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抑郁风情(1)(1/2)
旌落醒来的第一个感觉就是好温暖。
秋天的校园里,教室内,课桌上,一个女孩安静地趴着,阳光透过明亮的窗户照射进来。
少女睁开了眼睛,打量片刻后,便闭上眼睛,接收风仪号跟她的原主资料。
原主是一个普通的高中生,有一个朋友叫鸢念莉。
鸢念莉长得高高瘦瘦,总是把笑挂在嘴边,会说搞笑的话逗原主开心,会在原主考砸后安慰原主,会和原主在炎热的夏天喝冰爽的奶茶,会和原主在无聊的午后放声大笑,哪怕话题并不有趣。
那时的友情似乎很简单,很美好。
直到有一天,鸢念莉没有来上学,她去看病了,确诊——抑郁症。原主得知后,震惊。
原主问她怎么了?严重吗?她笑笑对原主说:“不严重的。”她说话时眼眸低了低。
鸢念莉病情较轻时,并不影响原主,还是陪原主该吃吃该喝喝。
但到了后来,病情越来越严重,鸢念莉开始向原主散播负能量。
原主内心觉得鸢念莉好可怜,就想去帮助鸢念莉。
后来父母觉得女儿到了高中学业繁重,不应该每个星期都跑出去和朋友玩。
但原主并不买账,奋力反抗,鸢念莉又每天伤感怀秋的悲伤着,原主就和父母吵架了。
鸢念莉又激怒原主与父母的矛盾。
鸢念莉经常抱怨父母的不好,不理解,不懂的,引起原主内心的共鸣,然后扩大原主对父母的不满。
在父母的“不理解、压迫”与鸢念莉的“了解、体贴、懂得”,原主无疑选择了与鸢念莉玩。
父母觉得这个“好朋友”鸢念莉不懂事,觉得原主叛逆。
后来原主与父母的关系闹得很僵,等原主年纪渐长,误会越深,最后与父母分开。
而又在鸢念莉每天的悲伤中度日,原主的心理也渐渐变得扭曲、悲观。
原主觉得世界没有什么好留恋了,父母对自己的隔阂,生活的压力。
鸢念莉又提议:自杀,一了百了。
刚开始原主是拒绝的,主要是下不去手。
后来,鸢念莉又每天丧,旌落一天天变得颓唐,态度不好,工作也越来越不顺利。
原主被炒了。失业后,原主觉得什么都不剩了,死了算了。
最后原主与鸢念莉一起自杀。
资料中还有一些鸢念莉对原主倾诉的事。
“小时候因为被同学欺负,造成心里有阴影。但是为了和她们合群,她变了。
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对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态度。
时间久了,她逐渐忘记自己最初的模样,她忘了真实的自己,有时候她根本分不清哪个才是真正的她。
对待每一个不同的人换一副不同的面具来相处。
她比同龄人乖巧懂事很多,她拼命的去寻找温暖,她一直希望有一个人能陪着她。
可惜没有,所有灰暗的日子都是她一个人咬着牙熬过来的。
那个女孩,我也曾经试过帮过她,试图把她从黑暗中拉出来,但是无济于事。”
“每天起来对自己说一句:今天要努力的活下去。”
“抑郁症,它是大脑功能的失调,是生理上的愉悦丧失。连活着都难了,我还难敢去奢望那么多,更何况要快乐的活着。”
“那天下午,下雨了,地上有一些积水,我没有带伞,在路上急着回家,身上有点湿。
迎面走来一对母子,那个小男孩路过我后,对他妈妈说‘那个人好像狗’。
我没有想到他会这样讲。紧接着那位母亲就说‘这种人奇奇怪怪,离她远点’。
那时候,天上落下的雨似乎都比这些人的冷语温暖。”
其实从这里就可以知道,鸢念莉心理已经开始令人恐怖。
“面具”!那你怎么知道鸢念莉对你有没有带上面具?
……………………
旌落还在资料中了解到原主曾在日记中写的话:
我心疼她的不易。我为她悲愤,当年的老师为什么要这么残忍的惩罚一个孩子?
当年的“校霸”有没有为他们曾经的行为而感到羞愧与后悔?
更气愤的是,旁观者们的冷眼与歧视。
我多想为她拨开那一片名为“迷茫”的云,让她看见世界的光明。
你不是人们脑中的那种“每天死气沉沉,毫无生机”的抑郁症患者,你不会散发出压抑,痛苦的情绪给我,我愿陪在你的身边,和你摆脱病魔。
希望你能加油!充满希望对待每一天的生活。
……………………
接收完这些事,旌落揉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