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之殇
啊湘江
啊湘江
昔日舜南巡西归
二妃苍梧幽怨
洒血泪染斑竹
百转柔肠
潇湘神女
便是那女英娥皇
——《湘江谣》
—————————————
湘江边上有一户人家,姓木。
男主人是贩鱼虾蟹生意的商贩,女主人是绣衣坊寻常绣娘,两人恩爱已育有二子,这时女主人又有了身孕,但也时常做活。
男主人姓木,名江,字行章。取名为江,是木父依靠湘江贩卖鱼虾维持生计得以生存,期望儿子同样能得到湘江庇佑。而行章则是木父专门提着上好的鳖去找乡绅①提字来的。
“既已为江,不妨就提字行章吧,下能入江湖四海,坐能出口成章,方不缺失”。
女主人桃衣嫁给木江已有7年之久,虽不在一个村,但两人青梅竹马长大后结婚生子,目前已有了俩个儿子,现在又再有了身孕,桃衣期盼能是个女儿好把自己这身挑针绣花的本事传承了下去,木江同样期盼能是个女儿这样就儿女双全,没有遗憾了。
桃衣在镇里面的绣衣坊作女绣娘,平时的工钱能贴补家用,又能自己带回些上好的碎布条子给孩子们做新衣,因有了身孕干的活较之前轻松了许多。
桃衣离开绣衣坊回家,手里提着木篮子里面放着干净的布条子,是打算给肚子里的孩子做新衣,一路上的槐花香气迷人,桃衣折了几串槐花放进篮子里,摇晃着朝家的方向走去。
岸边上的槐花香气扑鼻,一阵风吹过香味便飘到时雨巷的张府,听闻张府的主母太太十分喜爱槐花做的糕饼,时常会遣下人去拾掇槐花来做花饼。
金秋时节,木家门前那颗桂花树开的极繁茂,粗壮的枝桠攀附向上四周围散开,江边闲风袭来吹得桂花频频落下,形成了一阵一阵的桂花雨,桃衣喜爱在桂花树下裁缝新衣闻着那清香甜蜜的桂花香,心中直觉安定。
“八月初一雁门开,雁儿脚下带霜来”。雁群成群结队扇动翅膀奋力直飞下丹陆②,在很大多数时候雁群会暂时停息在湘江边上,落日的余晖折射在雁群上倒映在水面中,显得雁足③刚劲挺拔,刚出生三个月的雁仔子脖颈伸的直挺挺冲下水中,出水时嘴中叼着条梭子鱼一口吞下。经过短暂的停息雁群再次启程飞向理想的栖息目的地。
桂花飘香的时节,槐花盛开的时节,雁群南飞的时节,木家的女儿也在此时节出生了。
木江为女儿取名为木湘,因辈分在木氏辈分排行为婉,因此木家女儿名为——木婉湘。
婉湘的出生让木江得以称心如意,连忙燃香敬祖感恩祖先庇佑,也期盼婉湘平安长大成人。
婉湘在幼时常伤风④,小脸烧的通红,因还不会言语便时常大声啼哭夜不能寐,桃衣眼瞅着烧的小脸通红的婉湘心里直发心疼,便也常常一宿不眠将其抱在怀中。
这样的状况在婉湘长到四岁时得以缓解。木江带着大儿子去江上捕鱼,要到披星露点方才归家,四岁的婉湘便跟在母亲身边白天时到绣衣坊,晚上时便陪着母亲等待出江捕鱼的父亲大哥归家。
婉湘十分不喜鱼虾之类的海味,因幼时身体孱弱常需进补鱼虾的羹食导致厌弃,却十分喜爱绿色果蔬,以此木江便在房屋后方开垦出一方良田用来耕种时令果蔬,婉湘喜爱观察果蔬生长的过程,瞅着绿色的嫩芽一天一天顺着枯竹竿向上爬,觉得新奇又开心。
因其年幼,大部分时间婉湘都跟着母亲到绣衣坊,母亲不让婉湘触碰绣衣坊里面的布匹,怕碰坏了摸脏了被人怪罪,婉湘听从母亲的话从来不去碰,只坐在矮角木椅上看着母亲绣花的手法。
对于桃衣来说,女儿婉湘是心疙瘩是放在手里的宝贝,将女儿婉湘带到绣衣坊一方面是人的跟前放心,另外一方面是让婉湘从小便接触挑针绣花的指法和绣法,日后好把自己这身绣花的功夫传承了下去,桃衣在绣花时婉湘就坐在矮角椅上,桃衣也方便与婉湘说参针的指法。
桃衣正在绣一幅荷花图,将其丝线经过荚仁液蒸发处理极光洁平整,劈丝细若毫发,再裹起来揩拭用参针的指法绣出形态和晕染效果,一幅阴阳浓淡;针法多变;劈线细致;绣工讲究;活灵活现的荷花图便出现在人的眼前。
婉湘盯着母亲变幻莫测的绣花指法,新奇又跃跃欲试。
木江与桃衣的大儿子已到了议亲的年纪,两人相中了西村李文寿家的小女儿,木江遣媒人送铜胎渡银盾牌⑤给西村李家,盾牌正面印龙凤呈祥图标,背面印有“爱莲并蒂”的贺词。西村李家收到铜胎渡银盾牌时鼓舞欢忻,欣然接受了木家求亲。
又一年雁群飞来,停息在湘江边上,婉湘成了一名寻常的绣娘,母亲的年纪渐渐的大了,眼神不似之前那般清晰已不再刺绣,但还是时常帮着父亲编织渔网。
金秋时节,婉湘坐在桂花树下绣着张府公子娶亲所需穿的正红龙飞凤舞相交衣边,桂花的香气四溢引得飞虫⑥纷纷来至,时不时桂花飘落在绣着龙飞凤舞的绣布上,让绣布也染上那清香甜蜜的桂花香,久久不散……
序号解释
①乡绅:是指乡间有学问、做过官的人,当地较有文化的中小地主,甚受乡里中人的尊重。
②丹陆:南方的雅称。
③雁足:大雁的腿和脚。
④伤风:呼吸道疾病,感冒。
⑤铜胎渡银盾牌:又称银盾,民国早期送人的珍贵礼物。
⑥飞虫:指蜜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