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回楚辩冤(2/2)
为什么今天秦、楚就不能弃仇怨而建新好呢?
缅怀申包胥,不就应继承先辈的遗愿吗?”
怀王叹道:
“寡人岂不愿与秦结好?
只因秦征战四邻,如虎狼之吞并,让人不敢与秦亲近啊!”
张仪道:
“秦王所以四面树敌,也是形式所迫。
当今各国,惟楚、齐、秦为最强,而楚、齐交通于中原,欲令秦被闭塞在关西,贱视为戎狄,不得参与中华。
试问放在您身上,能忍受吗?
秦之所以出函谷关角逐中原,不过为争一席之地而已。
当今的形势是:秦与齐合,则齐之势强;
秦与楚合,则楚之势强。
但秦王倾向于楚而讨厌齐,张仪来吊申包胥,其实是秦王要同楚恢复友好关系。”
怀王还不傻:
“齐、楚都与秦为敌,秦王如何独爱寡人?”
张仪笑笑:
“俗话说,宁跟明白人打一架,不与浑人说句话。
齐王哪能同您并论?
您聪明仁厚、慷慨仗义、目光深远,是个办大事的人;
齐王愚鲁猥琐、扭捏小气、又狂妄自大,贪利无义,不足与共事,秦王所以弃之。”
从正反两面,一褒一贬,张仪给怀王戴了一大摞高帽子,虽然沉点儿可挺舒服。
张仪见他面现笑容这才切入正题:
“最可气的是,燕人我婿也。
联姻不到一个月,齐就发兵攻下燕十城,诚心往秦王眼里揉沙子,所以秦王恨之入骨。
大王如断齐向秦,秦愿归还昔年商鞅所夺的商於之地六百里,并以少公主为王妃。”
楚怀王终于大喜:
“秦王果有结好的诚意,寡人可以考虑。”
靳尚忙敲边鼓:
“张丞相是仁厚长者,德高望重,所说的话不会有错。”
但陈轸却有不同看法:
“秦乃虎狼之国,素无信义,张仪更是反复小人,专务诈骗,大王不可轻信他!
常言说不见兔子不撒鹰,让他们先把商於之地归还后,再决定如何对齐。”
三闾大夫屈原也认为:
“秦愿还侵地、结婚姻是好事,却不一定必须与齐绝交。
楚、齐、秦三国友好相处,岂不更有利世界和平?”
靳尚却一声冷笑:
“秦下这么大的本钱结交楚国,就是为了孤立齐国,而不是想促进世界和平!
秦王一言九鼎,如果我们先要地,明显是不尊重。
惹怒秦王,不但不能得地、联姻,还可能引发战争。
大王,您可要拿准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