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四章 疑兵之计(2/2)
将渠在狱中听到燕军战败的消息,大哭不止。
狱卒劝他:
“大王败了,说明你的意见正确,一定会受到重用,应该高兴啊,还哭什么?”
将渠哽咽道:
“燕国在政治、军事、经济各方面都会受到巨大损失。
以国家的丧败衰落为代价来证明自己的正确,我有什么可高兴的?”
狱卒叹口气:
“你可真是忠于国家啊!可惜却得不到大王的信任!”
正议论时,田光来到狱中宣读王旨。
将渠果然不肯担任“议和使节”,他的理由并非出于对燕王的不满:
“在对赵战争上我逆违王意而获罪,做为臣下无论对错都不可怀恨君王。
今不幸而燕败,我自当为国尽绵薄之力。
但赵王必定会提出十分苛刻的条件,我若不答应,和约难定;
我若答应,必有人骂我卖燕国以泄私愤。
朝内能人甚多,先生何必让我去充当这左右为难的角色?”
田光叹口气:
“我何尝不知是把你往火坑里推?
但粟腹倒行逆施以致天怒人怨,使我燕国临于覆没边缘。
目前天下莫不为燕之亡而拍手称快,能挽燕危的,只有大夫您了。
您就忍心看着燕国的宗庙毁、社稷倾吗?
做为大臣不同于小民者,就在于能够为国家而不计生死、忍辱负重,置个人一切于身外!
我因大夫是位国士,才以此重任相荐。
既然在国家危急的关头您还要先考虑个人的荣辱得失,算田光看错人了!告辞!”
说着转身就走。
将渠扑地跪下,拖住田光衣裾:
“田大夫以国事相责,将渠敢不从命?
然拳拳此心,惟大夫能知,但求大夫日后能还我一个清白,则将渠万死不辞!”
田光一声长叹:
“目前已成燃眉之急,当然是我说什么,大王听什么;
等危险一过,我又成朽木一段,哪里还有力量保护你?
官场进退,凭命吧!
但田光三寸气在,只要有舌,必当为大夫把是非曲直公诸于世,人心自存公道!”
将渠叩首:
“能在人心中得到公道,将渠就不在乎一时之荣辱了!
但一切官职都不受,我以白衣出使,终不能蒙趁国难升官发财之羞!”
田光能理解他的心情,这个要求不影响使命,便答应了,倒是燕王觉得这个人犯傻。
将渠虽然满腹酸辛,但事关国家存亡,只得厚着脸皮先入赵营面见廉颇。
求他暂缓攻城,容自己去向赵王求和。
好在二人曾并肩抗秦,看在燕曾援赵的面上廉颇答应了。
然后将渠便星夜驰往邯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