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之殇

时雨巷的张府青瓦红墙,黛绿玉筠叠影摇立,门口两端耸立石狮,大红灯笼挂于屋檐上,红色油墨漆大门,一派肃目之状。

门楣间贴有“福泽瑞年”的横额。

大门两侧亦贴有平仄相对的出句与下支①:

敬天法祖,泽子孙福祉,瓜瓞绵绵传永世

腾蛟起凤,读圣贤辞章,丹青历历播馨德

今日的张府熙来攘往;毂击肩摩,原是那公子二岁生辰宴之故。

府上行人匆匆,仆人端着食盘匆匆赶往前厅。

今日来吃大席是镇里面戴头识脸的人物,不可怠慢。

木江安顿好刚生产的妻子,给新生孩儿用棉布包裹的严严实实放于妻子床头边,又低头嘱咐了几句,便挑着两筐新鲜的江鱼河虾出门朝时雨巷走去。

木江早早动身两刻钟时间去张府,若是运气好碰上好时候或许能得些赏钱。

一路上不时有人朝木江打招呼,问去何方?木江只说给时雨巷送鲜鱼。

张府当家主母崔氏嫁给张家当家人张怀中已有了5个年头,然却一直未有身孕。张怀中为人处事淡然,不喜骄奢,对妻子崔氏一直相敬如宾,两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相处一直淡然有度。

在婚后第5个年头妻子崔氏终有了身孕,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崔氏疼的要晕死过去,额头有大面的汗珠,眼睛红润,全身没了气量,却仍心急问接生稳婆是儿是女,稳婆用锦绸棉布包裹皱巴巴的新生儿,欣喜若狂的直说是小公子,是小公子,当崔氏得知是小公子才安心的昏睡了过去。

至此张府便有了嫡出公子,老太爷取名为张瑞清,望其子孙睿端明智,清好明目。

前厅人来人往;觥筹交错,崔氏立于廊下怀中抱有瑞清于前厅接待来客,瑞清身着百子送福瑞图锦衣,颈上挂着平安锁,安然睡于母亲崔氏怀中。

木江走了六亩地才到了张府,后门小司瞧见是木江连忙开门,并差人去前厅请示太太当给何种赏钱,前厅来人传太太的话今日是大喜的日子,喜饼和碎银一并给了,木江忙收下嘴上说着公子哥有福的恭敬话。

瑞清自3岁开智,4岁提笔写字,5岁背诗词,6岁知算术,张怀中对其抱有极大期翼,自6岁时起亲自教导其品行道德,传授经商之理,瑞清便也于6岁之时跟着父亲研学管理家中店铺生意。

瑞清每日功课极多,复杂的账本会让其花掉一天的光阴。有时也会认真观察墙缝里的玄驹②,看玄驹漫无目的四处爬行最终穿过墙缝到达外面,外面有光有人,可张府园子里也有人,瑞清却感觉不一样。

张怀中时常会考究瑞清的功课,这一日张怀了出一道题,瑞清答不知,张怀中盯着眼前已长到自己肩头的孩子,只觉得心中怒火更甚,拿起戒方③便狠狠打向其手心,瑞清觉得疼却不敢把手伸回,只等着父亲打够,张怀中打够了便将戒方扔到檀木桌上,离去时只说了句不准再看玄驹。

相较于父亲的严厉,得之不易的崔氏更柔和慈爱许多,崔氏瞧着瑞清手心的血斑,心里越发难过,便掉了泪。瑞清盯着母亲发红的眼眶,只说会更勤学。

瑞清从此事之后听出父令再没看过玄驹,也再没瞧过玄驹从穿过墙缝爬到外面,那一方小天地再也等不来瑞清……

瑞清已过弱冠之年,母亲崔氏忙着相看适龄的女子。崔氏相中主街对面的徐家大姑娘徐文妤,确定之后同丈夫提起,张怀中觉得甚妥,又将徐家送来的徐文妤照片给瑞清相看。

瑞清看着照片中的女子,女子脸庞清秀;瓷玉白面;眼睛有神,只默然说了一句:“全凭母亲做主。”

两人的婚事商议的极快,崔氏将娶亲所需穿的喜袍,喜房的围缦都亲自盯着绣衣坊来做。

槐花的淡雅纷香时不时会从岸边飘进时雨巷的张府,瑞清嗅着那份淡雅香气望着账本,竟觉得平常繁碎的账本也会清晰起来,遂起身往窗边走起,一眼望去院中一切如常,便冷冽低下眼眸, 沉思着什么。

崔氏十分喜爱槐花做的糕饼,每逢槐花盛开时节都会遣下人去拾掇几串槐花来做花饼,瑞清也知母亲这个喜好,待看完账本便亲自去折槐花来给母亲。

瑞清在槐花树下遇到一个女子,那女子身形不高,伸手够不了盛开的娇艳槐花。瑞清想帮那女子,待女子看清其面容之后却快步跑开,看着跑远的女子,心中却越发感触到那女子就像是玄驹,就如玄驹可以穿过墙缝爬到外面,去看外面的人还有那明亮的光。

序号解释

①出句和下支:指对联中的上联和下联。

②玄驹:蚂蚁,在文中代表冲破封建思想的新思想,是正义的平等的人权思想。

③戒方:戒尺,旧时对学童施行体罚的木尺,在文中暗表为封建地主思想的压迫。