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云带着嫣儿一路乘车行至一片乱石林立的隘口,霄生羽翼已不可前行。燕云道,“步行入内吧。”
嫣儿点了点头,随着燕云出了霄生羽翼。行径中,环顾四周,丰山耸然而特立,下则幽谷窈然而深藏,中有清泉滃然而仰出。嫣儿还在四处打量,只听燕云轻声道,“便是此处了。”
嫣儿看到眼前那蛇身盘绕的楔形墓穴前石门紧闭。茂树恶木,嘉葩毒卉,乱杂而争植,形同秽墟,不禁皱眉道,“云哥哥,女娲娘娘的墓穴如何这般破落,与周边格格不入?”
燕云道,“我也是听父王说过,此处当年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完全不是这幅景象。如今已是荒芜了四百年,想必是女娲娘娘仙魄自行封闭了墓穴之门。”
“真是对女娲娘娘大不敬。”嫣儿说着放出“白发三千丈”,飞出一排素练银针组成的飞刀,将墓穴前的恶木毒卉都修剪了。燕云在一边也使出“凤凰双焰令”,在这墓穴周围形成一圈窄窄的熔岩隔离带,将那以外的杂草都断了根。“今后毒卉不可再近墓穴半步。”
嫣儿用力踩了踩脚下落叶覆盖的土地,突然绽放出明艳的笑容,“这墓穴若视为女娲娘娘的城池,的确还差条护城河。”说着念了句,“正本清源”,将远处山谷里的清泉一路引至脚下。激荡清冽的泉水立刻冲散了所有淤积的落叶泥土,露出一条壕沟来。
燕云拉着嫣儿向后退开,待那干涸依旧的壕沟蓄满了水,如一对盘蛇直指墓穴石门下的凹槽。嫣儿牵引了那凹槽中的清泉顺着石门上的龙形浅纹溯流浸润,只听“砰”的一声,墓穴大门突然向两侧打开了。
燕云惊喜道,“原来这穴门用的是水行阵。难怪这四百年来,轩辕王与居延王用尽了各类火灵素仙法和易数之法都不能打开这石门。”
嫣儿笑道,“女娲娘娘不愧是幻境始祖。这墓穴周身和石门上的文字符号都是些障眼法。不过方才经过的那片山谷格局倒是得黟山精髓,处处通向这墓穴,唯有清泉被阻断,这有违山之灵性所在。所以我方才试了试脚下,皆为中空,必是引泉所留。”
燕云点了点头道,“既然墓门已开,我陪你进去吧。”
嫣儿坚决地摇了摇头道,“既然女娲娘娘有心择守墓之人,必得独自应战。”
“可是你才复原不久。。。。。。”燕云担忧地望着嫣儿。
“云哥哥,”嫣儿莞尔道,“此乃我必应之战。你能陪我到这里,我已经万分感激了。”
燕云看出嫣儿已是打定了主意,应道,“好。我便在这等着你。如若遇险,不可强行突围。我们总可另寻他法。”
嫣儿看着燕云那紧张的神情,轻轻握住他的手,灿烂一笑道,“我知道啦。你放心。”
随着嫣儿步入墓穴之中,那对开的石门也轰然闭合了。顷刻间,嫣儿置身于一片暗无天日之中。须臾,盘龙链上的六色光芒闪现起来。嫣儿依稀看见墙壁两侧皆有火台,连忙一个火云掌向两侧点亮了主通道。嫣儿警觉地四面打量着,只见两侧火台和拱顶之上皆有黑色层雾散出。不一会儿便在嫣儿面前形成了一片污浊的混沌之气,形如巨兽,阻住了去路。
嫣儿心中暗自思忖道:这可难不住我。说着一个“笔走龙蛇”身轻如燕、薄若蝉翼横穿了那混沌之气而去。嫣儿正得意地拍了拍手,以为过了这关,不想那混沌之气追身而来,这一回,更加稠密、涌动更加迅速,将嫣儿团团围住。
嫣儿心中一怔:我还不能使出“九霄云外”,如何能驱散这如此粘稠压迫的混沌之气。此时她手上的盘龙链光芒更加夺目,已是为发力蓄能。嫣儿猛然想起早前西王母是如何发现那些异禀仙魄藏匿于黑色光芒之中,计上心头:既然不能驱散,便重现一回盘古元神开天辟地吧。
想到这,嫣儿将盘龙链中所有仙力与自身火灵素融合了,全力挥出“明火执仗”。遮天巨锤与那混沌之气撞击后,如雷霆万丈。嫣儿又补上了“月不解饮影成三”,将那巨锤分了身,飞向四面,用撼天动地的光波迅猛击打那混沌之气。
那一团黑雾之中突然一片五光十色,隐约透现出游走的光球,也向巨锤碰撞而来。嫣儿笑道,“正待此刻!”一个“素练天火”如白虹贯日,让那些光球在巨锤冲撞下炸裂开来,变化倏忽,天地分明,云开雾散。
待这些混沌之气褪去了,嫣儿看见了正前方伫立着女娲塑像。塑像两侧的墙壁上分别绘有女娲断鳌、炼石补天、抟土造人的画面。不等嫣儿一一看过,突然墓穴之中山动海摇、雷霆惊失。列缺劈林,火光四溅,天雨不止,大水四涌。嫣儿连忙踩上踏燕火云,浮于洪水之上,随波向前漂流。一路看尽万物哀嚎,尸横遍野。
嫣儿的心飞速跳动起来,不断复述着《天庭志》中“源生卷”的内容,“四级废,九州列,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正念着,只见前方一片孤岛上青面獠牙的凿齿与九婴正发出孩童哭泣之声追赶着哭天喊地的西域百姓。
嫣儿一惊,连忙使出土灵素“身陷泥潭”,化凿齿九婴脚下泥土为沼泽,将他们困在原地,不断下陷。嫣儿提携螣蛇一跃而上,冲上前去,一个“枝繁叶茂”牵引了周遭古树如长剑出鞘,枝杈皆被素练幻化为簇簇利刃,四面八方横穿二恶兽而过。
眼见着二恶兽血肉横飞,不断陷入沼泽之中,灵魄升腾,嫣儿连忙将九婴灵魄截住,化为螣蛇幻象。嫣儿刚立在螣蛇身上,突然听见身后又传来百姓凄惨的叫声,连忙掉转了螣蛇追去。
只见远处高山之上裂开一个窟窿,天雨倾盆而下,将逃亡的百姓冲入激流之中。“阿螣,快救人!”嫣儿带着螣蛇俯冲而下,发出“白发三千丈”不断捞起洪水中的百姓放在螣蛇生出的朵朵云彩之上。
天雨奔放肆大,落水求救的百姓络绎不绝。嫣儿疲于奔命,不断看见百姓哭喊着,“求求神仙,先救我的孩子吧。”说着将孩子高高举起交给嫣儿,自己甘愿落入水中。
嫣儿的心一沉,立刻想到当夜在白萍洲中,爹爹和箨儿也是这样,把生的机会留给了自己与娘亲。嫣儿心一横,加快了速度,将这些百姓也置于云彩之上,再将朵朵云彩用银丝串联起来,动情道,“孩子离不开爹娘,你们都要好好活着!”
嫣儿与螣蛇在前掌舵,带领着身后的云彩阵起起伏伏,然需营救的百姓却不见减少。一阵苦战后嫣儿自觉体力不支:这样不是办法。嫣儿抬头看着高山上那个窟窿,心中默念:炼五色石以补天,断鳌足以立四级,积芦灰以止**。看来只能用女娲娘娘当年之法拯救苍生了。
嫣儿想着取出螣蛇龙须,将那庞大的山体整个化作五彩山石全力向那窟窿填去。眼见着那山体震颤向上,磅礴延绵,不想只能堵住大半窟窿,缺口处依然如泄洪之势,奔涌而下。
嫣儿又将泥土粘合在一起,不断发出火云掌,当场炼制成五彩石。然之前仙力消耗太大,这会儿速度已是不及。眼看着水涨云高,百姓岌岌可危,嫣儿心乱如麻。螣蛇突然歪着头指了指百姓,又指了指泥土。
嫣儿心中一惊,急促道,“阿螣,我如何不知这些凡人乃女娲娘娘黄泥所塑,可瞬间幻化了五彩石。然填上那缺口至少也得幻化了千人。这些黎民百姓,哪个不是有老有小,好些尚未成年。教我如何取舍?”
眼见着自己与螣蛇已经飞至天顶,无处可逃,身下的洪水已经快浸没螣蛇幻象之身。嫣儿回首望了眼墓穴入口方向,留下一滴清泪,“对不起,云哥哥,终究只能来世再见了。”
说着爆发了全部仙力腾空而上直奔那个窟窿而去。瞬间盘龙链绽放出耀眼的五彩光芒,嫣儿的身体开始幻化成不断生长的五彩石,逐渐堵住了那个窟窿。
倾盆大雨终于停止了。不断闪耀的五彩光芒辐照大地,洪水消退,树木重生,百姓身下的洪水变成了沃土,纷纷奔走相告,跪拜上苍。嫣儿欣慰地看着这一幕,只觉得身子不断下坠,忍不住低头看去。嫣儿这才发现自己正缓缓落回地面,山体树木与那些百姓的身形都渐渐退入四周的墙壁之中,回到女娲补天的壁画里。
待嫣儿的双脚着陆,只见眼前的女娲塑像上闪耀着五彩光辉,一路将自己带入了生水万年林中。不一会儿女娲的幻象便从林中飞出,慈爱地看着嫣儿道,“上天果然没有选错人。四百年过去了,能走到这补天幻境的不足五人,而你是唯一一个没有将凡人百姓锻造成五彩石补天自救的仙家。”
嫣儿难以想象女娲娘娘就在自己面前,还正真真切切地与自己言语,激动道,“东境隐元君文昊天之女文其嫣见过女娲娘娘!”
“竟是我与伏羲后人!”女娲惊喜道,“你方才是如何舍得牺牲自己拯救苍生的?”
“倒也没有这般伟大。”嫣儿不好意思道,“不过是不愿黎明百姓也同我一般骨肉分离。爹爹自小便总是说,三界本无高低贵贱。我天界既主持天道,享凡间供奉,必德行配位。方才的情景,舍我一人,可救下万千生灵。岂可本末倒置,让万千生灵为我殉难。”
女娲微笑道,“文氏一族,果然没有辜负我与伏羲的教导。你如今已闯过了墓穴天关,可成为守墓戍仙。”女娲扭动了蛇身,看了看嫣儿手上的盘龙链道,“只是你乃天选之人,本不该在此不见天日之地驻守。依我看,你可是因这盘龙链中异物前来?”
嫣儿点头道,“女娲娘娘果然是洞若明火。此番我是得西王母神尊指点,前来万年林中寻求分离黑色链环中异禀仙魄之法,调息至阴之气的。”
女娲轻轻抬起嫣儿的手道,“世人只道这盘龙链为我所造,便当它受我支配。他们却不知,六神乃盘古大帝开天辟地时分离混沌之气所成。盘古大帝在世时,六神得他仙魄庇护,何需这盘龙链?是他自知万年身躯全副融入山川万物之中后,六神将再无所依,才引导我遵天命打造了这盘龙链继续庇护六神的。得此盘龙链之人,乃天选之人,非我女娲指定之人。”
嫣儿不禁疑惑道,“女娲娘娘,这‘天选之人’四字,可是让我困惑至今。嫣儿我何德何能就成了‘天选之人’?”
女娲指了指墙壁两侧的壁画道,“六神源于造物创生的盘古大帝,其后天选之人也必有造物创生功业。我当年造人、仓颉造字、西王母造不老仙丹,皆为此理。”
“你这么说,我就更糊涂了!”嫣儿道,“我连自己的家人都不能保护,如何能有造物创生的功业?”
女娲安慰道,“你家人的牺牲,天道必会彰显。这盘龙链并非成就功业后才择主,而是择主助其成功业。当年我打造出这盘龙链收了六神后才找到了造人之法。仓颉、西王母,亦是在盘龙链加持下才得成功业。一旦功业完成,盘龙链便将离开其身,再寻下一个仙才。古往今来,四海三界能生生不息,功业永续,便是靠着这一个个敢于打破混沌,造物创生之人。”
嫣儿若有所思道,“这么说来,八千云月一直流传的生水万年林五彩光现,盘龙行过的故事,其实是仓颉完成造字后,盘龙链入了这万年林中等待再次择主。”
“你果然是冰雪聪明。”女娲赞许道,“只可惜天帝实行异禀之制后,这盘龙链久难觅主,正如这墓穴难寻守墓戍仙一般,苦等有缘人。有能者不敢绝世独立,如何还能造物创生?”女娲黯然道。“好在遇上了你。你难得的保留了五行灵素,还秉承天道纲常。唤醒天帝,打破这害人的异禀之制,还天界仙资造物创生之根源,这——当是你要修的功业。”
嫣儿大吃一惊道,“若要破除这异禀之制,必除勒霞。可我如今连这至阴之气都不能控制,如何能完成这重托呢?”
女娲温和道,“其实当夜并非至阴之气无故浮动。这些异禀灵魄在巨大的至阴月净力冲撞下本当自行分离,却被你体内强大的至阳仙力死死困在了阿螣的黑色领域中。若要将他们再次分离,需承受比月净力更强大的至阴之气,斗法冲撞,方能使他们冲破樊篱,剥离而出。”
“天界之上哪里还比月净之力还强大的至阴之气?”嫣儿踌躇道。
“天地之气本就同发源于混沌,阴阳阖辟互吞吐。地府中的幽冥之气胜过月净之力百倍。”女娲缓缓道。
“地府!”嫣儿惊诧道,“这么说我得去地府走一遭?”
女娲点头道,“上天已有规划,我看你这一遭为时不远。只是去之前,你得做两件事。”女娲看了嫣儿一眼道,“我看你已经与阿螣心神相通了。但这还不够。他与勾陈同主连接地府的主阴土灵素。你还需将勾陈与阿螣融会贯通了,这样地府的幻术才不能伤你。这个,你在此守墓之时,我可以教你。”
嫣儿忙问,“那另一件事呢?”
“另一件,便是让西王母教你弥天心法。弥天心法对应地府最上乘的幽冥神功。”女娲道,“你乃水灵素本体,与西王母本体异曲同工,这倒是天意。只是她早已不再收徒。这个,就要你自己想办法了。”
嫣儿应声道,“嫣儿明白了。那我即可回去将女娲娘娘的意思告诉老太祖。”
“老太祖?”女娲爽声大笑道,“她已许你这般唤她了,看来我也不用瞎操心了。”女娲领着嫣儿从一片黑暗中行至夜雨天火阵的尾端,“好了,沿着这些火炬你便可以出了万年林了。明日起,你白天在昆仑修习弥天心法,日落时你前来正式担任守墓之职吧。”
嫣儿愉快应声道,“多谢女娲娘娘,明日嫣儿再来拜会。”说着一个月影婆娑沿着天火阵向外去了。
一出了林中,焦急万分的燕云立刻迎了上来,紧紧扶住嫣儿的肩,紧张道,“你如何去了这么久?再不见你,我便要杀入这万年林中了。”
嫣儿心头浮起一丝暖意,恬静一笑道,“上古元神的阵法,可是费了一番力气。让云哥哥你担心了。”
燕云急切道,“所以你这是破了天关?可寻到分离之法?”
嫣儿点头道,“一言难尽。云哥哥,我们还得再去寻一回老太祖。不如我在路上详细与你说来吧。”
燕云立刻点头,带着嫣儿向霄生羽翼而去。
待他们回到昆仑,西王母听取了嫣儿在女娲墓穴的经历,心潮澎湃道,“嫣儿,我就知道你必成大器。若真能如女娲所言破除了这异禀之制,对你家人、春山君一家、以及天界上下都是功德无量啊。”
嫣儿微微一笑,故作试探道,“所以老太祖,您这算是答应了授我弥天心法么?”
西王母刮了嫣儿的鼻子一下道,“你这孩子。老生这千年来最遗憾的便是无法将这弥天心法发扬光大。可算是等到了你这样的仙资,除了你,我还能传给谁去?”
“谢谢老太祖。”嫣儿露出了会心的笑容。
燕云在一边提醒道,“太祖,先前说的给嫣儿换身份一事,是否也可进行了?”
“嗯。阿云提醒的是。”西王母连忙应道,“我已通知了轩辕王,昆仑侍仙今日突破了女娲墓穴天关,明日就任守墓戍仙。”
嫣儿疑虑道,“这个面相倒是容易,我可以用了幻象换了容颜。然如有仙家问及,我倒是该如何介绍。”
西王母道,“昆仑一众侍仙里我最满意的便是当年我在六部之乱里救下的轩辕部万俟一脉的小姑娘。她一家都在六部之乱中丧生了。三年前她请求云游四海,我虽万分不舍,却也知她不易,放她离了昆仑。你且用了她的名号,以后便自称万俟嫣吧。”
“万俟嫣。。。。。。”嫣儿默念了一遍,微笑着看了燕云一眼道,“这回我可真成了兰芽的族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