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香国色杨英史
杨英哭笑不得,“好了,好了,我们在做鞋子,你也来学学,赶紧给兴瑞准备两双。”
二嫂马戴氏对戴如菊道,“是,快来,下午我娘家嫂子会过来学。”
于是戴如菊也不哭了,坐下来看。
记录是个麻烦又费时的事,特别是对樟树村这种大村来讲。
村长带着人那是连夜都在记录,记录本只有一个,每村一个,所以张炳文和另外两人隔一个时辰要替换一次。
除了记录,村里也是连夜挑灯准备东西。
征兵文书下来第二天,杨英背着女儿,拿着给哥哥的东西回娘家。
杨家祖上就是大将军出身,所以对上战场需要准备些什么非常清楚,更何况他们都准备几代人了。
但是杨英准备的靴子还是比杨家准备的靴子好不少,一是长度,杨英的能包圆腿肚,杨家准备的只到小腿肚下面。二是柔软度,杨英是这几天专门做的鞋底,鞋底比家里平常穿的要软许多,跑步时非常舒服。三是杨英设计了口袋藏药和吃食。
除了一人六双鞋子,杨英还一人做了两个腿环,还一人做了两件都是口袋的马甲。
杨广谋杨广武非常喜欢,每一样都是妹妹的支持和担忧。
杨英又拿出二十两银子,给哥哥一人十两,“行军打仗也是要用钱的,妹妹一点心意,哥哥不要推辞。”
杨家如今确实没什么钱的,见妹妹这样说了,兄弟俩也就收了。“好,我们收下。”
杨英笑了,过去抱了两个哥哥,“一定要平安归来!”
“嗯!!我们会的!!”
杨英眼眶湿润,“妹妹我在这里恭祝二哥三哥,我杨家各位族亲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荣归故里!”
杨广谋心疼的抱住妹妹,“等着哥哥回来!”
兄弟几人惆怅了好一会儿,情绪才好起来。
杨英想起武器,便问大哥,“哥,你以前耍的大刀可能送我?”
杨广勇瞬间想到马有华,便点头,而后去拿。
杨英对两个哥哥道,“我那小叔,什么都不懂,若是你们在一处,还要哥哥帮着照顾一二。”
“你放心,我们会的。”
“还有,你们若是觉得我这靴子好,可以让族里妇人加紧时间赶制,算起来还有差不多两天的时间,若是聚在一起做,大家分工,足够给每个人赶几双出来。”
杨广谋觉得甚好,便吩咐三弟去通知。
杨广勇拿了两把大刀来,到时给妹妹一起送去。
杨家族人很快来了,杨英便教大家怎么做,而她自己也在这里帮忙。
晚上吃过饭,杨家三兄弟才一起送妹妹和外甥女回家。
他们先去马家大屋,把一把大刀给马有华。
马有华感激不尽,“谢谢杨大哥!”刀有三斤重,是轻的,有的重刀能有几十斤。但在管制严格的情况下有一把三斤重的刀已经非常厉害了。
杨广勇笑道,“小子,我这刀是借你的,你以后要还我一把十斤重的才行。”这也是变相的嘱咐马有华平安的荣归故里。
马有华笑着郑重的点头,“嗯,我一定还杨大哥一把十斤重的宝刀。”
“好,那我就等着。”杨广勇大笑着。
马刘氏马强夫妇也感激的笑了!
不过马家人同时也在心里感慨,杨家人的心态是真好。
而后杨广武又教马有华怎么杀敌,教了一会儿。
从大屋回来,杨广勇手里还有一把,留在妹妹这里。
杨英不解,“这是?”
杨广勇亲昵的用手指弹了妹妹的额头,“哼,别以前我不知道,张炳文那小子最迟明天会来找你的。”
杨英揉着额头羞红了脸,“他不是很忙?”
杨家三兄弟讽刺的轻哼。
杨广勇忽的严肃的对妹妹说道,“这刀给他是有条件的,他是读书人,他又是个吃得开的,日后你二哥三哥上战场,我们在这村里消息接收不全,你让他日后多打听战场上的事,帮你二哥三哥他们寄个信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