时,到了观音桥头。

  陈玄奘下马拜了石碑,正待走时,沙僧朝八戒道:

  “二师兄,我有一把降妖宝杖落在河底,如今境界跌落,却拿不起来了,你曾是天河元帅,想必不怕水……”

  “不消说!”

  八戒打断他,笑道:

  “俺去一趟,替你收着便是了!”

  当即剥了青锦直裰,脱了鞋,双手舞钯,分开水路,使出那当年的旧手段,跃浪翻波,撞将进去,径至水底之下。

  过不多时,忽听水浪翻腾,就跃出水面,一肩扛耙,一手执杖。

  “咚”的一下落地,笑道:

  “沙师弟,你这擀面杖也似的乌油黑棒子,倒有些分量!”

  说着,便往前递。

  沙僧却没敢接,俯身一礼,道:

  “二师兄,我这降妖宝杖出自月宫梭罗仙木,由鲁班打造琢磨而成,外边嵌宝霞光耀,内里钻金瑞气凝,又称‘梭罗宝杖’,重五千零四十八斤,如今肉体凡胎,却拿不动……”

  一旁老和尚咋舌道:

  “似这般重法,岂不是磕着点儿,就死了?”

  悟空乐了,“呼”的一声掣出如意金箍棒,颠了颠,笑道:

  “师父啊,我这棒子更重,足有一万三千五百斤,若他那棒子磕着点儿就死,我这里岂不是擦着点儿就亡?”

  李恪也多了一嘴:

  “八戒,你那耙子有多重?”

  八戒笑道:

  “也没多重,跟沙师弟这降妖宝杖一样!”

  一旁杨婵奇道:

  “怪了,你们这兵器怎么有零有整,都有五千零四十八斤?大师兄却不同,也不是倍数,有什么说法?”

  八戒难得出头,忙解释道:

  “嫂嫂有所不知,五千零四十八是一藏之数,猴哥那棒子却不是这个理儿,乃是大禹圣皇治水时用过的定海神针铁,与潮汐、激流相应。”

  悟空笑道:

  “你这呆子,听的倒多了?”

  几个人说说笑笑,不知不觉走过了八百里观音桥。

  一过桥,果然功德降下!

  【任务已完成,奖励发放中……】

  众人都见惯不怪,由他在云上修炼,也不惊扰,直往西而去。

  走了几日,路过一处枫林,满山红遍。

  沙僧伺候殷勤,那老和尚就娇气起来,见此处风景宜人,就说乏了,众人也不催他,都在林边歇脚。

  说笑一阵,李恪问道:

  “八戒,此前我见沙师弟修为全无,特意跟菩萨讨了一枚九转大还丹,听说可立地大罗,菩萨却说先不要用,让我问你!”

  沙僧一听,眼泪都出来了,俯身道:

  “师兄,再造之恩……”

  “自家兄弟,客气什么?”

  李恪微微一笑,又问:

  “八戒,问你呢?”

  八戒想了想,又问沙僧所修功法,沉吟良久,才说:

  “若想升境界,此时就可服用,自然立地大罗,但若想修实力,却须先修炼自身功法,直至渡劫成仙,而后服用,压制药力,缓缓淬炼道体,如此循序渐进,才得真昧,不知沙师弟等得等不得?”

  沙僧毫不犹豫,脱口道:

  “自然等得,还请师兄先收着那丹药!”

  李恪赞道:

  “不错,有志气!”

  那边老和尚听沙僧能立地大罗,晋升活爹,只觉天都黑了,又听他不肯吃药,这才转忧为喜,慌慌张张上了马,就催着赶路。

  再行一程,远远的看到一座庄院。

  李恪已得了任务——

  【西游第十七难,四圣试禅心,可当面点破其身份,免陈玄奘摇摆、煎熬之苦,奖励功德金叶一百万片!】

  才一百万啊?

  李恪现在眼界高了,有点不乐意。

  老和尚提议借宿,悟空抬眼一望,见半空中庆云笼罩,瑞霭遮盈,情知定是佛仙所化,便朝李恪看来。

  这回打不打了?

  李恪笑道:

  “无碍,同去便是!”

  不多时,到了门楼前,乃是垂莲象鼻,画栋雕梁。

  沙僧将马栓好,八戒看了一圈,道:

  “这个人家,过得倒富实。”

  悟空见李恪不探,便当先去推门,老和尚忙道:

  “不可,你我出家人,各自避些嫌疑,切莫擅入。且自等他有人出来,以礼求宿方可,天也不冷,等会子不碍事。”

  坐等良久,不见人出。

  李恪悄悄取了地图,看明了四圣身份,这才站起身,扣门唤道:

  “院里有人么,和尚们借宿来了?”

  许久,不见回音。

  李恪暗笑,又高声道:

  “看来是个无人的凶宅,怕是有鬼,我们快走!”

  这一下,却有了动静,只听一阵窸窣的脚步声由远及近,门后走出一个徐娘半老的美妇人来,面含薄怒,娇声道:

  “说什么凶宅,哪里有鬼?”

  只见她穿着一件织金官绿镌丝袄,上罩着浅红比甲,系一条结彩鹅黄锦绣裙,下映着高底花鞋,时样云髻皂纱漫,相衬着二色盘龙发,斜簪着两股赤金钗,耳环双坠宝珠排,脂粉不施,丰腴典雅。

  唐三藏慌忙合十一礼,道:

  “女菩萨莫怪,小僧是东土大唐来的,奉旨向西方拜佛求经。路过宝方,天色已晚,特奔檀府,万望告借一宵。”

  那美妇敛衽,回了一礼,笑语相迎:

  “长老,里面请!”

  众人鱼贯而入,原来有向南的三间大厅,帘栊高控,屏门上,挂一轴寿山福海的横披画;两边金漆柱上,贴着一幅大红纸的春联,上写着:

  丝飘弱柳平桥晚,雪点香梅小院春。

  正中间,设一张退光黑漆的香几,几上放一个古铜兽炉,厅子正上方有八张交椅,两山头挂着四季吊屏。

  好一派仙家优雅处!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