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徘徊
“丫鬟”此刻御剑飞在半空。
在她身后,是斜躺在葫芦上的九剑童子。
“你是方正的什么人?他真是方正?”
“丫鬟”神色凝重,看着眼前这个竟然仅凭着葫芦,就悬浮在半空的孩童,心中很是惊异。
“我是他的器灵,他就是方正啊。”
九剑略微抬头,沉声说道。
“器灵?”
“丫鬟”心中巨震。
传闻中的顶级法器或者灵宝,经过漫长的岁月才能诞生灵智。
刚才在树林中,他竟然会自主释放剑气。显然已经脱离了“灵智”这种低阶的范畴。
“你如何与方正认识的?他那一身神通又是怎么回事?”
“丫鬟”压住心中骇然,神色凝重的问道。
“他是方正就对了,其他的你不必知晓。”
九剑童子有些不耐,要以他的遁速此刻已经在万里之外了,哪里还会这般慢吞吞的赶路,
心中一叹,主人的想法越发让人琢磨不透了。
前几日杀人,内疚。
这今日还没杀人呢,看起来还挺跃跃欲试的样子。
“难道主人在两万多年的冥思苦想中,心性大变?”
九剑童子斜躺在葫芦上,索性双眼一闭,任凭葫芦气息牵引,跟在“丫鬟”后面,睡起了午觉。
“丫鬟”看着九剑童子一副不想言语的样子。
心中也顿觉无奈。
她这几天遭遇了太多的事。
特别是今天,那个方正如果是真的,那他为何会判若两人?
带着恩人的儿子,而这个儿子也是仇人,然后去报仇。
滑天下之大稽。
“丫鬟”思绪混乱,她能想到的就是先回到方府,将之前发生的事。
和盘托出!
是的!既然事情剪不断,理还乱。
那么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询问,大姐和三妹,然后去问方夫人。
方正很奇怪!这个器灵更加危险!
想通了这一切,脚下飞剑遁速蓦然加快。
向着青山城遁去!
九剑童子与“丫鬟”二人,仅仅用了两日就回到了青山城。
不过九剑童子不以为意,心中冷笑,这也太慢了,两天我能绕灵气大陆飞一圈。
进了青山城。
九剑童子按照方正的交代。收起了葫芦,卷轴。然后脚踏实地的跟在“丫鬟”后面。
看起来就像一个八九岁的小孩,跟在了大姐姐身后。
九剑进了城就和“丫鬟”分开了。
他可不想一路跟到底。
他的任务很明确。杀人。
他从“丫鬟”那里拿到一块玉牌,这种玉牌一般是阴阳玉。
两块玉彼此联系,相互之间传递信息就算远隔万里,也能收到。
所以按照“丫鬟”的想法,就是在她准备动身时,自然会用玉牌提前告知。
九剑拿着玉牌打眼一瞧。
随手塞进怀里,便对着街巷走去。
他也是难得自己出来闲逛。
这人间不比仙界,仙界到处都是仙人洞府。
这里有结界,那里有禁地的,特别烦。
反正你要是闭着眼睛乱飞,一上午能集齐一个加强排的神仙追你,讨要个说法。
九剑童子和方正自然“好事”没少干。
不过那也是仙界里为数不多的趣事呀!
类似于拔仙人老头的胡子,铁锅炖锦鲤,清蒸仙鹤什么的……
还是以前好,要不是冰姐姐自缢,兴许还能乐呵几万年。
活该这群老家伙倒霉。那徘徊仙宫更不是个东西,自己家没有漂亮仙子嘛?非要追到人家仙宫去抢仙女。
这下好了,我看主人再回仙界找你们算账,嘿嘿,一个也别想跑。
九剑童子一路闲逛,一路这般想着,一路上没什么好玩的东西。
倒是看到地摊上的红薯,又想起了那个小丫头。
“等任务完成,再买给你吧。”
童子最近因为方正的原因,对那个方媛小丫头也是关注不少。
在他看来,小姑娘最多只有70多年的寿命。
他去阎王那查过。
不过阎王表示,上仙您听错了,我是说笑来着。我哪敢收啊,您说多久就多久。
九剑童子从不威胁人,真的。
这般闲逛了一会,这胸口的玉牌终于亮了。
九剑从怀里摸出玉牌一看。
“城南五里”
九剑辨别了一下方向,随后身影晃动间,就在大街上凭空消失了。
青山城,郊外。
此刻这里站着三个人。
看腰上玉佩刻的字,灵隐宗,三姐妹凑齐了。
三女看到九剑童子来了。
都是神色凝重的盯着他。
也难怪三女紧张。
毕竟你要是见到洪水猛兽,你能坚持不转身就跑,就已经是勇气可嘉了。
在三女看来,此刻漂浮在离地三尺的九剑童子身上,丝毫没有任何法力外泄。
这般怪异的情景,三女从未见过。
九剑童子见三女楞楞的盯着自己,神色如常的咳嗽了一声。
“走吧,前面带路。”
三女也是互望了一眼,各自一个纵身,脚下银芒一闪,就对着距离青山城最近的灵木州阴罗宗飞去。
在三女获得的卷轴中,阴罗宗,碧波宗,还有那个已经覆灭的天鹤宗,这三家手段最为令人不齿。
当年也是这三家设计让灵隐宗长老下山,而后设伏暗害的。
而三女的亲生父亲,就死于阴罗宗之手。
当时三女的母亲带着她们,一路偷偷摸摸,躲躲藏藏,经过大半年的逃亡终于逃脱了追捕。
在那个破庙里艰难度日。
只不过好景不长,该来的还是来了。
那天李师师也就是如今的方夫人,还有一行四五人,沿着山道一路的搜寻和清剿灵隐宗余孽。
在行至破庙旁时,李师师的同伴察觉里面有轻微的响动,可那人并没有直接进去。
而是低声传音同行的其他几人过来查看。
可就在这时,突然从破庙另一个方向一段坍塌的土墙上,一个身影一掠而过。
修仙者的灵识都很敏锐,这般如同逃命般的举动,自然没能逃过众人的耳目。
于是那与李师师一同前来的四人,各自一个纵身也都御剑追了上去。
李师师并非不想去追,而是她一路上对这些宁可自缢,宁可慷慨赴死,也不愿低头的“坏人”。
在心中产生了一个巨大的问号。
可她的师门长辈对她说:
“师儿,灵隐宗作孽多端,必须除恶务尽。”
“不要心慈手软,我们正道中人除魔卫道乃是本分。”
如果是为了救黎民苍生,除魔卫道,那为何要杀手无寸铁的老幼妇孺呢?
她不懂。
她只知道在前几日的“围猎”中,一个灵隐宗外事弟子在生死一线之际,仍旧不顾自己的生死,拼命阻拦众人,口中大喊:
“你们放过她们,我跟你们走!”
李师师记得很清楚,“她们”是那名灵隐宗外事弟子身后的妻儿。
除的真是魔嘛?是那个咿呀学语尚在襁褓的孩童?
当她想要阻拦同伴不要杀那对孤儿寡母时,却听到身旁同行的人这样说道。
“师妹,除恶务尽。切莫中了妖人的蛊惑!”
李师师愣住了,她第一次内心的良知压垮了所谓的正义。
在接下来的几日里,她浑浑噩噩的行在众人身后,类似的场景她见了一次又一次。
每一次都是那一句:除恶务尽。
就在这一次也如往常一样没有任何区别时,她在破庙里却无意间发现了,三个婴儿。
她们身上披着衣服,身下垫着一块破布,破布下面是一堆稻草。
李师师终于醒悟了过来。
她目光炯炯的盯着这三个婴儿,那一瞬间她希望她们能活下来!
于是…
当其他四个同伴胜利归来时,李师师压抑多日的愤怒终于爆发了。
她暗中出手干掉两个,搏杀一个,追杀至死了最后一个!
这三个婴儿,什么来历,什么身份,她们是谁,世上仅李师师一人知道。
后来,她根据三个婴儿脖颈处玉佩上的字,给三女各取了一个名字。
李灵儿,李隐儿,李宗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