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锦囊妙计(1/2)
信陵君的住处安排在王宫内,辛环却要住驿馆。
辛环不干,一把扯住范雎:
“我与哥哥从不分开,生死都得在一起!”
范雎笑了:
“从不分离?他同你嫂子睡觉时你也陪着吗?”
辛环被问红了脸,却还争辩:
“这里没嫂嫂!”
范雎拍拍自己的额头:
“可也内外有别啊!您放心,范某以这颗头来保证他的安全。”
辛环也想到自己没有资格住进王宫,便提出一个折中条件:
“必须每天见哥哥一面,否则……”
他朝范雎一呲牙,低声说:
“我能揪下你的头,你信不信?”
辛环曾参加过援救范雎的行动,两个人是老熟人,所以说话中还带玩笑。
但范雎知道他的本领和脾性:心狠手辣,说得出做得出。
便急忙笑着答应:
“您放心,为了保住这吃饭的家伙,也得保证让您和公子都能舒心。”
信陵君住在宫中受到的是仅次于秦王的待遇,其品级之高,绝非当“人质”的王子们所能享受。
而且每天都可与辛环共进午餐,酒菜顿顿都很丰盛,绝非被“软禁”。
但从接风宴后,就再也没受到秦王的接见,与范雎也只匆匆会过一面,并没有说何时“谈判”。
王宫中的生活虽然优哉悠哉,但他不是来享受的,急切需要知道最后的结果。
而且人的心理特点是,也许不会畏惧降临头上的一切,却不能不思虑自己将会遇到什么?
尤其是范雎还透露,青鸾公主要亲自参加会谈更让他头疼。
他虽倜傥却不“风流”,除夫人外,很少接触过其他女人。
现在竟还要跟这位泼辣的秦公主打交道,从某个角度上来说,只怕比千军万马更难对付。
仅就态度上的软、硬,这个火候就很不好掌握。
陷入“等待审判”的等待,远比审判后让人承受更大的心理压力,所以,范雎的允诺没有兑现,信陵君过得并不舒心。
禅宗每每教导世人要看破世情:
“菩提本非树,明镜亦无台,一心无挂碍,何处惹尘埃。”
的确可以从一切烦恼中解脱出来,天马行空,轻轻松松就是“神仙”。
可惜我佛枉施慈悲,虽为普渡众生忙得晕头转向,但苦海无边,真能“回头是岸”者又有几人?
英雄豪杰是尘世中的产物,不见得都具备四大皆空的神仙素质,所以如信陵君也会沉不住气,心急如焚。
就在这时,侯嬴给他的那个“锦囊妙计”起了“消火”的作用。
信陵君翻出一看,其实只寥寥数言:
“礼待秦公主”。
反复念了几遍后,他的情绪果然稳定下来了:
“对!无论对方是什么态度,我但以‘礼’相待就不会失分寸。
只要站住‘理’,就能顶天立地,除死无大灾,其奈我何?”
其实秦王也不是想无限期地拖下去,准备充分后便向信陵君通知了谈判的时间。
地点则定在“公主府”。
公主府建于咸阳城西北的一个黄土坡上。
远远望去,粉墙隐现于葱葱林中不见边际,可知范围很大,府内房屋重叠,建筑华丽,仅次于王宫。
府的北面是花园,两边紧贴城墙竟修了一个长过百丈,宽有百里之余的练兵场。
因为公主好武,直到今天仍以操练娘子军,驰马射箭为乐。
但场的西北两面借城为墙,守城军也就成了她的私家护院。
能占如此便宜,在所有的王公将相中,也仅此一家,可见公主之势力。
一入大堂,范雎先做介绍:
“这是王妹,青鸾公主,这位是安釐王弟,无忌公子——信陵君。”
一个王弟,一个御妹,果然是门当户对。
估计公主的年龄应近四十,由于保养得好,乍看不过三十出头,瓜子脸不胖不瘦,柳眉凤眼,鼻如悬胆,是个标准美人。
但那双眼睛虽不圆睁,却带有一股逼人的锐气,让你不敢直视。
屋中富丽堂皇,穿戴却很朴素,并没堆金砌玉、打扮得花枝招展。
信陵君躬身施礼:
“魏无忌拜见公主。”
公主也敛衽还礼,然后各就各位入座。
谈判前按程序主持人范雎要先介绍谈判内容:
“信陵公子文武全才,高于山,深于海,我王甚为仰慕,固令臣范……”
青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