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演绎

第六章 墨家思想(2/3)

  尽管他们为了“济世救民”东奔西走,活动在各个层次,可惜,大多数人是在社会的底层“行道”。

  而且他们甘当无名英雄,于是就默默地淹没于历史之中。

  由于文字记载的很少,就连“太史公”也只颂扬了几句,却没在《史记》中给墨家留下一页位置。

  我们今天所了解的,仅是零散见于一些书中的议论。

  但是,从当时以及后来那些昭彰“侠义”的人们,如信陵君、孟尝君、冯谖、侯嬴、朱亥和隐于邯郸井市的薛、毛二公等人身上,不也能看到“墨家”的风范吗?

  “春秋”、“战国”是中国社会处于大分化、大动荡的年代。

  “天子”的“王道”已经失去保障太平安定的功效,社会乱成一团。

  为了抢地盘、争霸权,国与国之间的战争此伏彼起,甚至臣与君也打。

  周天子在与郑国作战时,肩上就挨了一箭;

  一国之内,各派系势力间、各大家族之间,乃至家族内,为了争权夺利,也是斗个不休。

  “内乱”最多的是卫国,从鲁隐公到鲁衰公二百余年的记载中,兄弟相残、父子成仇的悲剧就连绵不断。

  最可哀的是,卫宣公的太子伋与弟弟子寿,卫宣公与夫人夷姜恩恩爱爱时,立她生的儿子伋为太子,日后由伋继承君位。

  伋长大成人后,卫宣公为他订婚于齐。

  但新媳妇娶进门,却因为生得太漂亮而被老公爹看上了,便令人把花轿抬进新台,由自己代替儿子入了洞房,并废掉年老色衰的夷姜,立齐女为夫人。

  这就是史书中所称的“新台之丑”。

  齐夫人生了两个儿子,公子寿和公子朔。

  公子朔很欣赏“国君”这个职位,但按规定“立长不立幼”,伋已成为将来即位的太子。

  子朔是老三,一时半会儿还轮不到他,为了清除这个障碍,就串通母亲在宣公面前进谗言陷害太子伋。

  宣公本来就因为夺了儿子的老婆而心中有鬼,总认为儿子必定怨恨自己,再加上娇妻宠儿不断挑唆,便生杀机。

  可惜太子伋为人忠厚老实,从不惹是生非,找不到杀害他的理由,公子朔便设下一计。

  他派太子伋持白旄节出使齐国,暗中安排强盗埋伏在淇河边,以船上持白旄节者为目标进行袭击。

  不料,这个计划被公子寿听到了。

  他与公子朔虽是一母所生,却是两幅心肝,与太子伋一直都关系友好,而且二人秉性谦厚。

  于是以饯行为名灌醉了太子伋,又留下一封信说明原由,劝他快逃,自己则持白旄节坐船赴齐,结果自然是替哥哥送了性命。

  太子伋醒来后,见信大惊,连鞋都顾不得穿就驾车飞驰去救弟弟。

  可惜赶到现场时子寿已血溅船头,太子伋抚尸大哭,告诉强盗:

  “你们杀错了!该死的是我!”

  强盗们倒挺讲良心:

  “我们只要杀掉持白旄节的,就算完成任务,没你的事儿了!走吧。”

  太子伋却不走:

  “君要我死,我若逃避是不忠;

  我为了解释出逃的原因而揭露父亲的丑行,是不孝;

  弟为我死,我若独生,是不义;

  明知尔等错杀回去没法交代,却不给你们纠正的机会,是不信。

  做一个不忠、不孝、不义、不信之人,活在世上又有什么意思?必须死!”

  强盗一想,他的话也有道理,便拔出剑来笑道:

  “再给你补充一条:本已躲过此难,却偏要来送死,是不智!成全你吧!”

  卫宣公见一下子死掉两个儿子,又急又痛,心脏病突发,当时昏倒,不治身亡。

  公子朔原打算以后再想办法除掉二哥,想不到这回竟是一箭三雕,乐得直蹦跳,立马登上卫君的宝座,便是卫惠公。

  卫国人对兄弟二人的哀婉,作《白旄》之歌以致哀,大意是:

  “白旄,白旄,多么洁白啊!竟帮助坏人,成为指引他们罪恶的目标!

  子寿,子寿,多么友爱啊!用热血染红淇河,用自己的死,去代替哥哥!

  子伋,子伋,实可怜也!不肯舍弃弟弟情义,不惜以身相随。

  在地枝叶相连,在天比翼双飞,愿他俩今生来世,永远是兄弟!

  苍天,苍天,你要公正执法,让作恶的奸人,受到应有的惩罚!”

  应该承认,这对难兄难弟的行为无论是否得当,他们的精神实在难得可贵。

  不但在当时少有,现代化的今天更是罕见。

  干了这么多坏事,子朔竟得善终,可见“苍天”有时也疏于公正执法,让某些“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小说推荐阅读: 神奇与美好的异世界龙魂盒子我的系统竟然是个女孩子废嘟尘时人如泉涌遗梦明天无善惟恶我在海贼搞娱乐铠甲勇士刑天之乔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