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演绎

第五十七章 仓皇出逃(1/2)

  商鞅不禁一愣:

  “凭什么说我反叛?莫非传令给司马错等人的使者被捉泄密?

  但送出的只是预定的暗号,使者自己也不会知道含意呀?”

  不容他多想,卫队长冯凯大汗淋漓的匆匆进来报告:

  “有无数的百姓,或手持木棒、砖瓦,大多赤手空拳,朝府上拥来!”

  商鞅的反应很快:

  “肯定是他们一时凑不齐兵马,便以新君之名派人蛊惑无知小民趁机捣乱、浑水摸鱼以争取时间。”

  便慢慢站起,冷静地说:

  “没什么,不必慌,我去看看。”

  此时府门已经紧闭,府外大街上闹哄哄地挤满了“乱民”。

  各条街上还有数不清的人蜂拥而至、络绎不绝。

  先到府前的则已动手砸门,胆大的青年人还试图跳入墙内,大家正在兴头十足地忙得汗流浃背。

  突然,有人发现商君冠服整齐地站在门楼上,不禁叫了一声:

  “在那儿!”

  惊动众人一齐仰头上望。

  商君只咳嗽一声,人们就像被施了“定身法”给定住似的,立刻安静下来。

  大气儿都不敢出,再没一个人乱说乱动。

  商鞅沉着脸,用目光在人群中扫视个来回后,才大喝道:

  “尔等意欲何为?还不快滚?”

  这些人果然听话,就如炸了巢的蜂一般,轰一声一齐向后转,扭头就跑。

  尽管暗中操纵的人还想拦阻,但毕竟人少,怎挡得住那有如决堤后的滚滚洪流?

  后面的不知出了什么危险,也纷纷往回乱跑,刹那间商府前便又是一片寂静。

  商鞅只一句话就吓跑了成千上万的“暴役”,可见他素日在秦国之威严。

  商鞅脸上刚浮笑意,突然一愣:

  远处街角忽闪出“司马”的大旗,御林军们拦住了“乱民”们的退路,并驱赶他们再涌向商府。

  他不封锁宫门,跑到这儿来干什么?

  对付这些无知小民还用你帮忙?

  目前最重要的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去控制那些更具危险的政敌们啊!

  但司马错似乎没领会他的意图,御林军把“乱民”们驱赶到府前后竟突然大喊:

  “新君有旨,无论军民,捉住判贼商鞅赏万户侯!”

  御林军不同于那些暗中操纵者,他们是“新君”的代表,传达的“旨令”也就更具有威信。

  肯定是“真”的。

  对商君的怨恨和万户侯的重赏,重又鼓起群众近乎盲目的热情。

  在阵阵滚雷般的呐喊中,潮水似地向商府再摆开一轮轮猛烈的冲击,砖瓦石块铺天盖地地投入府中。

  冯凯搽着热汗劝商鞅:

  “上万的乱民都疯狂了,后边还有御林军撑腰,很快就会冲进来。

  我和弟兄们再拼命挡一下,您快走吧。”

  老仆商安捧上一套平民衣服……

  商鞅意识到:

  自己被司马错出卖了!

  却不明白,他怎么变得这么快?

  但形势已不容许他再研究分析被出卖的原因。

  危险迫在眉睫,不能再矜持冷静、假装镇定了,确实必须马上“仓皇出逃”。

  便顺从地换了衣服,总算还嘱咐了冯凯一句:

  “你们顶一下也赶快撤。”

  可惜,他刚跑出后门,冯凯的卫队和家丁们就被汹涌的人潮所淹没……

  商鞅称得上当时的“大政治家”。

  虽然欺骗公子卬取西河的手段称不上光明正大。

  但他的专业还是如何管理国家,统治民众。

  对于运用阴谋诡计于人之间争权夺利的“政治斗争”则稍逊一筹。

  而公子虔等正相反:

  对于如何富国强兵一窍不通。

  但为了一己之私,什么口蜜腹剑、栽赃陷害、移花接木、无中生有、扇阴风、点鬼火、策划于密室等等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

  在秦孝公坚决支持商鞅变法的政治环境中,他们知道斗不过商鞅,便把希望寄托在憎恶商鞅的太子驷身上。

  由于商鞅的权势已仅次于秦孝公,新君继位也很难扳倒他,所以必须采取积蓄力量的策略。

  公子虔等被削职为民只是不能参与朝政,作为“庶民”行动自由并不受限制。

  而且他也没有因为受刑便真羞得“八年不出”,只是行动不再张扬而已。

  他们可以通过“清晨锻炼”、“午间聚餐”、“夜半小酌”等不引人注意的方式与朝野人士频频接触。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小说推荐阅读: 平乱客乂仙问道赋仙魔仙游探玄觅道我夺舍了谪仙大创天皇苍古风云第二卷幽鬼乱世无限杀劫了不起的修真作弊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