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演绎

第九章 劝楚救宋(1/4)

  楚惠王是位有作为的君主,对天下事非常留心,所以对墨子和他这一学派的名声早有耳闻。

  今日见面,心里暗笑:

  “这副扮相,说是丐帮的还差不多,‘儒、墨’齐名,比儒家可差远了!”

  不过嘴里仍得客气:

  “久仰大名,幸会!幸会!不必多礼,请坐!公输先生也坐。”

  坐定后,上了茶,楚惠王一脸的笑:

  “墨先生一代宗师,不辞辛劳,辱临敝国以何教不谷?”

  墨子一本正经地说:

  “不敢言教,倒是对一些奇怪的现象弄不明白,想向大王请教。”

  楚惠王感到惊讶:

  “以先生之才,何需问不谷?要考考我吧?请讲。”

  “有这样一个人:

  家里有用金宝装饰、油漆彩绘的驷马高车,偏要去偷邻家朽坏了的破牛车;

  自己家里有绫罗绸缎的锦衣绣服穿不完,却还把路人除了破洞就是补丁的旧褂子抢到手;

  细米白面堆成山,鸡鸭鱼肉吃不尽,却还要去夺乞丐们填不饱肚子的糟糠秕谷。

  您说,这是什么人?”

  楚惠王脱口而出:

  “他有病!害了偷盗症!”

  公输般暗自叫苦,他深知师兄的厉害:绕着圈儿用比喻下套子,楚惠王被套住了!

  果然,墨子微笑:

  “大王高见,一语中的,但臣还有话说,您可别生气!

  楚地方圆五千里,宋不足五百,这就犹如玉辇与破牛车之比;

  楚有云梦大泽,里面生活着大量犀牛、麋鹿等各种珍禽贵兽,江湖里的鱼虾龟鳖数量之多为天下第一!

  而宋国连野鸡、兔子、鲫鱼都少见,这就好比鱼肉与糟糠;

  楚国的山林中,长松、文梓、檀楠、香樟等名贵树木何止千万,无以数计,宋地却光秃秃的只长些灌木丛,这就像锦绣与破褂子。

  臣知道大王您绝对没患‘偷盗症’,为什么拥有这么多的财富,却还要攻伐宋国,跟他们夺些破车、糟糠、旧褂子呢?”

  楚惠王脸上一红,也明白人家是通过隐讽来劝阻自己的,但是,尽管句句有理,可真让自己就此停止攻宋,心中却还难服。

  便又找出一个振振有词的理由为自己辩解:

  “楚之伐宋,并非为了得到他的土地财富,而是因为上天垂象:

  荧惑星进入‘氐房心’区域,表明宋君不修其政,注定宋国之民跟着遭受祸殃。

  寡人出军,乃上顺天意,吊民伐罪之义师啊。”

  墨子躬身一拜:

  “大王能以‘义’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臣很敬佩。

  果然天下奉‘义’,则人人都是‘君子’,相互亲,皆同骨肉,太平盛世,立刻就来到,实在是天下百姓衷心的期望。

  但,什么是‘义’或‘不义’,则需要明确界定,不能随意模糊!

  进入别人的园中偷桃李瓜菜,大家知道了就会责备他‘不义’,官府也要惩罚他,为什么呢?因为他损人利己;

  至于偷人鸡犬猪狗牛马、戈剑的,拦路入室杀其人而劫其财的等等,给别人造成的损害愈大,其‘不义’愈甚,收到的惩罚也愈严厉。

  以给别人造成损害的大小来衡量‘不义’的程度,这个道理人人都知道。

  但是,发动战争攻打别人的国家,军士有伤亡,百姓遭涂炭,家园被毁灭,使成千上万的人受到极大的损害。

  本该是最大的‘不义’吧?

  为什么却受不到谴责惩罚,反而被誉为‘义师’呢?

  杀一人,谓之不义,有一死罪;

  以此类推,杀十杀百,当有十、百死罪;

  而发动战争杀死千万人,却不但无罪,反称做英雄,受到奖赏,这不等于说:

  少量的‘黑’是黑,大量的‘黑’则是‘白’;

  少尝‘苦’说是苦,多吃苦反是‘甜’;

  犯小罪为‘非’,犯大罪倒成了‘是’吗?

  如此黑白混淆,是非颠倒,还怎么让人判断一种行为究竟是‘义’还是‘不义’呢?

  应该说,无论是偷盗、抢劫,还是发动侵略战争,都在损害别人,都是‘不义’;

  只有‘兼相爱’、‘交互利’才是真正的‘义’,才符合‘天意’。

  您要顺天意,兴义师,就不应该攻伐宋国,而是去爱护他们,帮助他们……”

  墨子滔滔不绝地大讲“非攻”、“兼爱”的大道理。

  楚惠王、公输般哪里听得进去?

  不胜其烦几乎睡着,却又不敢不承认人家说的正确,强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小说推荐阅读: 平乱客乂仙问道赋仙魔仙游探玄觅道我夺舍了谪仙大创天皇苍古风云第二卷幽鬼乱世无限杀劫了不起的修真作弊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