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华清
温如玉见外面下了雪,披了朱砂红的羽纱锻斗篷来到屋外,羽纱轻柔保暧又不沾水,雪天拿来穿是极合适的。顺道折了几支梅花抱在怀中,纳兰和琦来到府里,远远瞧见,叫了声“如玉”快步向前。
“和琦。”温如玉急忙迎接。
和琦调皮地笑道,“现在得叫嫂子了,快说说你怎么谢我这个大媒人。”
温如玉道,“那就请你天天来陪我吧。”
和琦瞧着温如玉的穿着打扮尽显华贵,笑道,“成了王妃愈加娇艳了。如玉,我真替你开心。”随即又道,“堂哥呢?”
“他一早去宫里请安了。”
“嗯……外面怪冷的,我们回房说话。我带了你爱吃的蜜饯果子来。”
“多谢你想着我。”
“你见着惠妃娘娘了吗?”
“暂且没有。胤褆说过些时候再见,胤褆和我说惠妃娘娘是天下最好的母亲。”
和琦心里有些担心话却说不出口,只道,“天底下的娘自然都是替儿子打算的。”
温如玉听着和琦话里有话一般还未细想,正打算问,只听外面的人道,“直亲王回府。”
胤褆已换了常服,看着和琦道,“年下的你怎么有空过来?”
“我来看看如玉。”
“你们府上今天请唱堂会了吧?”
“是的,不过刚唱了一出便让父亲轰出了府去,说没得教坏了家里的女孩子们。”
胤褆稀奇道,“什么戏文让舅舅如此恼怒?”
和琦道戏文是,“江南小女入相府,巧遇高门深情郎,绮罗鸾帐相依伴,同鹊桥下定终生……”
胤褆听了脸上也不禁发红,便端出兄长的架子,“你也不小了,许多浑话可不能再说了。”
和琦听的胤褆这样说,反驳道,“是你问了我才说的,”又对着如玉道,
“堂哥就会欺负人。”
温如玉抿笑道,“是他的不是。”
待和琦走后,胤褆道,“今日老祖宗说叫你进宫去瞧她……”见温如玉有些不安胤褆嬉笑道,“熟话说丑媳妇总要见公婆。我额娘、老祖宗都是十分和气的人。”
温如玉心底隐约有些不安,勉强笑道,“好。”
隔离几日胤褆带着温如玉进宫,温如玉看见孝庄磕了头,道,“如玉给老祖宗请安。”
孝庄招了招手示意温如玉走到她跟前,仔细端详着道,“是个美人,只是身子单薄了需好好养着才是。”说罢又把自己手上的翠玉手镯戴到温如玉手上,“这是我的陪嫁,如今就送你吧。”
温如玉正要推辞,孝庄道,“我总觉得这颜色太俏了,如今配你正合适。”胤褆喜不自胜,道,“谢谢老祖宗。”
孝庄又留他们一起用膳,温如玉亲为奉菜,只是一道蹄花肘子上来叫温如玉看着十分油腻,不禁作呕,忍了几次终没忍住。
孝庄道,“快去叫太医。”
太医把了脉道,“回太皇太后,福晋这是有喜了。现在胎像未稳得小心才是。”
孝庄笑道,“是确有身孕了。”又对胤褆道,“等吃完饭去看看你娘,也叫她高兴高兴。”
“是。”
胤褆和温如玉走后,孝庄问苏麻,“你瞧着她像不像那位?”
苏麻知道孝庄说的是董鄂皇贵妃,也不点破,只顺着孝庄的话道,“您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福晋虽也生的美,可眉间隐约带着几分心气,又很知礼。那位虽也美可眉宇间全是风流怯弱,绝不会一味地惑主误国。”
孝庄点点头,道,“是我多心了,我已经有一个傻儿子了,可不能再多一个傻重孙。”
苏麻笑道,“皇子们娶的大多都是蒙古科尔沁草原的姑娘,见到这种温婉的江南女子当然会另眼相看,主子是太担忧了。只是惠妃娘娘像是寄予了胤褆很大希望……”
“我抬举温如玉就是叫她断了那份心,她不是常想着与权臣结亲,哀家就是叫她明白。胤褆是个好孩子,可是他太过纯良,绝不是做帝王的料。”
“是……..”
胤褆带着温如玉到惠妃宫里,只见惠妃庸懒地倚在榻上,一只手托腮,一只手搁在身前,一眼就看到保养的如水葱一般的指甲,
“额娘……我带如玉看您来了。”
惠妃似乎刚才小憩中醒过来,“胤褆来了?看过老祖宗没?”
“儿臣刚才老祖宗那里过来,带如玉给您请安。”
“嗯,刚刚你舅舅府里来人说容若的儿子病了,你拿着大不列颠国的药去看看吧。”
“是,儿臣遵命。”
温如玉看不见惠妃的表情,只看见惠妃大致的身形轮廓。见惠妃半天不叫起身,也未提及自己便有些惴惴不安,手心渗出汗来。
“上茶。”,惠妃道。
两名宫女进来奉茶,惠妃幽幽说道,“你跟前的是太傅太保苏克萨哈的孙女,你边上的是议政大臣遏必隆的小女儿。你说若是胤褆娶这样家族出来的女孩该多好。”
温如玉含泪低眉道,“我与胤褆两心相悦。求惠妃娘娘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